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一战时期步枪射程 他起兵时仅有16支步枪,后在两年之内横扫全国,最后却倒行逆施
他起兵时仅有16支步枪,后在两年之内横扫全国,最后却倒行逆施 苏军撤出阿富汗之后,阿富汗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期,各地局势鱼龙混杂。相比较于由原阿富汗政府军和部族武装组织起来的游击队,还有一支由教师

他起兵时仅有16支步枪,后在两年之内横扫全国,最后却倒行逆施
苏军撤出阿富汗之后,阿富汗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权力真空期,各地局势鱼龙混杂。相比较于由原阿富汗政府军和部族武装组织起来的游击队,还有一支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游击队格外引人注目。 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但是阿富汗的秀才们却因为自己严格的组织纪律而使苏军胆寒。这支部队就是塔利班。值得一提的是,在阿拉伯语中,塔利班的意思就是学生。 塔利班一开始人数极少,只有八百多人,而他们能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领导人奥马尔。奥马尔本来是阿富汗当地一个学校的校长,在与苏军作战的过程中,他失去了自己的一只眼睛,所以又被称为「 ”独眼将军”。 当苏军撤退后,奥马尔又回到了家乡担任校长。1994年,当地部族诱拐了他邻居的女儿。豪爽的奥马尔大怒,立刻组织了自己曾经的战友和自己的学生,不顾自己仅有16支枪,就对这个部族展开了突袭,一举获胜。而这些乌合之众就是塔利班最早的雏形。 奥马尔不仅是一个天才的指挥官,更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在建立初期,塔利班就打出了铲除军阀的口号,十分得民心。这使他在短短的时间之内,从一个仅有16支枪的小虾米,一度发展成为拥有五万多人,盘踞阿富汗南部的庞然大物。 在建立不到半年,他就兵不血刃地拿下了阿富汗的第二大城市坎大哈。而坎大哈这里埋藏了大量苏军曾经用过的武器,从AKA7到米格-21,塔利班用这些武器重新武装了自己,并正式打出了自己的旗号。在巴基斯坦上学的青年学生们都是些理想主义者,他们听到了奥马尔的主张,对这个独眼将军青睐有加,纷纷越境参加了塔利班,塔利班组织进一步扩大。 1996年,在起兵两年之后,塔利班正是入主首都喀布尔,完成了自己从地方政权到全国政权的转变。不过,奥马尔并没有践行自己当初的诺言,他在阿富汗全国推行了恐怖的宗教政策。这导致在阿富汗这个曾经世俗的国家里,女人们再一次戴起了头纱,男人们甚至不能刮胡子。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啊。 很赞哦!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