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人发指 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原文及翻译
谢朓《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原文及翻译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原文: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徒念关山近,终知返路长。秋河曙耿耿,寒渚夜苍苍。引领见京室,宫雉正相望。金波丽鳷鹊,玉绳低建章。驱车鼎门外,思见昭丘阳。驰晖不可接,何况隔两乡?风云有鸟路,江汉限无梁。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注释
1谢脁曾为随王萧子隆文学。子隆好辞赋,谢脁深被赏爱,被长史王秀之所嫉,因事还都。脁于途中作诗寄同僚,叙恋旧之情。下都:即指还金陵。京邑:指金陵。西府:指荆州随王府。新林:浦名,在今南京市西南。2未央:未已。3此二句言去都已近,去西府更远。4耿耿:明净。5宫雉:宫墙。6金波指月光。鳷鹊:汉观名,在甘泉宫外。玉绳:星名。建章:汉宫名。「鳷鹊」、「建章」都是借来称京室。7鼎门:《帝王世纪》:「成王定鼎于郏鄏。」皇甫谧曰:「其南门名定鼎门。」这里用来指建康的南门。昭丘:楚昭王墓。在荆州当阳东。以上二句言驱车到都门,又思荆州。8驰晖:指日。9此二句言寥廓的空际不能限飞鸟。而江汉近地人却不能通。十此二句言在西府中常畏谗邪中伤,如鸟怕鹰隼搏击,菊怕严霜摧残。⑾罻(音尉)罗:捕鸟的网。作者以鸟自比,以罗者比王秀之。末二句言今我远避,谗者无所施其计了。
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简析
永明十一年秋,谢脁从荆州随王府被召回下都建业时,写了这首诗。诗歌写沿途所见之景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西府同僚和随王的留恋之情,同时透露出对奉召回京的疑惧和对前途的深重忧心。

这首诗采用比兴、比喻等手法来抒发忧愤交聚的心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诗中写道「常恐鹰隼击,时菊委严霜」。前一句把自己喻为飞鸟,把毁谤 中伤他的人比喻为「鹰隼」,生恐遭到暗算。后一句把自己喻为菊花,担心自己在严霜中枯萎。这两个比喻深刻地表达了诗人恐遭鹰隼之击、严霜之诛的忧惧心情。最后两句「寄言罻罗者,寥廓已高翔」,则是他的期望。
诗词作品: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诗词作者:【南北朝】谢朓诗词归类:【留恋】、【同僚】、【前途】、【忧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