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最难理解的十大成语典故 大书特书

火烧 2022-03-21 19:47:23 1060
大书特书 【成语名字】大书特书 gt 【汉语拼音】dà hū tè hū gt 【成语解释】 gt 将值得书写的事迹,郑重地记录下来。语出唐.韩愈〈答元侍御书〉。 gt 【成语典故】 gt 唐.韩愈〈

大书特书  

最难理解的十大成语典故 大书特书
【成语名字】大书特书>【汉语拼音】dà shū tè shū>【成语解释】> 将值得书写的事迹,郑重地记录下来。语出唐.韩愈〈答元侍御书〉。>【成语典故】> 唐.韩愈〈答元侍御书〉(据《全唐文.卷五五三.韩愈》引)> 济、逢父子自吾人发《春秋》美君子乐道人之善,夫苟能乐道人之善,则天下皆去恶为善,善人得其所,其功实大,足下与济父子俱宜牵联得书。足下勉逢令终始其躬,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愈既承命,又执笔以俟。>【成语注解】> 1、足下:古代下对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 2、逢:甄逢,唐定州人,生卒年不详,甄济子。幼时孤苦,长大后,奋发读书,常救济乡民。宪宗元和中,袁滋表章他的节行,皇帝下诏赠与他秘书少监的职位。> 3、终始其躬:自始自终都身体力行。> 4、强:壮盛、健壮。同“强”。>【成语出处】> 1、唐.韩愈〈答元侍御书〉:“足下勉逢令终始其躬,而足下年尚强,嗣德有继,将大书特书,屡书不一书而已也。”> 2、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范晔作东汉史,为方士立传,如左慈之事,妖怪特甚,君子所不道,而乃大书特书之,何其陋也。”> 3、元.李齐贤〈有元高丽国清平山文殊寺施藏经碑〉:“将大书特书,夸耀无极。”> 4、《明史.卷二一六.公鼐列传》:“凡一月间明纶善政,固大书特书;其有闻见异词及宫闱委曲之妙用,亦皆直笔指陈,勒成信史。臣虽不肖,窃敢任之。”> 5、清.刘熙载《艺概.文概》:“大书特书,牵连得书,叙事本此二法,便可推扩不穷。”> 6、《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承晖看见了大喜,把他大书特书记在礼簿上面。”>【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将值得书写的事迹,郑重地记录下来。> 使用类别:用在“值得记载”的表述上。>【大书特书造句】    > 1、这次战役的胜利极有意义,值得大书特书。> 2、外国元首陆续来访,所有报纸皆以头条新闻大书特书。> 3、生命中,虽有让人无言以对的苦涩,也有值得大书特书的甘甜。> 4、革命先烈为了国家人民,勇于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伟大的精神值得大书特书。> 5、前一阵子媒体上大书特书的国际黑客大战,显示因特网已从个人层次提升至国家间实力的竞技。> 【反义词】不足挂齿,不值一提,轻描淡写>【参考词语】:特书大书>【汉语拼音】:tè shū dà shū>【成语解释】:犹“大书特书”。见“大书特书”条。> 1、宋.王十朋〈唐质肃公祠记〉:“予谓质肃公之高名大节,固已特书大书于国史。”> 2、宋.陈亮《陈亮集.卷一八.贺洪景卢除内翰启》:“一命再命,循墙而恭;特书大书,秉笔以俟。”>【大书特书的】> “大书特书”的意思是指将值得书写的事迹,郑重地记录下来。唐朝时有一个人名叫甄济的读书人,早年以文士著称,后入朝为官。他为人正直,办事公允。安禄山作乱时,甄济不为威慑所屈。他的儿子甄逢也是一个品行优良的读书人,他认为自己父亲的德行,足以列入史册,便向好友元稹诉说父亲的事迹。元稹写了封信,告诉正在修史的韩愈,请他考虑是否可以将甄氏父子的事迹加入史册。后来韩愈回了封信给元稹:“甄氏父子的事迹是应该加入史册,这也是我的工作。而且,像你这样乐道人之善的美德,也有资格和甄氏父子一同列入史册。你现在还很年轻,前途大有可为,将来的成就一定更值得让史官大书特书,详细的记录。”后来“大书特书”被用来指将值得书写的事迹,郑重的记录下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