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长江三峡特别险峻

火烧 2016-11-13 12:03:26 1160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晚分,不见曦[xī]月。”这是古书《水经注》中对长江三峡风光的一段描写。意思是说长江三峡那段地方,两岸连绵的山峰是这样陡峭高峻,以致非到正午或半夜,太阳或月亮当顶的时候,在峡中竟看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停午晚分,不见曦[xī]月。”这是古书《水经注》中对长江三峡风光的一段描写。意思是说长江三峡那段地方,两岸连绵的山峰是这样陡峭高峻,以致非到正午或半夜,太阳或月亮当顶的时候,在峡中竟看不见它们。

上面的描写并不是文学家过分的夸张,全长约200公里的三峡,确是非常险峻,两岸的山峰很多,有的高出江面500多米,而且象直立的墙壁一样夹住江水,江面收缩到宽不过200〜300米,最狭处甚至只有100米左右,水流湍急,河道曲折,险滩又多。

为什么长江三峡会这样险峻呢?

一些科学家认为,这是江水的工作和地壳迨动的影响。

他们认为在1亿多年以前,四川盆地本来是大海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上升逐渐变成了内陆湖,接着地壳的运动缓和了一个时期,到几千万年前时,这个湖和长江之间还隔着一道分水岭,就在今天三峡一带。那时长江的上源从这分水岭向东流出,分水岭西侧的水则流进湖中。


流水不断冲刷着地面,在分水岭上冲出了一条条山沟,并且一天天地扩大、加深、延长,从只是下雨时才有水的沟壑[huò],发展为河流的新的上游,并且终于将分水岭切割出一条通道,使长江和四川盆地的内陆湖连接起来了。在完成这一巨大工程的过程中,分水岭西侧流向湖中的河流也同样在延伸自己的上源,为和长江会师贡献了力量。

在分水岭被打通后的一段时期内,那一带的地势并不十分险峻,但是后来这里的地壳又上升起来,江水继续向下侵蚀,发展成今天的状况。按照一般规律,当河谷被流水刷深到河面与海面的高度接近时,力量就要大大减弱,甚至失去向下侵蚀的能力,转而主要破坏两岸,开拓河谷,河流两岸的高地也逐渐被破坏。可是这里一方面流水在不断刷深河底,另一方面地盘又在不断上升,因此河底与河面总是保持较高的海拔,河水经常具有强大向下的冲刷力,因此就使两岸显得愈来愈高峻。尽管三峡究竟是在什么时候打通的,还没有最后的结论,但是峡谷的形成是流水.向下侵蚀和地壳不断上升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无疑的。今天看见的那些深峻的峡谷就是地壳上升的标志。

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在最近地质时期都在上升。所以,我国不仅有三峡,还有其他许多峡谷。一直到今天,这些地区上升的运动还在进行着,峡谷也还在继续发展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