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什么动物全身都有“眼睛”

火烧 2015-02-10 01:55:43 1105
在寒武纪,有一种全身都有“眼睛”的动物明星,叫微网虫。微网虫的虫体呈圆柱形,长可达8厘米,表面具横环。背部两侧具有9对矿化骨板,骨板表面具多边网状结构,每个网眼中含有一个圆管构造,其形态类似于节肢动物复眼的每一个单眼。腹部长着10对长长的、不分节的腿,表面

在寒武纪,有一种全身都有“眼睛”的动物明星,叫微网虫。

微网虫的虫体呈圆柱形,长可达8厘米,表面具横环。背部两侧具有9对矿化骨板,骨板表面具多边网状结构,每个网眼中含有一个圆管构造,其形态类似于节肢动物复眼的每一个单眼。腹部长着10对长长的、不分节的腿,表面具有环纹,尖端有2个爪。头部呈长锥形,向前变细,口小,位于最终端。肠道直管状,从口部贯穿整个动物体到达肛门。

微网虫因其散落于世界各地早寒武世的地层中的“眼睛”——网状骨板而得名。网状骨板一般小于3毫米,骨板中有100多个多边形孔的构造,每一个孔内有一个小眼状、双突的圆柱体,与三叶虫的复眼相似。1981年这种动物建名时,其真实身份还一无所知。古生物学家甚至不知道这种微小的网状骨板到底是代表一个完整的生物个体,还是仅仅为某个生物体上的零散骨板,因而对其的离奇解释很多。诸如网状骨板是某种生物的储卵器,或者是最早的放射虫生物,等等。直到1989年,首次发现完整的微网虫化石标本,结果令人大为诧异,因为谁也没想到这种奇特的骨板竟是成对长在毛虫状动物体上的离散骨片。不过这种精致的骨板到底起什么作用还是个谜,因为其构造与三叶虫的复眼非常相似,因而被推测为一种感光器。可如果是感光器的话,为什么会长在身体的两侧而不是头部?如果这些构造与光感无关,那为什么与眼睛很像?

微网虫化石


微网虫(中)

另一个曾令古生物学家困惑的问题是,微网虫的头到底长在哪一端。最初,较宽的一端被解释为头,后来发现这一解释与其他寒武纪叶足动物身体结构不符,才将细长的一端定为头。

以微网虫为代表的寒武纪长腿的蠕虫被称为多足缓步类(又叫叶足类)。有的学者认为,叶足类不仅是地球上最早的步行动物,而且可能是包括昆虫、虾、蟹等在内的节肢动物的祖先。发育生物学的证据表明,叶足动物的叶足状附肢向节肢动物具关节的附肢的转变,可能源于一种叫HOX基因的突变。在中国发现的海口神奇啰哩山虫可能是这两种动物演化的过渡类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