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古筝文化历史介绍 古筝的历史文化有哪些?

火烧 2021-11-26 03:16:02 1055
古筝的历史文化有哪些?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最早见于秦始皇的丞相李斯的《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鸣鸣快耳者,其秦之声也”,东汉刘熙在《释名·释乐器》中又称云筝是因为所发出的音

古筝的历史文化有哪些?  

古筝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最早见于秦始皇的丞相李斯的《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鸣鸣快耳者,其秦之声也”,东汉刘熙在《释名·释乐器》中又称云筝是因为所发出的音声铮铮作响而得名的。

从李斯等人所述可知,在战国时期筝作为民间乐器广泛流行于秦地,故有人又称之为“秦筝”。

如果你是想学习古筝的朋友可以关注公众号“古筝小课堂”对学习古筝的朋友会有很大的帮助。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声音·筝》云:“谨按《永乐记》‘筝,五弦,筑身也。

’今并、凉二州筝形为瑟,不知谁改作也,或曰蒙恬所造。”另据记载,东汉时期,并、凉二州确实出现过瑟形的筝,后来筝在形成和发展中受到筑和瑟的影响,甚至最后取代了瑟,但名称则始终未变。

这是比较早的说法之一。

最普遍的说法是说筝为秦朝大将蒙恬所创,古筝原只有五弦,用竹制成,形状如筑,后蒙恬将其改为十弦,变形如琴瑟,以木代竹。

唐代以后,古筝的弦数增至十三弦。

从《隋书·乐志》到清代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都从这种说法。

当然也有人认为中国的筝乃传自外国。

日本的田边尚雄在他的《东洋音乐史》中就提出了筝是战国末期从西方传入秦国的观点。

日本的另一学者林谦三则认为田边尚雄的论据不足。

古筝文化历史介绍 古筝的历史文化有哪些?

从以上讨论可知,筝的由来至今依然还是个谜,还需要我们继续探求。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