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里海水面有时猛涨有时骤降

火烧 2016-11-02 04:53:09 1097
世界第一大湖——里海,原来的面积比现在更大,达42.5平方千米,比4个江苏省还要大。近50年来,它的面积竟然大幅度缩小,现在只有37万平方千米了。由于湖面缩小,岸滩扩大,人们纷纷向湖的深处筑堤,把海港、码头、仓库、马路向湖区推进。但令人震惊的是1977年里

世界第一大湖——里海,原来的面积比现在更大,达42.5平方千米,比4个江苏省还要大。近50年来,它的面积竟然大幅度缩小,现在只有37万平方千米了。由于湖面缩小,岸滩扩大,人们纷纷向湖的深处筑堤,把海港、码头、仓库、马路向湖区推进。但令人震惊的是1977年里海水位突然猛涨,发生了严重的水灾,淹没了岸边大量的建筑物。


人们在惊恐之余,不禁产生了疑问: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里海水位猛烈升降的呢?

有人认为这是伏尔加河注入里海的水量减少造成的,原因是河流上的水库造得太多,从而减少了进入里海的淡水,使水位下降,面积缩小。然而这个假设依据是不足的,因为它不能同时说明里海水位有时也会猛涨的原因。

最近地质学家提出新论点认为这是地质变化因素造成的。

从里海地区的地形图中可以看出,里海北部较浅,南部较深,最深处达1025米。如果把里海的水汲干,可以发现,在地质构造上这里是两个大的凹陷,南部深,北部浅。里海水位骤然升降的奥秘就在于在这两个凹陷中,有大面积的厚层地下水贮存。这些地下水有两个来源:第一是高加索山降水的补给,第二是伏尔加河水沿着古伏尔加河谷中形成的地下海水渠道的补给。

这个巨厚沉积层中的地下水是怎么与里海水位的升降发生联系的呢?这跟地壳水平运动有关。当地壳受到水平挤压时,保存在储水层里的地下水通过湖底多处巨大裂缝被挤到里海里,使里海水位抬高;而当里海的地壳受到向外拉伸的力时,里海的水又经由裂缝流回到地下储水层中,造成里海水位的下降,就像海绵受到挤压和放松时挤水和吸水的状况。

这个从地质角度的解释目前已为大多数科学家所接受。有的科学家还认为通过监测厚沉积层的水位变化来预报里海水位的变化是可能的。更有些地质工作者从里海水位高低的原因受到启发,提出有关石油生产的新论点,认为在地壳被挤压时含油层中石油的产量应增多。当然,这个推测只能算是里海水位研究的副产品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