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劳怎么解释 东汉名将冯异历史资料简介 东汉的建立离不开冯异功劳
东汉名将冯异历史资料简介 东汉的建立离不开冯异功劳
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县)人。好读书,通《左氏春秋》(即《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和《孙子兵法》。
地皇三年(公元22年),刘秀(光武帝)等起兵。时异以郡掾监五县,与父城长官苗萌据城以拒秀。秀略地至颍川(治今许昌市),攻父城不下,乃屯兵巾车乡(在今宝丰县东南,今名留村)。及异外出巡视,为刘秀兵所执;事秀之冯孝(异堂兄)等人共荐异。秀即召见,异曰:“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有老母在城中,愿归据五城,以效功报德。”秀从之。异归,谓苗萌曰:“今诸将(其他起义者)皆壮士倔起,多暴横,独有刘将军所到不虏掠。观其言语举止,非庸人也,可以归身。”苗萌曰:“死生同命。”次年六月,遂降。

更始数欲遣刘秀巡视河北,诸将恐秀外出为变,皆以为不可。时左丞相曹竟父子(子曹诩为尚书)用事,异劝秀厚结纳之。秀从其计,更始遂以秀行大司马事,巡视河北。
同月,刘伯升(即刘縯,秀兄)被更始诛杀,秀恐见疑,不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但每独居不进酒肉,常暗中哭泣。异独叩头安慰劝解,并进言曰:“今更始诸将纵横暴虐,所至虏掠,百姓失望,无所依戴。今公专命方面,施行恩德。”“宜急分遣官属,徇行郡县,理冤结,布惠泽。”秀从之,至邯郸,遣异巡视属县,释放囚徒,抚恤孤寡,亡命投案者免其罪;并密呈官吏同心者及不附者名单。
十二月,王郎(卜者,诈称为成帝子刘子舆)称帝于邯郸。秀即南驰,至饶阳(属今河北省)。时天寒,众皆饥疲,异上豆粥。次日晨,秀谓诸将曰:“昨得公孙豆粥冯异简介,饥寒俱解。”及至南宫(属今河北省)冯异简介,遇大风雨,秀入道旁空舍,异抱薪为火,并进兔皮肩、麦饭。次年四月,从破王郎,封应侯。为适应新形势,秀整编部队;异善抚部众,故军士皆愿从异。
更始帝遣舞阴王李轶等以兵三十万保洛阳,异与河内太守寇恂军于河上以拒之。李轶初与秀结盟起义,及更始立,反附更始,陷害伯升。异致书轶,申明大义。轶知长安已危,不复与异争锋,异得以北上攻天井关(又名太行关、楚雄关、平阳关,在今山西晋城县南太行山上),拔上党(治所在今长治县)两城。又南下河南成皋(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西)十三县,降者十余万。及与更始将武勃战于士乡(属今洛阳市),轶闭门不救,致勃败被斩。异知其可信,乃告秀。秀故意将轶书宣泄之,更始大司马朱鲔(守洛阳)大怒,使人刺杀轶。由是二人交恶,城中大乱,多有出降者。异攻至洛阳,绕城一周而归。
更始三年(公元25年)五月,诸将劝秀即皇帝位。秀以问异,异曰:“更始败亡,天下无主。”“宜从众议,上为社稷,下为百姓。”六月二十二日,秀遂即皇帝位,是为光武帝。
时赤眉起义军活动于三辅(长安周围地区)地区,郡县大姓各拥兵为乱;大司徒邓禹不能定,光武乃遣异代禹讨之,亲送至洛阳,谓曰:“三辅遭王莽、更始之乱,重以赤眉、延岑(起义者)之酷,元元(平民)涂炭,无所依诉。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诸将非不健斗,然好虏掠。”异受命而西,所至之处,广布恩信,来附者相继。
赤眉因三辅大饥荒,被迫引兵东归。异与之相遇于华阴(属今陕西省)。两军相拒六十余日,战数十合,赤眉降者五千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