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于谦忠臣 名将于谦因谋逆罪被杀,曾写过一首诗,其中预示自己的命运

火烧 2021-05-02 23:03:20 1042
名将于谦因谋逆罪被杀,曾写过一首诗,其中预示自己的命运 文/傅华轩 岳飞是家喻户晓的南宋抗金英雄,同时也是著名的词人。尤其是那首满江红,脍炙人口,激荡人心,"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
于谦忠臣 名将于谦因谋逆罪被杀,曾写过一首诗,其中预示自己的命运

名将于谦因谋逆罪被杀,曾写过一首诗,其中预示自己的命运  

文/傅华轩 岳飞是家喻户晓的南宋抗金英雄,同时也是著名的词人。尤其是那首满江红,脍炙人口,激荡人心,"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其实,那个蹲在临安安乐窝里的南宋皇帝高宗赵构,看到这首词时,心里一定酸溜溜的。心里想:岳飞呀岳飞!好你个小子!"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闹了半天,你还惦记着被金国掳去的二帝呀,你要是把他们俩都弄回来,我往哪儿摆?一个国家不就出了仨皇帝了?我就要挪窝了?想到这里,不由得用手摸了摸屁股底下的龙椅。听说你小子还有一个口号:"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直捣黄龙府就是把金国的老窝端了,金国灭了,我也就完了,待到二帝回归日,就是我赵构下台时啊。赵构忽然觉得脑门子上,渗出了冷汗。 于是乎,就把在前线战斗正酣的主帅岳飞,用十二道金牌,紧急召回,由他的打手秦桧,心领神会地给岳飞造了个"莫须有"的罪名,残忍地处死了。残害忠良的罪名,就一直由秦桧顶着。 在明朝,也有一个著名的抗击蒙军的将领,他也有一首著名的诗: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顾, 只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也算是"一语成谶"。 他最后也落得个"意图谋逆"的罪名,被处死了,朝廷的群臣心里明白着呢,他是"只留清白在人间"的忠臣。 此人就是于谦。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明英宗年间,蒙古人大兵犯境。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明英宗,经不住臣子王振的再三撺掇,决定"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这个地方被蒙古人打败了,不但全军覆没,自己还被蒙古人俘虏了。这个土木堡就在现在河北省怀来县境内,在居庸关到大同的长城一线的内侧。从地理上来看,土木堡离北京很近了,现在开车走高速,最多也就一小时车程。北京城里听说皇帝给人家俘虏了,一下子乱套了。皇太后急急慌慌地准备了无数的金银财宝,给蒙古人送过去,想把儿子赎回来,结果,蒙古人把金银珠宝收下了,但是,就是不放人!还扬言攻打北京,恢复"大元江山"! 就在这紧急关头,朝廷上众多大臣,竟然纷纷表示,弃城而逃吧,到南京 去避避风头,如果让人家蒙古人全都逮去就麻烦了!到了南京然后再慢慢和蒙古人议和……。 在这个国家危亡的关键时刻,兵部尚书于谦力排众议,力主抗蒙,有条不紊地从各地调来兵马,积极备战迎敌。并且严惩了罪魁祸首王振的余党,大快人心。一时稳住了局面。 国不可一日无君,群龙无首怎么迎敌啊。于是,于谦又拥立了英宗的弟弟郕王为皇帝,是为代宗。当蒙古人挟持着英宗攻到北京城下时,于谦披挂上阵,身先士卒,一鼓作气击溃了蒙古大军。蒙古人带着英宗灰溜溜的逃走了。 后来,蒙古人觉得这个英宗是块烫手的山芋,留着也没有用了,就把英宗放回来了。英宗回来后,开始和已经做了皇帝的弟弟代宗斗法,最终英宗趁着代宗生病的机会,夺取了皇位。夺了皇位之后,他心里还暗暗地记恨着于谦,好你个于谦,差点把老子的皇位给弄没了。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之后,大将石亨等也是心领神会地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到了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肃愍"。明神宗时,改谥"忠肃"。有《于忠肃集》传世。岳飞也是在后来的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 比较起来,于谦的悲剧和岳飞还真有某些相似啊。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