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朱元璋带出18个兄弟 朱元璋的结拜兄弟有哪些 结拜兄弟的下场

火烧 2022-09-17 23:19:07 1069
朱元璋的结拜兄弟有哪些 结拜兄弟的下场 朱元璋结拜兄弟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在很多电视剧中都演过朱元璋,他自布衣贫民而到了一国之君的道路可谓传奇。而在很多电视剧中朱元璋结拜兄弟是有出现的,他们是武殿章

朱元璋的结拜兄弟有哪些 结拜兄弟的下场  

朱元璋结拜兄弟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在很多电视剧中都演过朱元璋,他自布衣贫民而到了一国之君的道路可谓传奇。而在很多电视剧中朱元璋结拜兄弟是有出现的,他们是武殿章,胡大海,邓愈,朱元璋,汤和,常遇春,郭英。

朱元璋结拜兄弟剧照

朱元璋结拜兄弟几乎囊括了整个明朝初期的名将,但是在真正的历史中没有这样的记载,这些人一开始都是朱元璋的属下,而直到最后还是朱元璋的属下,朱元璋没有和任何一个人结义为兄弟。

但是据传说朱元璋还真有一位结义兄弟,那就是他的结义哥哥田兴。这个人是一个比较传奇的人物,因为他是在朱元璋做和尚外出化缘的时候与结拜为兄弟的,并在朱元璋落难的时候给过他很大的帮助。

但是后来朱元璋参加了起义军,朱元璋便失去了他的消息,而田兴一直在暗中帮助朱元璋,后来朱元璋做了皇帝,便彻底失去了这位结拜大哥的消息,所以他派遣了很多人在全国各地寻找。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朱元璋找到了这位结拜大哥,朱元璋给他写了一封情感至深的信件,以弟弟之礼邀请这位大哥到自己这里来。所以田兴来到了朱元璋这里,朱元璋果然是以礼相待。

在他们接触之中朱元璋一直都以礼相待,同时感念他的恩情,朱元璋还劝他留在京城为其养老,田兴最后答应了朱元璋,在京城直到去世。对于杀人如麻的朱元璋来说,能做到这点是非常不容易的。

朱元璋谋士

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多疑的人,他若是怀疑一个人就会把他们都杀了。他怀疑自己的妃子,就不问缘由地把她杀了。他怀疑自己的谋士,也把他们都杀了。朱元璋谋士的下场都很悲惨,接下来为大家详细介绍朱元璋谋士。

图为朱元璋的画像

刘基是一个非常有名的谋士,他志在解救苍生。如果苍生得救,他就会隐退做一个山中老人。刘基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可以说是无所不知,朱重八的很多战略都出自刘基。天下初定之时,刘基就退隐山林了。不过朱重八不放心,还是让人在送给刘基的药中下了药,刘基喝完药后就死了。

李善长是太子的老师,学识渊博,他平时和朱重八的关系很好,有说有笑不分内外,好的就像一家人。不过自从李善长的孙子参与胡惟庸案后,朱元璋马上就翻脸,诛杀李善长三族的人,还把他流放到荆蛮之地,李没过多久就死了。

蓝玉被指谋反而被朱重八诛杀,朱元璋杀他的原因很简单,感觉蓝玉威胁到自己的统治。蓝玉奉旨来京与朱元璋商量如何抗击敌寇,当朱元璋让蓝玉的手下退下的时候,士兵竟然不听朱元璋的话,而蓝玉手一挥他就退下了。朱元璋看到后非常的气愤,他就立即对蓝玉起了杀心。

徐达病重忌吃鹅肉,朱元璋偏让手下送鹅肉给他吃,他最后病急而气死了。当时和他一起打天下的全被他杀了,只有汤和一人晚年回乡安享晚年。

朱元璋五虎将

朱元璋之所以能在元末混乱的局势中顺利突围,除了朱元璋自己是一位非常了不起人物之外,首先还有很多人才的辅佐,在战争年代自然少不了战将,而朱元璋首先的战将不但多,而且非常了不得。

朱元璋五虎将画像

朱元璋有五虎将,这五个人是朱元璋帐下最能打仗的将军,他们分别是: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冯胜。由于朱元璋手下的战将太多,说以能够跻身前五绝对是优秀中的优秀。

朱元璋五虎将中徐达排名第一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因为徐达是朱元璋手下公认的名将第一,他的战功卓著,一生没有打过败仗。排在五虎将第二位的就是常遇春,这个人也是非常厉害的,自从投奔朱元璋以后就做了先锋官,也是没有打过败仗,但是由于去世时间过早,他没有等到朱元璋开国,但是他的功绩无可比拟。

朱元璋带出18个兄弟 朱元璋的结拜兄弟有哪些 结拜兄弟的下场

第三位之所以是李文忠,是因为李文忠确实是朱元璋五虎将中仅次于徐、常的优秀将领,他是朱元璋的侄子,擅长长途奔袭,尤其是在对北元的战争中表现的极为出色,一生之中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四位是邓愈,他不但在前期的农民战争中为朱元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后来的北上整套蒙古中也有很大功劳。最后一位是冯胜,这个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在很早就跟随朱元璋,为他立下了许多大功劳。

在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将星闪耀,朱元璋五虎将绝对是其中最为明亮的五颗。

朱元璋汤和

至正十二年,也就是公园1352年,出生在濠州钟离一个农民家庭的汤和参加了郭子兴率领的红巾军,并邀请儿时的玩伴朱元璋一同加入,由此可见朱元璋和汤和的关系并不一般,这两位天煞孤星就注定被按排在了一起,童年时期的共同生活,给两人带来的是志同道合、知音难觅的亲切感,青年时期的一封信两人让踏上了抗元之路。朱元璋第一次加入志愿军,汤和还是他的顶头上司,但是汤和对朱元璋就如自己的亲兄弟般毕恭毕敬,正是这样朱元璋成为皇帝后,汤和成为其铁杆亲戚,朱皇帝无论有政事,或是军事上的困惑,汤和都可成为其倾诉交谈的忠臣。

朱元璋剧照

两人的人生历程都颇具丰富,至正十三年,汤和协同朱元璋攻克滁州、和州,在当时身边将领都趾高气昂,不愿屈居人下的时候,汤和认真听从指挥,丝毫没有怨言,坚决执行朱元璋的命令,这样谦卑的品质让朱元璋大为高兴。

至正十五年,汤和又随朱元璋攻克了太平,平定了陈野先的动乱,期间,汤和左大腿被箭射中,但其毫不畏惧,将箭头取出后继续奋战,朱元璋见此对汤和的为人衷心状大为赏识。

至正二十五年,在朱元璋大军讨伐张士诚的战役中,汤和虽然被飞炮炸伤左臂,但其依旧带伤出阵,奋勇杀敌,攻克平江。朱元璋送来大量黄金和布帛,用作奖励其军功。

洪武年间,汤和被派往北伐,为朱元璋平定北方内乱,消灭元军残党,巩固明朝政权,为朱皇帝的大一统局面铲除后患,铺平道路。

洪武二十一年,朱元璋年事已高,汤和深知其不愿统帅军队的本意,主动提出希望能返回故乡,至此,两位在战场上叱诧风云的枭雄分道扬镳,朱元璋的深谋远略汤和深表佩服,而汤和的谦卑,凡事不盲目也获得了朱元璋的信任,两位可以说是英雄惜英雄。

洪武二十三年,汤和兵重,朱元璋亲自前往探望,待汤和病好,朱元璋又将其接至京城,享受最好的医疗保障。汤和在七十岁那年病逝后,朱元璋追封他为东瓯王,谥号为襄武。

朱元璋刘伯温

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和刘伯温,就好像是一对“儒者”和“谋臣”。刘伯温深受儒家文化的洗礼,对君臣礼道肯定尊崇不已,但是他竟然会倒向一个传统观念意义上的“乱臣贼子”,这也是众人想要探索的。

朱元璋与刘伯温的雕像

历史上流传着这么一个故事,话说刘伯温早在投靠朱元璋之前,就在金陵观望到了所谓的“天子气”,就想要辅佐他。这只是无稽之谈,刘伯温并没有后人纂改的这么玄乎,他投靠朱元璋,只不过是他对元政权的失望,认为元朝早已没有生机,注定灭亡。而且朱元璋在贤士前面,能够虚心请教,多次来茅庐请自己出山,这满足了身为知识分子的刘伯温的虚心,最主要的是,朱元璋自身条件不错,军队纪律比较严谨,这都是区别于其他诸侯的因素。种种原因,都让刘伯温看到了朱元璋能够称雄的可能性,才会投奔与他。

一对有名的君臣关系就此诞生,刘伯温虽没有我们所传说的那般神奇,但也是远超于其他知识分子,对朱元璋称霸的征途上提供了不小的帮助。

在明朝开国之后,身为儒家知识分子的刘伯温,他对新朝有着与众不同的使命,这就是“导君于正”,让新上任的皇帝能够符合传统的儒家传统。事以愿违,朱元璋并不是刘伯温能够实现这种报复的君王,以至于他在之后的7年多时间内,从此跌宕不平。

在身份认识上,两者有着相反的认识,刘伯温从不以谋士的身份自居,他认为自己是一个儒士,但是在朝堂讨论谁会当今大儒的时候,朱元璋曾轻蔑地说:“像刘伯温之辈的,哪配称大儒。”

朱元璋的雄心壮志,使他对刘伯温无视,甚至蔑视,这一对君臣关系也就到头了。刘伯温被无辜陷害,病死故乡,临终前也不忘留下遗嘱,叮嘱子孙不能在入京当官。

张三丰和朱元璋

张三丰是南宋末年,明朝初期的道士,一说张三丰生于1247年,卒于1458年;另一说法是张三丰生于1264年,卒于1458年。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生于1328年,卒于1398年。俩人在时空上,都有交集,但是在生活中,却没有相关的联系。

电视剧《武当》张三丰剧照

朱元璋在当上皇帝时,张三丰已经一百多岁了,在当时,张三丰的事迹广为人知。朱元璋很好奇张三丰的养生之道,便两次召见张三丰,大师张三丰都没有赴约。一次,张三丰离开了武当山,到全国四处进行游乐;第二次,张三丰去了云南,所以,朱元璋两次都没有见到张三丰。根据民间传说,张三丰给了沈万三一剂药,沈万三吃了后觉得十分神奇。朱元璋去世后,朱棣当上了皇帝,朱棣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张三丰,并且派遣了大量的人力,根据明史记载,朱棣先后派遣胡广到武当山寻觅张三丰踪迹,结果胡广却没有把张三丰认出来,后来,朱棣屡次派人寻找都没有结果。朱棣为了见张三丰一面,下令让胡广必须找到,要不然就会将他处死。根据《张三丰外传》记载,张三丰169岁时,前去会见了朱棣,另一种说法是,张三丰知道朱棣找他的目的,于是便写书一封派人送给朱棣,里面说的是长生之道。

根据记载,朱元璋虽然多次找人拜访张三丰,希望与他见一面,但是俩人一直没有交集。

后来,在金庸的影视作品中,为了让故事富有趣味性,俩人在剧情方面有了联系。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