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美国扔原子弹炸日本的视频 日本被扔原子弹是翻译惹的祸?翻译:这个锅我不背
日本被扔原子弹是翻译惹的祸?翻译:这个锅我不背 《波茨坦公告》是中英美三国在1945年7月26日对日本的最后通牒,网上一直流传一个说法:当时的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在回复该公告时,采用了「 ”默杀”一词,

日本被扔原子弹是翻译惹的祸?翻译:这个锅我不背
《波茨坦公告》是中英美三国在1945年7月26日对日本的最后通牒,网上一直流传一个说法:当时的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在回复该公告时,采用了「 ”默杀”一词,这个词在日语里除了不予理睬之外,还有另一个相反的意思是默认,因为翻译错误,导致同盟国认为日本的态度是不予理睬,才向广岛和长崎投了原子弹。 其实,这是一个谣言。 揭穿这个谣言需要两个资料: 一、铃木贯太郎在回复该公告时的完整讲话。 二、如果日本政府接受波茨坦公告,正常的流程应该是怎样的? 先看第一点,铃木贯太郎当时的原话是: 该共同声明(即波茨坦公告)不过是开罗宣言的翻版,政府认为并无任何重大意义,只有予以默杀。我等必须向战争之胜利迈进。 注意最后一句「 ”我等必须向战争之胜利迈进”,如果默杀是默认的意思,就会和最后这句相矛盾,所以这里的默杀就是不予理睬的意思。然而最后这句关键的话,在以后的很多涉及这一谣言的传说中被莫名删除了。 再看第二点,如果日本政府同意接受波茨坦公告,正常的决策流程是怎样的? 我们只要看下广岛和长崎相继被原子弹袭击后,日本的反应就知道。 大致的流程是内阁开会,拿出统一意见后,所有成员在接受投降的提案上签字,然后将该提案上报天皇,天皇同意后,由日本外务省通知本国在瑞士、瑞典的大使,将投降的文书转交给中英美苏四国,并在国内通知军队停止抵抗。 所以,如果7月26日日本政府同意波茨坦公告,至少要把上面的流程走一遍。 实际上7月28日铃木贯太郎在记者招待会上发表上述回复前,中英美三国都没有接到任何日本接受公告的文书,后来的史料显示,由于军方反对投降,日本政府当时连第一步都没有走完,这才有了铃木贯太郎的讲话。 另外,日本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波茨坦公告》中说的「 ”将予日本以最后之打击”,指的是投原子弹,其实盟军当时处于人道主义考虑,讨论过要不要通知日本政府,因为计划运送原子弹的B29轰炸机比较笨重,而当时日本的空军实力仍然存在,成功拦截B29轰炸机的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就没有提前通知日本。 很赞哦! (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