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炮弹种类很多
![]()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381毫米口径榴弹炮及炮弹 |
炮弹是从火炮中发射出去,用来杀伤敌人的弹药。它的结构和分类经历了漫长的演化。在火炮出现之后的很长时间内,多数炮弹就是一个实心铁球,发射药是分装的。17—19世纪的海战中,出现了专用于破坏对方船只帆索和桅杆的链弹。链弹是用铁链把两个半球连在一起的炮弹,横扫的面积比单个铁球更大。后来,人们用帆布或其他材料制成容器,容器内再装上多个较小的铁球制成霰弹和葡萄弹,对步兵和骑兵产生了更大的杀伤力。16世纪就有人在铁壳或陶壳内填入黑火药制成简单的爆炸型炮弹,不过,这种炮弹威力非常有限。在欧洲,拿破仑时代的军人还使用过早期的燃烧弹。
![]() |
如今,由于炮弹作用原理的发展及用途不同,火炮弹药的种类极为丰富,其分类也比较复杂。比如,按弹丸与发射药的装配关系,可以将炮弹分为定装弹和分装弹。定装弹的发射药和弹丸是装在一起的(比如大部分小口径炮弹),而分装弹的发射药和弹丸是分别装填的(大口径炮弹大多是分装弹)。按发射装填方式,可分为前装式和后装式炮弹。早期的炮弹大部分从炮口处装填,即前装,现在大部分炮弹都从火炮后部装填,即后装。按口径,可分为大口径、中口径和小口径炮弹。按弹丸与火炮口径的关系,又可分为等口径、次口径和超口径炮弹。等口径指炮弹直径和炮管内径一样大,次口径指炮弹直径小于炮管内径,而超口径指炮弹直径大于炮管内径。按稳定方式,可分为旋转稳定和尾翼稳定炮弹,按所装炸药,分为常规炮弹和核生化炮弹。不过,在林林总总的分类方法中最常用的是按用途区分,即将炮弹分为主用炮弹、特种炮弹和辅助炮弹。
主用炮弹包括杀伤弹、爆破弹、杀伤爆破弹、穿甲弹、破甲弹、混凝土破坏弹、碎甲弹、子母弹、燃烧弹;特种炮弹中则有照明弹、烟幕弹、干扰弹、宣传弹和侦察弹;辅助炮弹主要指科研和训练专用的特殊炮弹。
早期将可以爆炸的弹丸统称为榴弹,爆炸后主要靠冲击波和弹壳的破片来杀伤敌人。后来,随着穿甲弹、破甲弹等新作用原理炮弹的出现,榴弹的概念在炮弹中已很少见,仅在轻武器领域的榴弹发射器、枪榴弹等中还有使用。
![]() |
士兵填装迫击炮弹 |
- 上一篇
为什么有的手榴弹有长柄,有的手榴弹则没有
手榴弹是一种人们非常熟悉的小型爆炸武器,因其形似石榴而得名。它依靠爆炸产生的破片和冲击波杀伤有生目标、毁伤装备器材,具有结构简单、轻便、用途广泛等特点。在民间,人们又将一些威力巨大的无柄手榴弹称为“手雷”。 投掷STG24手榴弹的德国士兵和枪械相比,手榴
- 下一篇
为什么对付装甲要用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这么多不同的炮弹!
为了应对坦克装甲车辆的威胁,人们想出了各种办法,根据作用原理的不同,形成了穿甲弹、破甲弹和碎甲弹等多个种类的炮弹。穿甲弹是最主要的反坦克炮弹。早期的穿甲弹用很厚的硬质金属制成,其直径与火炮口径相同。它的内部装有少量炸药,穿透目标后炸药爆炸,杀伤目标内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