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林则徐简介主要事迹 关于林则徐的英勇事迹(越详细越好)

火烧 2022-08-03 22:22:07 1063
关于林则徐的英勇事迹(越详细越好) 关于林则徐的英勇事迹(越详细越好)林则徐 1785-1850 则徐之名的来源:则.君子是则是效.徐:巡抚徐嗣曾 新任福建巡抚徐嗣曾是一个清官 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

关于林则徐的英勇事迹(越详细越好)  

关于林则徐的英勇事迹(越详细越好)

林则徐(1785-1850) 则徐之名的来源:则.君子是则是效.徐:巡抚徐嗣曾(新任福建巡抚徐嗣曾是一个清官)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谥号文忠.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元抚:以巡抚徐嗣曾为榜样的意思.少穆石麟.据程恩泽<题林旸谷年丈饲鹤图遗照>诗及注的解释.林则徐出生那天晚上.林宾日[梦中亲见凤凰飞".这使他立即联想到有[天上石麒麟"之类的南朝才子徐陵(字少穆).以为是吉兆.因此在给儿子取名[则徐"之余又给字[少穆".[石麟".林则徐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 青少年 林则徐于乾隆五十年七月二十六日(1785年8月30日)出生在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里.父亲林宾日.以教读.讲学为生.仅靠父亲教私塾的微薄收无法维持生活.于是.母亲用手工劳动来分担家庭的困窘. 在科举时代.林则徐的父母指望自己的儿子能在仕宦之途发达上升.林则徐性聪颖.在4岁时便由父亲[怀之入塾.抱之膝上".口授四书五经.在父亲的精心培育下.较早地读了儒家经传.嘉庆三年(1798年).他14岁中秀才后就到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读书.受教于具有实学的郑光策和陈寿祺.在父亲和亲友的影响下.开始注意经世致用之学.嘉庆九年(1804年).20岁中举人.父亲的淳淳教导使林则徐的学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此后由于家庭日难.外出当塾师.在十一年(1806年)秋.应房永清之聘到厦门任海防同知书记.这里的鸦片烟毒引起他的注意.次年初.受新任福建巡抚张师诚的赏识招入幕府.他在张幕中获知了不少清朝的掌故和兵.刑.礼.乐等知识以及官场经验.为他日后的[入仕"准备了些必要条件. 入官场 嘉庆十六年(1811年).林则徐会试中选.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开始进入了官场.实现了父母所斯望的入仕做官.十九年(1814)授编修.此后历任国史馆协修.撰文官.翻书房行走.清秘堂办事.江西.云南的正副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在京官时期.他矢志做一个济世匡时的正直官吏.于是.他[文学而潜修".为了通于政事.[益究心经世学.虽居清秘.于六曹事例因革.用人行政之得失.综核无遗".在京师为官七年中.他广泛搜集元.明以来几十位专家关于兴修畿辅水利的奏疏.著述.写了<北直水利书>.书中明确指出[直隶水性宜稻.有水皆可成田".[农为天下本务.稻又为农家之本务".认为只有发展华北水利.提倡种稻.就地解决漕粮.才能合理解决南粮北运及由此产生的漕运积弊问题.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林则徐曾在京参加过一些士大夫[雅歌投壶"的文艺团体[宣南诗社".结识了龚自珍.魏源等人.在诗社里进行诗文酬唱活动. 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林则徐外任浙江杭嘉湖道.他积极甄拔人才.建议兴修海塘水利.颇有作为.但他感到仕途上各种阻力难以应付.曾发泄[支左还绌右"[三叹作吏难"这样的苦闷.终于在次年七月借口父病辞职回籍.林则徐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但由于性情过于急躁.请人写[制怒"大字悬挂堂中以自警. 道光二年(1822年)四月复出.到浙江受任江南淮海道.未履任前曾署浙江盐运使.整顿盐政.取得成效.林则徐受到道光皇帝的宠信.很快跨入官场上青云直上时期.道光三年(1823年)正月.提任江苏按察使.在任上.他整顿吏治.清理积案.平反冤狱.并把鸦片毒害视为社会弊端加以严禁.江苏这一年夏秋之际大雨成灾.松江饥民聚众告灾.汹汹将变.林则徐反对调兵镇压.亲自赴松江安定灾民.采取一系列救灾措施.缓和了阶级矛盾.年底入觐归来.署江宁布政使.让林则徐负责全省灾赈事务.但道光四年秋.林则徐先后遭父母丧.在籍守制.直至十年正月再度出仕.

关于林则徐在虎门的禁烟事迹,答得越简便越好!~

清道光十七年(1837),林则徐升任湖广总督。当时鸦片已成为危及中国国计民生的严重弊害。十八年(1837),鸿胪寺卿黄爵滋上疏主张以死罪严惩吸食者,道光帝令各地督抚各抒己见。林则徐坚决支持黄爵滋的严禁主张,提出六条具体禁烟方案,并率先在湖广实施,成绩卓著。八月,他上奏指出,历年禁烟失败在于不能严禁。警告:“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九月应召进京,在连续八次召见中,力陈禁烟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十一月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
道光十九年(1839)正月抵广州。他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等传讯洋商,令外国烟贩限期交出鸦片。采取撤买办工役、封索商馆等正义措施,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烟贩的狡赖,收缴英国趸船上的全部鸦片。四月二十二(6月3日)起在虎门海滩销烟,20天中销毁鸦片19179箱、2119袋,共计2376254斤。
林则徐(1785~1850)是中国清代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缴获和焚毁大批鸦片,并粉碎了英国侵略者的多次武装挑衅,表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怎样,够简便了吧,还可以将最后一段去掉~~呵呵

关于林则徐与关天培的详细资料,英雄事迹,评价这两人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出身士大夫家庭。系清朝官员。嘉庆进士,入翰林院。嘉庆二十五年(1820 年)起,曾在浙江、江苏、湖北、河南、山东等地任职,办理过军政、漕务、盐政、河工、水利等事,重实际调查,干练有绩,由道台迁升至巡抚。
道光十七年(1837年)初,任湖广总督,严禁鸦片,卓有成效。次年上奏道光帝,力主禁烟,遂受命为钦差大臣,节制广东水师,赴粤查禁鸦片。十九年,与两广总督邓廷桢合力严缉走私烟贩,惩处受贿官吏,迫令英美烟贩交出鸦片237万余斤,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起,在虎门当众销毁;又提出奉法者来之,抗法者去之”的正确贸易方针,以孤立英国侵略者;会同水师提督关天培筹划海防,倡办义勇,屡挫英军武装挑衅。
为了解西方情况,他设立译馆,翻译外文书报,编成《四洲志》,并译外国律例、军事技术等著述,开创了近代研究西方的风气。1840年初任两广总督。6月,英国发动侵略战争,因广州防守严密,遂被上攻占定海,陈兵大沽;因投降派乘机诬陷,旋被革职。次年5月,复受命往镇海军营帮办军务,又遭谗害,不久被流放新疆。
曾在该地屯田,兴办水利,推广先进生产技术。1845年起,被起用为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1849年,因病退职返乡时英国侵略者强占福州城地筑房,他联合士绅上书闽浙总督刘韵珂,力主将侵略者驱逐出城。1850年,受命为钦差大臣,赴广西镇压农民起义,病死于广东普宁县。赠太傅,谥文忠。
关天培(1781—1841),字仲恩,号滋圃。行伍出身,二十三岁考取武庠生,历任把总、千总、守备、游击、参将。1826年,任江苏太湖营水师副将,1834年,授广东水师提督。
赴任后,关天培“亲历重洋,遍视厄塞”。根据虎门形势,设置三道防线:以沙角、大 角两炮台为第一防线;以威远、镇远、横档三炮台为第二防线;以大虎门炮台为第三防线。
后又增设靖远炮台,配炮60尊,建筑之坚与火力之强为各炮台之最。一面在冲要地段设置铁链木排,以阻拦敌舰闯入内洋;一面督造大炮六千斤以上者四十尊,以下者数百尊,又从澳门购进洋炮200尊,分置各炮台,以加强守备力量;同时加紧训练水师,亲驻虎门督军操练。林则徐对关天培努力整顿海防的评价甚高,称赞他“殚精竭虑,寝食以之”。
1839年春,林则徐到广州,关天培坚决支持和配合禁烟运动,出动水师,收缴大量英美鸦片,在虎门全数销毁。他协助林则徐整饬防务,严防外国侵略。1839年11月,英军挑起川鼻之战,关天培虽身上多处受伤,仍奋不顾身,督令官兵发炮还击,重创英舰窝拉疑号,打退英军对官涌的六次袭击,并发动反攻,将英军赶出官涌洋面。为此得到上谕嘉奖:“此次攻击夷船,提督关天培奋勇直前,身先士卒,可嘉之至!”。
1840年11月,取代钦差大臣林则徐的投降派琦善遣散兵勇,尽撤海防,将关天培多年经营的坚固防线和木排铁链全数毁弃。关天培一再要求采取积极抵抗措施,均遭拒绝。1841年1月7日,英军炮舰20余艘,英兵及汉奸2000多人,突然袭击沙角、大角两炮台,守军陈连升部血战,全部壮烈牺牲。关天培将自己的几枚牙齿和几件旧衣装入木匣寄回家中,表示死战的决心。2月25日,英军直逼虎门炮台群的第二道防线,他在琦善拒绝增援的情况下,坐镇指挥,当众宣誓:“人在炮台在,不离炮台半步!”次日下午,英军猛攻靖远炮台,他亲燃大炮,自上午至傍晚,身被数十创,仍持刀杀敌,手刃数名英军,直至中炮壮烈殉国, 400余名将士也都英勇战死。关天培为国捐躯,激起人们沉痛哀悼。出葬时,士大夫数百人缟衣迎送,旁观者或痛哭失声”。

林则徐勤勉的事迹,越多越好!

林则徐(1785-1850)
名字来源
则徐之名的来源:则,君子是则是效.徐:巡抚徐嗣曾(新任福建巡抚徐嗣曾是一个清官)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谥号文忠.晚号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元抚:以巡抚徐嗣曾为榜样的意思.少穆石麟,据程恩泽《题林旸谷年丈饲鹤图遗照》诗及注的解释,林则徐出生那天晚上,林宾日“梦中亲见凤凰飞”,这使他立即联想到有“天上石麒麟”之类的南朝才子徐陵(字少穆),以为是吉兆,因此在给儿子取名“则徐”之余又给字“少穆”,“石麟”.
生平简介
林则徐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
虎门销烟
道光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1836年12月31日),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
入广州之前.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情况,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于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抵广州,于二月初四(3月19日),林则徐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他还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绝交出,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道光18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翌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
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成千山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人人争睹钦差的风采.整个广州都在等待和倾听钦差大臣的声音,林则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辕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道广州的目的使查办海口事件.另一个《关防示稿》无异于钦差大臣此行的第一个宣言,是采取禁烟行动的先声.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向广州官员、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不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是为了驾奴极其复杂的局面.林则徐的日记记载,他当天住在越华书院.
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到来,矛盾自然转移到他身上,他到达当天,林则徐下令停泊在黄浦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封舱,当天晚上封锁商馆,并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但是义律是一个十足的大流氓,面对林则徐的命令,出尔反尔,采取无赖、讹诈、欺骗、撒谎的卑鄙手法交替使用.义律狡猾多端,但不是林则徐的对手,3月28日,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
从林则徐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这充分说明了林则徐收缴鸦片第一回合的胜利.
林则徐与邓廷桢等人会商后,就收缴的地点、验收、押运、存储、看管、守卫等各个环节做了无懈可击的指令和安排.
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邓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
4月11日开始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
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收缴的这段日子,林则徐一刻不怠的监督这一庞杂的过程.日夜操劳,一丝不苟,无一纰漏.缴烟获得了完全的胜利,但如此巨量的鸦片如何处置,外国人推测中国可能对鸦片实行专卖,从而使鸦片买卖合法化,但他们想错了.林则徐报告道光皇帝,要求验明实物数量,然后焚毁.道光对林则徐表示了很大的信任,他让林则徐和邓廷桢、怡良等人将收缴的鸦片就地销毁.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
150年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他不断的在世界各地疯狂的掠夺殖民地,还企图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
广州市外国烟贩子的贩毒中心.1838年广州地方政府处决一个中国的鸦片贩子,英国烟商竟然出来阻挠,激起了广州人民的义愤.1839年2月,一万多名群众到外国人民居住的旅馆前示威,声讨外国烟贩干涉中国内政的罪行.
1839年3月,林则徐到了广州,禁烟运动迅速展开.他一面加紧整顿海防,严拿烟贩;一面限令外国烟商交出鸦片.林则徐在给外国烟商的通知中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由于林则徐坚定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再加上人民的支持,外国烟商被迫交出鸦片2万多箱.
林则徐下令在虎门将鸦片公开销毁,并带领大、小官员亲自监督.他令人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鸦片浸泡半日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将生水煮沸,就把鸦片销毁了.经过22天,才把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这就是举世闻名的“虎门销烟”.
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
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关于林则徐的故事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晚号俟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主要功绩是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嗯,是的。
以前林则徐是叫徐则林的,后来因为烧掉了鸦片,迫于形势压力,改名林则徐!

关于林则徐的对联 林则徐的对联

关于林则徐的对联摘抄
求通民情;
愿闻己过。
——自题联
芦中人出;
河上公来。
——任河道总督时自题
春从天上至;
水由地中行。
——自题居室
不图钱原非易事;
太要好也是私心。
——自题
应视国事如家事;
能尽人心即佛心。
——自题
苟利国家生死以;
敢因祸福避趋之。
——自题
家少楼台天地起;
案余灯火有天知。
——自题书房
宦游到处身如寄;
农事何时手自亲。
——自题抚署竹亭
山水之间有清契;
林亭以外无世情。
——题成都文殊院
长空有月明两岸;
秋水无波行一舟。
——题杭州西湖宛在堂
世无遗草真能隐;
山有名花转不孤。
——题杭州西湖孤山梅亭
关于林则徐的对联推荐
江月不随流水去;
天风直送海涛来。
——题镇江焦山水晶庵
有情碧嶂团圞绕;
得意孤亭缥缈间。
——题昆山半山亭
似闻陶令开三径;
来与弥陀共一龛。
——题北京陶然亭
师友肯临容膝地;
儿孙莫负等身书。
——题福州故居
进退一身关社稷;
英灵千古镇湖山。
——题福州小西湖李忠定公祠
我忆家风负梅鹤;
天教处士领湖山。
——题杭州林处士祠
海到无边天作岸;
山登绝顶我为峰。
——题福州鼓山
前时但说民通寇;
此日翻看吏纵夷。
——题《海国图志》
关于林则徐的对联精选
一县好山留客住;
五溪秋水为君情。
——赠沅澧某知县
右军帖许怀仁集;
兴嗣文宜智永书。
——赠香海上人
西塞论心祝旧雨;
东山转眼起行云。
——赠黄冕
读史有怀经世略;
检方常著活人书。
——赠何书田
菊井活人真寿客;
簳山偏集老诗豪。
——赠何书田

关于林则徐一生,英勇事迹,写一篇2000的论文。 谢谢,在线等,帮帮忙,

林则徐(1785-1850),字元抚,又字少穆,身长7尺有余约为(1.83米)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主要功绩是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禁鸦片及之后经历
当时鸦片问题渐成为政治性争论问题之一。道光十六年(1836年),太常寺少卿许乃济倡“驰禁论”,请准民间贩卖吸食,使鸦片走私合法化;道光十八年(1838年),鸿炉寺卿黄爵滋提出“严禁论”,以重治吸食为先。林则徐曾向朝廷上奏,请求严禁鸦片。未等皇上批示,就开始在全省厉行禁烟,收缴烟土、烟膏与烟具,并配制“断瘾药丸”,供人戒烟,成效卓著。随后又一道奏折,力陈烟禁特别是杜绝鸦片来源的重要性和禁烟方略,并针对反对派的驳斥强调说:“法当从严,若犹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举棋不定的道光帝认识到严禁鸦片的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能性,于是,被迫接受严禁主张,决定禁烟。十一月十五日(12月31日),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粤查办禁烟。
入广州之前.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情况,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于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抵广州,于二月初四(3月19日),林则徐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他还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绝交出,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道光18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翌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
在查禁鸦片时期,林则徐曾在自己的府衙写了一幅对联:“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这幅对联形象生动,寓意深刻。上联谆谆告诫自己,要广泛听取各种不同意见,才能把事情办好,立于不败之地;下联砥砺自己,当官必须坚决杜绝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样刚正不阿,挺立世间。林则徐提倡的这种精神,令人钦敬,为后人之鉴。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成千山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人人争睹钦差的风采。整个广州都在等待和倾听钦差大臣的声音,林则徐的回答是第二天在辕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道广州的目的使查办海口事件。另一个《关防示稿》无异于钦差大臣此行的第一个宣言,是采取禁烟行动的先声。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向广州官员、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不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是为了驾奴极其复杂的局面。林则徐的日记记载,他当天住在越华书院。
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到来,矛盾自然转移到他身上,他到达当天,林则徐下令停泊在黄浦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封舱,当天晚上封锁商馆,并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但是义律是一个十足的大流氓,面对林则徐的命令,出尔反尔,采取无赖、讹诈、欺骗、撒谎的卑鄙手法交替使用。义律狡猾多端,但不是林则徐的对手,3月28日,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
从林则徐1839年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这充分说明了林则徐收缴鸦片第一回合的胜利。
林则徐

关于林则徐的死?

林则徐死因之谜
1841年5月,昏庸、刚愎的道光皇帝为讨好英帝国主义,将在广东查禁鸦片立有首功的林则徐罢去钦差大臣和两广总督的职务,调往浙江军营“戴罪立功”。一个月之后,林则徐又被道光皇帝一道谕旨发配新疆伊犁充军。
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初冬,65岁的林则徐被朝廷重新起用为钦差大臣,他带着儿子林聪勇和亲信幕僚刘存仁,离开了家乡福建,星夜兼程,直奔广西。当一行人路经广东普宁时,林则徐突然发病,且病情越来越重,不省人事了。
林聪彝急得一时手足无措,幸亏刘存仁老成持重,差人飞骑赶往潮州,请名医连夜为林则徐切脉诊病。林聪彝亲自为父亲煎药,日夜小心侍候在旁。
3天后,林则徐的病情果然有了起色,这天一早醒来,他感觉腹中饥饿。林聪彝遂叫人到厨房传饭。此时林聪彝觉得心中石头已经落地,不觉浑身酥软,支撑不住。于是把父亲身边的小厮唤过来叮嘱一番,也就回房和衣躺下休息。
片刻功夫,只见新来的厨子从厨房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鸡丝小米粥,这是林则徐平时最爱吃的食物。到了上房,那厨子也不进门,只是悄悄地呼小厮把粥递上前去。林则徐正斜倚在榻上养神,无意中睁眼扫了一眼那躬身退下的厨子。不由心中一惊:“好面熟啊”!一边想着,一边拨开碗中银匙呷了几口,觉得粥味有点异样,惊诧之际,一张浮胖的黄脸又浮现在眼前,他猛然想了起来:那不是我在广州查办鸦片时,行辕内雇用的厨子郑发么,自从自己获罪充军伊犁,他不是为洋人做饭去了,今天怎会到此?
待林则徐省悟过来,命人传唤郑发时,厨子早已不知去向了。林聪彝听到父亲房中一阵骚乱后,立即直奔上房探视。只见父亲脸色铁青,一言不发,心里纳闷,可又不敢多问。当夜,林则徐腹泻不止,竟又卧床不起了
到第4天,林则徐奄奄一息,命如游丝。这天傍晚,他躺在病榻上,伸出干枯的手紧紧握着儿子的手说:“聪儿,为父一生全力以赴,志在抗英御外……可恨壮志未酬,那班卖国贼仍在为非作歹,番鬼仍在我中华大地横行不法……为父死不瞑目啊…… !”突然,林则徐松开手,直起身子,指着前方大叫:“新豆栏,新……”话未说完就“咚”地一声倒了下来……
林聪彝见状,一头扑在父亲尸体上放声大哭,他怎么也不会想到,父亲在弥留之际已经悟出了自己被害的原因:新豆栏(广州街名,是清代洋商聚集的地方)那伙发过鸦片财的洋商们,买通了厨子郑发,用巴豆这种十分厉害的泻药熬粥,下了毒手。
林则徐死后,广东一带就传说:有人亲眼看见在广州一家酒店,十三洋行总头目伍绍荣手下的一名亲信与郑发窃窃私语,桌上有一堆白花花的元宝……
有关林则徐暴死的原因,还有其他说法,但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成为100多年来的一个谜。

林则徐简介主要事迹 关于林则徐的英勇事迹(越详细越好)

关于林则徐为国效力的详细故事

放眼世界

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参考消息”。为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
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较为系统的介绍世界各国的情况,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
全》,编为《四洲志》,还组织翻译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
《国际法》等一系列著作。通过分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他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他提出“师夷之长技
以制夷"的主张,他提出为了改变军事技术的落后状态应该制炮造船的意见。林则徐在了解世界,研究西方方面带了头,成为中国近代传播西方文化,促进西学东渐的带头人。
加强军事
在军事方面,他着手加强和改善沿海一带防御力量。专门派人
林则徐 塑像
从外国秘购200多门新式大炮配置在海口炮台上。为了改进军事技术,又搜集并组织了大炮瞄准法,战船图书等资料。虽然林则徐接触西学的目的是出于外交、军事的需要,但毕竟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对中国近代维新思想起到启蒙作用。
林则徐将西方国家的“战船制造、火器制造和养兵练兵”作为探求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组织官兵在东较场(今广东省人民
体育场一带)学习演练西洋武器,学习西法练兵,并经常亲往阅操,抓紧训练官兵。他还会同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广东巡抚怡良等在东较场检阅
军队,准备迎击英国侵略军。当时,数百名精选出来的官兵演习了排枪、火炮等,林则徐看后大为赞赏。为激励官兵的爱国心和责任感,林则徐当即挥毫赋写新联一
副,悬挂于东较场的演武厅内。
治理水利
林则徐的长处是澄清吏治,但治水却非其长,林则徐曾著《北直水利书》。《北直水利书》除经济之外,亦有治水方略。后来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将《北直水利书》改编成《畿辅水利议》,道光十一年十一月廿二(1831年12月25日),林则徐擢升东河河道总督。他向道光帝表示自己不懂河务,难以胜任,但道光帝鼓励他,于是林则徐往山东邹县接任。
到任后,林则徐立即补修治水方面的知识,验催河工,保持质量,处分办事不力之官员,下令检验河堤料垛,他向道光帝呈上的奏折中表示:
“周历履勘,总于每垛夹档之中,逐一穿行,量其高宽丈尺,相其新旧虚实,有松即抽,有疑即拆,按垛以计束,按束以称斤,无一垛不量,亦无一厅不拆。”
林则徐做事如此认真,令贪官无可作假,桃汛来时,两岸安然无恙,道光帝多次称赞。当林则徐的对治水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日丰,诗人张际亮向林则徐提议将黄河河道改道北流,从山东利津入海。林则徐也有同感,但民意和官员都反对此治河方略,加上林则徐不能独揽全局,张际亮之提议遭否决。直到林则徐逝世前不久,还表示张际亮的治河方略是对的。林则徐逝世后,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循大清河至利津入海。
安定陕西
在镇压了“刀客”之后,林则徐采取了一系列赈灾措施。一方面,把西安府等地的一百多万石存粮向贫民平粜,
对于无力购粮的极贫户与老弱病残者,由官方收养,省城西安即收养极贫百姓三四千人;劝绅商富户出钱出粮救济其所在村寨的贫困户,并令地方官与各地富户收
买、质押耕牛,以免影响耕种;另一方面,向清廷连上《被旱各属分别缓征折》《咸宁等十二州县应征粮石展限奏销折》,请求朝廷缓征钱、粮。为从根本上免除灾
荒,他筹议兴修关中水利,命陕西督粮道张集馨对《关中胜迹图志》一书加以研究,提出方案。这一计划终因费用太大,未能实现。林通过上述多种办法,使陕西局势得到暂时的稳定。
防卫新疆
林则徐不顾年高体衰,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林则徐所译资料中发现沙俄对中国的威胁,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国防思想,成为近代“防塞论”的先驱。于是他明确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有备无患。他还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绩,称为“林公井”“林公车”。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曾大声疾呼,告诫国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 果不其然,六十余年之后,数百万领土已被蚕食鲸吞,历史证明了林则徐是正确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