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山上的冰雪终年不化
我国西部祁连山、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这些高山的一些山峰上,经常覆盖着冰雪,象戴着一顶“白帽子”,即使到夏天也不消失。在热带,有些很高的山峰上也是终年积雪。这是因为髙山上气温很低,天气很冷的缘故。
为什么髙山上很冷呢?因为山愈高,空气愈稀薄,太阳照射来的热量容易散失。大致每升高100米,气温要降低0.6℃左右,因此到了一定髙度,气温就会降到0℃以下,冰雪终年不化。处于这个高度的界线,叫做雪线。愈是靠近两极,雪线的位置愈低,因为那里的气温本来就比较冷;而在热带,雪线的位置就高了。
在山顶上堆满冰雪以后,阳光照射到这里,由于冰雪表面反射阳光的作用强,一般能够反射50〜90%的光热,大部分的热量反射掉了,使这里气|温降低,冰雪不易融化。
![]() |
所以在那些髙度超过雪线的山顶上,终年积雪。当然,这还得有雪在那里降落下来,山顶上,还得有可以堆积雪片的场所,因此,并不是任何高山上都能够堆积冰雪的。就是那些积雪的山峰上冰雪也不是绝对地终年不融化的,在强烈的阳光照射时,会有一些融化,到了夏天,还会融化得多一些。但是不久又有雪降落下来补充,因而能始终保持着有冰雪存在,并能形成冰川向山下运动。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雪线以上髙山顶上那些“白帽子”,都是雪花变成的。当雪刚刚降落到地面上时,内部疏松多孔,约有40~50%的空隙。在雪线以上山顶的积雪,白天在阳光照射下,表面融化的水渗入积雪下层,赶走了藏在那积雪中空隙里的空气,同时雪的重量也能使本身压缩。夜间气温降低,融水和雪冻在一块儿,冰里有雪,雪里夹冰,冻了又融,融了又冻,雪花变成了半透明的粒状雪。
![]() |
后来,在粒状雪上又盖上了新雪,压力增加,压缩得更紧,内部的空隙更少,融点也降低了。粒雪经过不断融化和冻结,终于变成了淡蓝色的冰川冰。
日久天长,反复循环,冰川冰一层挨一层,越压越紧,成为冰川向山下运动。
地球上的气候不是始终不变的,当整个地球气候降低时,雪线也会降低,能够终年积雪的山头増多,冰川规模扩大;整个地球气温升高时,情况就相反了。
对自然现象,我们就是要这样用发展变化的眼光从各方面去看,才能得到比较正确的认识。
- 上一篇
为什么南极的冰比北极的多
南极和北极都是地球上天气最冷的地方。那里一年到头寒风呼啸,冰天雪地,是个银白色的世界。但这两处比较起来,南极的天气比北极的还要冷,常年呈冰川状态的冰也要比北极多得多。在南极大陆中部年平均气温只有-56℃,而且最低气温曾到过―88.3℃,最冷月(7月)平均气
- 下一篇
为什么石灰岩洞中的钟乳石往下长,而石笋往上长!
你见过钟乳石和石笋吗?在广西桂林的七星岩这类溶洞里就有。钟乳石和石笋大不相同,一个象冬天屋檐下的冰柱,从上面垂下来;一个象春天从地面下“冒”出来的竹笋。 “出产”钟乳石和石笋的石洞,都是石灰岩构成的。洞顶上有很多裂隙,每一处裂隙里都有水滴渗出来。每当水分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