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 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我国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
1,城乡教育的不公平:由于我国教育公共投资不足,教育政策价值失衡,特别是二元教育制度的存在,形成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天壤之别。
导致了城市教育的水平越来越高,农村的教育水平则较之低了很多。
很多农村学校不仅缺乏基本的教材,而且缺乏师资以及一些基础的设施。
2,区域教育之间的不公平: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采取的是差异性政策,使得东部地区率先发展起来,形成明显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中部和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经济和文化条件制约了当地教育的发展,反过来,相对落后的教育也不能在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了在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不同区位间的教育发展显现出阶梯状的不平衡状态。
现阶段,我国东部基础教育的各项经费指标平均是中西部的一到两倍。
在高等教育资源的分布方面,东西部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

3,学校教育之间的不公平: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公立学校形成了重点学校制度。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教育部曾做出取消义务教育阶段的重点学校,但事实上,现在的省级、市级、县级示范中小学却越来越多,而教育主管部门在投人、师资、招生等方面仍实行倾斜,予以支持。
禁而不止的重点学校制度,加剧了教育资源的失衡,使得“择校热”愈演愈烈,人为地拉大了学校之间的差距。
据粗略统计,目前,我国重点中小学占中小学总数的2%左右,以“211工程”为代表的重点高校占全国高校总数的3%左右。
重点学校一直是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的重点,而非重点学校因政府不重视、投入少,教育质量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另外,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的不公平也存在。
另外,我国目前的招生制度按照不同的省份划取录取名额,使得高校在录取比例上向发达地区倾斜和本地生源倾斜,实际上减少了不发达地区和异地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地区间的教育差距。
4,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教育的不公平:如正常儿童与特殊儿童教育的不公平。
正常儿童基本上实现了普及义务教育,而特殊儿童很多不能上学;女性教育与男性教育之间的不公平;贫困家庭学生与富裕家庭学生教育之间的不公平等。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起点、基础与核心,是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在转型时期,造成教育不公平的主要原因在于现有体制和机制上还存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各种“病症”。
文章对我国当前存在的教育不公平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举措。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不受限制、完全意义上的绝对公平,它必然依赖一定的社会条件的存在,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人们对教育公平观念的认识程度的影响而产生变化。
原始社会的教育公平是一种涉及全体成员的低层次的公平;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则成为一种特权被局限于一小部分人中间,广大劳动人们的子女极少有受正规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工业社会以来,教育才逐渐走向大众,人们对教育公平的认识才慢慢经历了从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到结果的公平。
因此,教育公平是人们追求的永恒理念,是人类奋斗的方向与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