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方姓的来源和历史 历史上的路姓名人

火烧 2021-11-02 11:53:02 1108
历史上的路姓名人 路朝霖〔清〕字访岩,一字覃叔,贵州毕节人。宣侄。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翰林,四川东乡万县知县。拟道员改官河南。工诗古文辞,兼擅书法。早岁沈潜米、董两家,晚年法李邕,益豪放遒逸。有乌蒙

历史上的路姓名人  

路朝霖

〔清〕字访岩,一字覃叔,贵州毕节人。

宣侄。

清光绪二年(一八七六)翰林,四川东乡万县知县。

拟道员改官河南。

工诗古文辞,兼擅书法。

早岁沈潜米、董两家,晚年法李邕,益豪放遒逸。

有乌蒙山人诗文集。

《益州书画录续编》

路坯

〔清〕(一八三九至一九O二)字山夫,陕西盩厔人。

官知县,罢后居江苏淮安,筑园居焉,有苇西书屋、温经室诸胜。

工八分书,嗜金石碑版,藏异甚富。

偶写小幅梅花。

《三洲画史、志学斋杂志》

路乔加

〔约公元前一四0年前后在世〕字、里、生卒年均不详,约汉武帝建元初年前后在世。

梁孝王在忘忧馆令诸游士作赋,枚乘、羊胜、公孙诡、公孙乘、邹阳等各有所作,独乔加作鹤赋,与枚乘各得赐绢五匹。

乔加的鹤赋,亦载古文苑。

路慎庄

〔清〕字子端,号小洲,陕西盩厔人。

德子。

道光十六年(一八三六)翰林,以给谏官淮阳道。

藏书极富,才证精详。

丹铅之暇,以山水自娱。

沉郁苍润,得公望笔意。

兼工花卉,有自绘使闽纪程册。

《墨林今话续编、清画家诗史》

路石瞻

〔清〕江南人。

工击技,与甘凤池齐名。

喜画鹰,有英雄得路图传于世。

《蝶陛外史、词堪日记》

路氏

〔唐〕初制琴名手。

佚名。

生卒不详。

唐李肇《国史补》下:“京师又以樊氏、路氏琴为第一。

路氏琴有房太尉(琯)石枕,损处惜之不理”。

宋沈括《梦溪笔谈·乐律》:“予曾见唐初路氏琴,木皆枯朽,殆不胜指,而其声愈清”。

路术淳

〔约公元一六九二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山东汶水人。

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中前后在世。

工曲,著有玉马佩传奇,《曲海总目提要》传于世。

路坦

〔现代〕一九三四年生。

吉林公主岭人。

擅石版画。

鲁迅美术学院。

路温舒

〔约公元前七三年前后在世〕路温舒字长君,钜鹿东里人。

生卒年不详。

约汉昭、宣二帝间前后在世。

少时,父使牧羊,乃截泽中蒲爹为牒,用以为书。

稍习善,求为狱小吏。

因学律令,转为狱史。

太守见其而异之,署决曹史。

又受《春秋》通大义。

决孝廉,为山邑丞坐法免,复为郡吏。

昭帝时,守廷尉史。

宣帝即位,(公元前七三年)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行。

帝喜其言,迁广阳私府长。

举文学高节。

迁右扶风丞。

久之,迁临淮太守,政迹优异,卒于官。

路翔

〔清〕字汉飞,杭州人。

善画人物。

《图绘宝鉴续纂》

路学宏

〔清〕(一七二O至一八O一)字慕堂,荆溪(今江苏宜兴)人。

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举人,官县令。

工设色花卉。

卒年八十二。

《墨香居画识、画传编韵》

路衙推

〔宋〕善画鱼,体制纯古。

《图画见闻志》

路易司卜脱

〔清〕西洋人。

乾隆(一七三六至一七九五)时以画供奉内廷。

《春明琐事》

路于飞

〔清〕字齐园,荆溪(今江苏宜兴)人。

善画竹石,笔势奇特。

《清朝书画家笔录》

路泽农

〔清〕字吾徵,一字安卿,直隶曲周(今河北曲周)人。

明都御史振飞字。

少负奇才,外家申凫盟兄弟,每以诗古文相切靡,又与顾亭林相友善。

工琴,善画。

著有琴谱、宜轩诗。

《清画家诗史》

路振

〔公元九五七年至一O一四年〕字子发,永州祁阳人。

生于周世宗显德四年,卒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年五十八岁。

幼颖悟,五岁读孝经论语。

淳化中,(公元九九二年左右)举进士,试卮言日出赋,振所作尤典赡,擢甲科。

起家大理寺评事,通判汾州。

方姓的来源和历史 历史上的路姓名人

大中祥符初,(公元一OO八年)迁太常博士,左司谏,擢知制诰。

振文辞温丽,屡奏赋颂,为名辈所称。

尤长诗咏。

以嗜酒,得疾卒。

振著有文集二十卷。

又尝采五代末九国君臣行事作九国志,均《宋史本传》未成而卒。

路铎

〔公元?年至一二一三年〕字宣叔,冀州人。

生年不详,卒于金宣宗贞佑元年。

官台谏,有直臣之风。

章宗称其敢言,每优礼之。

出为景州刺史,述十二训以教民,诏遍谕州郡。

后为孟州防御使。

贞佑初,城破,投沁水死。

铎为文尚奇,诗则温润精致,自成一家。

有虚舟居士集《金史本传》传于世。

路镦

〔清〕 (一七四八至一八O九)字墨庄,湖北汉阳人。

听政余暇,兼精绘事,善画山水。

卒年六十二。

《牧庵杂记、当湖历代画人传》

路 雄:阳平人,北魏大将。

因从军征伐立下大功,官至伏波将军,奉车都尉。

路 隋:阳平人,唐代大臣。

举明经第。

历迁左补阙、侍讲学士、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文宗时,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同宰相),监修国史。

后出任镇海军节度使。

有《平淮西记》。

路 岩: 魏州冠氏人,唐代大臣。

进士出身,历迁屯田员外郎、翰林学士,以兵部郎侍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居位八年,累进左仆射。

后与韦保衡交恶,被流0放儋州,并赐死。

路 皋:并州(今山西省太原)人,宋代画家。

善画骆驼,醉后数笔,颇具生意,时称河东三绝之一,兼长画鬼神。

路 彬:晋 阳(今 山 西 省 太 原)人,南 宋 官 吏 。

任广 西 提刑 时,明 察 秋 毫,杜 绝0yuan 0狱, 后 又为 民0qing0命,减去 部 分过 于 沉 重 的赋0shui。

官 至 刑 部 侍 郎。

路 振:永州祁阳(今属湖南省),宋代大臣、学者。

五岁通《孝经》、《论语》。

后进士及第,曾任太常博士。

文辞为名家所称道,著有《九国志》。

路 迎:山东汶上人,明代大臣。

正德三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

历知襄阳、松江、淮安三府,治称第一。

累官至兵部尚书。

路 亨:太平府当涂(今属安徽省)人,明代官吏。

曾任安溪知县,居官清廉,尤重视学校。

路如瀛:山西陵川人,明代官吏。

崇祯时任临清同知。

后清兵攻破临清城,被乱兵所杀。

路温舒:巨鹿东里人,西汉文士。

少年牧羊,稍长成为狱中小吏,学律令,转为县狱史。

后习《春秋》,学识渐博,举孝廉,为山邑丞。

后升廷尉奏曹掾,宣帝即位后,他上书反对酷刑,主张尚德缓刑,官至临淮太守,治有异迹,卒于官。

其文以《尚德缓刑书》较著名。

路博德:西河平州人,西汉将领。

以右北平太守从霍去病征伐匈奴有功,汉武帝封其为邳离侯。

后又征伐南越立下大功。

太初元年,因儿子犯大逆不道罪,被革去爵位,降为强弩都尉。

路淑媛:南朝宋丹阳建康(今江苏省南京)人,以色貌入选宋文帝后宫。

生刘骏(孝武帝),拜淑媛。

孝武即位后,尊为皇太后。

因明帝幼失生母,被其抚养长大,明帝即位后,尊其为崇宪太后。

路嗣恭:京兆三原(今属陕西省)人,唐代大臣。

任神乌令时,唐玄宗认为其治绩为天下最,可嗣汉时鲁恭,故赐现名,历迁渭南令、朔方节度留后、检校刑部尚书、江西观察使,以善于治理财赋著称。

后拜兵部尚书、东都留守。

路敬淳:唐朝临清人。

少有志学,足不履门。

居亲丧,倚庐不出者三年。

后举为进士,迁崇贤馆学士。

奉诏编辑庆邮仪典,又著《姓略》、《衣冠系录)等书。

唐初姓谱学,唯敬淳名家,后有撰次者皆本之路氏。

路友于:名汝悌,字友于。

山东诸城人。

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早稻田大学。

后因病归国,嗣任北京《益世报》编辑。

min国十二年加入中国国min党。

后被张作霖逮捕遇害,享年32岁。

路元升(1689—1764)字南征,毕节德沟人。

清雍正中岁贡生瀛洲(字海山)长子。

生于康熙己巳年三月,卒于乾隆甲申年八月,年七十五岁。

少聪敏,有志好学,尤喜诗文词赋与程朱理学。

由文林郎中雍正丙午科解元,乾隆元年丙辰科成金德瑛榜进士,选授福建汀洲府上杭县知事,治有贤声。

解组后,主讲叠双义馆,门徒裁成者众。

董朱英治毕,有惠政,元升遂作《灵峰寺碑》以美之。

编著有《毕节县志》等书传世。

路 郡,元升子,乾隆戊子科举人,亦有诗名。

路斯京(1758—1794)字翰宗,号玉山,毕节德沟人,郡子。

生于乾隆戊寅年,卒于乾隆甲寅年,年三十六岁。

敕赠文林郎,邑附贡生,官山西榆次县知事,诰授中宪大夫、户部主事,河南特用知府、朝议大夫。

性爱山水,闲暇以赋诗为乐,有《玉山吟稿》一卷传世。

其《投宿灵峰寺》云:“落日衔山鸟倦飞,投林几阵远鸦归。

人行断壁穿云缓,寺背深松露角微。”读之清新明快,颇有田园趣味。

路朝霖(1843—1926?)字覃叔,号访岩(一作访崖)贵州毕节县德沟路家湾人。

道光乙巳(1845)科进士路璜之子。

生于道光二十二年癸卯,约卒于民国十五年前后。

赋性聪敏,读书过目成诵。

由廪生中同治己巳(1869年)补行己未、辛酉、壬戌三科举人,光绪丙子(1876年)恩科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散馆,考授四川东乡、万县、奉节知县,擢道员、河南总厘局护理,升河南按察使司等职。

与徐世昌、田中玉、黎庶昌、罗质庵、黄彭年、陈焕章、张逵九等人友善。

工古诗文辞,尤精鉴赏,家富典籍书画古玩之物。

其书法早宗米董,晚法李北海、黄山谷,豪放遒逸,获之者视若吉光片羽。

其家藏《九字损本兰亭序》、顾二娘手制端砚及手书木刻匾对等弥足珍贵。

唐继尧援川,道经毕节,闻其家藏书甚富,遂据为己有,将其运至云南,今藏于云南省博物馆,书中尚有其弟路朝藩之钤印。

其《红鹅馆诗抄》为徐世昌付梓并序。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