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原文_翻译及赏析

火烧 2022-01-01 20:38:00 1081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原文_翻译及赏析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清代·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原文_翻译及赏析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清代·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婉约悼亡爱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最辛苦和最让人怜爱的是天上的明月,它在一月之中只有一夜是像玉环一样的满月,其它时候都像是不完整的玉玦。如果能像月轮那样终身皎洁,我会放弃自身像冰雪般的清凉为你发热。无奈的是人的尘缘容易结束,燕子还是那样,轻盈的踏上帘钩。我在秋日,面对你的坟茔,高歌一曲,然而愁绪丝毫没有削减。我是多么希望能和你像春天里双飞双宿的蝴蝶那样在草丛里嬉戏啊。

赏析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在《沁园春》一词的小序中曾写道:"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澹妆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此词即先从"天上月"写起。上片三句借月亮为喻,写爱情的欢乐转瞬即逝,恨多乐少。后两句,写假如爱情能象月亮那样皎洁圆满,付出再大的代价都愿意。 “一昔如环,昔昔长如玦",包蕴了无限的哀伤与怀念,表达了对亡妻的真挚爱恋。下片写伤逝中的悲痛,用燕子在帘间呢喃,反衬人去楼空,未亡人的孤寂。结语化用"双栖蝶"的典故,表达了他与亡妻的爱情生死不渝,抒发了无穷尽的哀悼,把永恒的爱寄托在化蝶的理想中。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原文_翻译及赏析

容若这阕《蝶恋花》悽美,却不减清灵。"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环"和"玦"皆为美玉制成的饰物,古人佩在身上。"环"似满月,"玦"似缺月。物理相通,容若以寻常佩物解自然之物,可见其格物,常怀世事难圆的隐恨,此句比之苏子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深情胜之,豁达减之,各得其所。

创作背景

于康熙十六年(1677)重阳前三日,亡妇百日之后,自梦中得句。谓临别之时,妇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故此,即将天上月,作为歌咏对象。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纳兰性德

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 淇水昨送泪沾巾,红妆宿昔已应新。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风雨牢愁无着处,那更寒蛩四壁。 眺听良多感,徙倚独沾襟。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 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