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粿类 潮汕历史多方面
潮汕历史多方面
希望对你有帮助: 近代历史回顾,潮汕一词的由来 : 1858年6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增开潮州府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选定澄海县沙汕头(后改名汕头,并取代条约口岸部分“潮州”一词)一带,那时汕头并不为人所熟知,其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
但汕头一带引潮汕三江出海口,北通海峡(台湾海峡),身靠南海,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已取代当时衰落的樟林港地位,成为潮州府属的中心港口。
至咸丰九年十二月初九日(1860年1月1日)潮州府如期对美开市,在汕头港把门岛——妈屿岛上设立“潮海关”。
不久恩格斯便提到“汕头是远东地区唯一一个具有商业性质的城市”,二十世纪初,汕头埠逐渐成为潮州府属的滨海重镇,其工商繁华,已崛起成为连接穗、港、沪及海外的新兴港口。
1904年梅县松口人张煜南等看准这里有巨大的发展潜质,便倾力组建潮汕铁路有限公司,兴建从潮州府所在地直达汕头埠的铁路。
1906年,潮汕线铁路筑成,同时又配置“潮汕号”机车头并通了车。
由此 “ 潮汕 ” 一词开始传播。

1907年5月22日,丁未黄冈起义爆发,这是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的推翻清封建王朝的武装起义,乃日后诸多民主武装革命的先声,但《南洋总汇报》却大肆指责孙中山勾结“潮汕会党”,策动黄冈起义。
“潮汕”之名由此见之报端,逐步广为人知。
民国成立后,广东都督府下设潮梅镇守使,其中心驻汕头,汕头粤东中心城市概貌初现雏形。
1921年 汕头建市,设立省直属市政厅,汕头成为粤东继潮州府城后的又一耀点。
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潮”、“汕”共荣,人们便习惯于潮汕平原、潮汕人、潮汕话之类的说法。
不过,由于二战至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原因以及惯有称谓,海外潮人迄今为止仍习惯称自己为潮州人。
改革后的潮汕行政变革: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原汕头市政厅重新建制,设立潮汕专区。
1953年1月与惠阳、兴梅专区合并为粤东行署,中心设于汕头;1956年2月原惠阳地区析出,设立汕头专区;1965年兴梅析出设兴梅专区,汕头及下辖县改为汕头地区。
而后又几经变动。
但汕头市均为地方或专区党政机关所在地。
1981年11月,汕头市划部分土地创办汕头经济特区。
1983年7月,实行地市合并,建立市领导县体制,汕头下辖澄海、南澳、潮阳、揭阳、揭西、普宁、饶平潮州市(县级)。
1989年1月潮州市与饶平县合并为地级潮州市,1991年4月6日,国务院批准汕头经济特区扩大为整个汕头市区,面积234平方公里,并定于1991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1991年12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从原揭阳县析出部分土地建揭东县,后将县城榕城镇及周边城镇合并为榕城区建立地级揭阳市。
1993年4月,国务院批准潮阳、普宁撤县设市(县级);1994年4月,国家批准澄海撤县设市(县级)。
2003年1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汕头市调整行政区划,撤销汕 潮汕几大概图头市升平区、金园区,设立汕头市金平区;撤销汕头市河浦区、达濠区,设立汕头市濠江区;撤销县级潮阳市,分别设立汕头市潮阳区、潮南区;撤销县级澄海市,设立汕头市澄海区。
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