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可以利用南极海域漂浮的冰山
在地球的北极海域和南极大陆周围海洋里,漂浮着成千上万座大大小小的冰山。由于冰与水的比重相差极小,这些由淡水凝结而成的冰山,露出在海面的部分,只是整座冰山的1/7,其余6/7的冰体沉浸在海水中。冰山体积庞大,再加上周围海面气温低,因此它们的“寿命”可保持几十年甚至更长。目前仅漂浮在南大西洋中的冰山就有22000多座。像这样丰富的固体淡水,吸引了世界上许多淡水资源不足的国家,尤其是对那些离南极洲较近的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等淡水资源奇缺的国家更具吸引力。科学家们设想把冰山拖几座到那些国家去,解决人们生活和生产用水,另外,使沙漠绿洲化的进程也有条件大大缩短。1977年10月,在美国衣阿华州的艾姆斯市召开的第一届国际冰山利用会议上,200多位科学家讨论了如何利用冰山的一些具体问题。科学家们认为南极海域的冰山体积大,大多呈桌形,而北极海域的冰山体积小,大多呈金字塔形,从技术难度和经济效益考虑,桌形的南极海域冰山较适宜于长途拖运,不过,只能挑体积相对小一些的冰山。据测算,一座长3千米、宽700米、厚250米的冰山,仅露在海面部分就有14层楼楼房那么高,对付这样的“小”型冰山,须用一艘10万马力的远洋拖轮才能顺利拖动。1982年,沙特阿拉伯的国际冰山运输公司和一家法国公司合作,打算派几艘巨型拖轮到南极威德尔海去拖回一座中等大小的冰山,估计来回需时一年左右,成本约8000万美元。为了减少拖运中的阻力,设计在冰山四周安装浮具;另外,考虑到在千里迢迢的航程中,由于水温和气温升高,可能加速冰山消融,而海浪冲击,也可能导致冰山崩裂,解决的办法是可在冰山表面铺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可使冰山不会崩裂,消融减少到最低限度,但估计仍有20%的冰山在途中融化,即使有这样的损耗,最后到达沙特阿拉伯目的地后,从这座冰山获得的淡水,每吨成本只合50美分左右,比起当地用海水淡化法获得淡水,每吨成本80美分的标准,显然还是合算的。
![]() |
据专家估算,如果把南极大陆周围海域中,中小型冰山的10%拖运到干旱缺水地区,融化而得的淡水足以满足1000万公顷农田的灌溉需要,所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将超过100亿美元。让南极冰山服务于世界干旱地区,将成为开发南极资源的一项伟大工程,用不了多久,清洁无污染的南极净水,就将造福于全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