为什么会便秘V4
便秘是指肠子蠕动缓慢、水份吸收过多,造成大便干硬、次数减少和排出困难的一种现象。便秘不仅在儿童、青年人身上发生,而且也常见于老年人。不少人因大便秘结、出现腹胀而烦躁不安。由于大便粪质坚硬,排出困难,排便时痛苦异常,甚至发生肛裂因而惧怕大便,以致形成恶心循环,影响身心健康。
便秘常见的原因有以下三种。
一、直肠受到刺激不足,难以引起便意:有不少女青年为了保持身体苗条,饮食过于“讲究”,主食过于精细,含粗纤维少,且饮食量不足,蔬菜吃得少,这样食物对直肠的剌激就比较小。大脑因得不到来自直肠的神经冲动,因此就没有便意,以致几天不大便。大便在肠腔中停留时间一长,水份被吸收而变得干燥、坚硬。当然,若长吃含粗纤维过多或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如辣椒),反而抑制肠子活动,也会引起便秘。儿童时期若饮食中蛋白质和钙含量过高,也会使大便呈碱性、干燥而难以排出。
二、排便的动力不足:排便动作看起来似乎是人体很简单的一种生理机能,其实并不简单。要完成排便过程不仅需要直肠本身收缩,产生向下的压力,而且还需要膈肌收缩下降,腹部肌肉收缩,使腹腔内压力增加,促使大便从肛门口排出。有些人平时缺乏运动或营养不良,因肠壁和腹壁等肌肉收缩无力,排便就会发生困难。
三、精神因素:有些儿童有便意时因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如贪玩、怕父母或幼托老师的训斥等而不敢去大便,过—会便意也就消失了。如此长久下去,由于大便不定时就可形成习惯性便秘。还有些人因肛门周围有病,如脱肛、痔疮、肛裂和脓肿等,因怕大便时疼痛而不敢大便,有意识地抑制大便,时间久了也会形成便秘,而且,这种病人越是不敢大便,大便在肠子中停留时间越长,就越干燥、坚硬,越难以排出。
为了预防便秘的发生,饮食要讲究营养和卫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按时大便,即使没有便意也去厕所蹲蹲,坚持一段时间,大多数人都能养成按时大便的习惯。对于那些已经发生便秘的人来说,应仔细寻找原因。如直肠刺激不足引起的便秘,应注意调整饮食,多吃些粗粮和蔬菜、少吃或不吃辣椒等刺激性强的食物。排便动力不足所致的便秘,应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尤其是增加腰腹部肌肉的锻炼,增加排便的动力。如果肛门周围有病,应及时治疗。有便意时不要强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