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岸线的位置为什么会经常变化
当你打开地图一看,海与陆地交界的海岸线有的象条直线,有的弯弯曲曲。而且,这些海岸线还经常在变化着呢!
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及附近一些地方在4000〜5000年前,还是一片波涛汹涌的大海,那时的海岸线在江苏太仓——嘉定县外冈——上海县——奉贤县柘林一带,以后由于陆地不断伸长,海水逐渐退出,以致形成目前的海岸线。我国的另一个大城市天津在公元前也是一片大海,那时海岸线在河北省的沧县和天津西侧一带的连线上。平原海岸线不断在变化,同样山边海岸线也在变化。广东省雷州半岛东侧的海康县,几千年以前的海岸线在现在的海岸线西边约15公里。
海岸线是否都向海洋推移呢?不是的。我们从近100万年(即地质年表中属第四纪)中的海洋变化就可以知道,海岸线是有进有退的。仍以天津为例,在第四纪中,这里至少发生过两次海水入侵,当两次海水退出时最远的海岸线,有人认为曾到达山东省的庙岛群岛,但从现在来看,海岸线相对地又向陆地退了。
那么,为什么会产生海岸线如此巨大的变化呢?其中主要原因是地壳的运动。由于地壳长期的升降活动影响,引起了海水的侵入(海浸)和大海的撤离(海退),地质上称为“造陆运动”。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地球上发生过多次的海浸和海退现象。直到现代还是这样。有人推算过,比较稳定的山东海岸,纯粹由于地壳运动造成垂直上升,每年升髙为1.8毫米,你别以为这数字太小,其实要以万年或几十万年来计算的话,又该多惊人呀!其次,由于覆盖在陆地或高山上的冰川数量很大,如果现在世界上这些冰川都融化了,那么海平面将要升高几十米,所以当地球表面温度作长时间的升髙,冰川融化,水流入海,海平面则相应升髙,海岸线也就大大的向陆地推进;相反,当温度相对下降,则冰川又扩展加厚,海面渐趋降低,海岸线就向海洋推进。再次,当河流将大量泥沙带入海洋时,泥沙在海岸附近逐渐堆积,长年累月,沉积为陆地,海岸线就向海推移。例如黄河是世界上含泥沙量最多的一条河流,它每年入海的泥沙多达十几亿吨。仅1947〜1959年的十二年间,黄河河口由于泥沙沉积,每年平均向海伸长1.7〜2公里,附近的海岸线也相应向海推移。无怪乎有人认为,渤海海岸线逐渐向外推移,是由于黄河泥沙的入海堆积而成的。
我知道了海岸线变迁的原因,就可以在海退区进行人工围垦而加以利用,同时在海浸区采取筑堤等等措施,防范海水内侵,保护土地和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