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东北农业大学郭翔宇 东北农业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2-10-24 05:11:27 1055
东北农业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东北农业大学(Northea t Agricultural U iver ity,NEAU),简称为“东北农大“”,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

东北农业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东北农业大学(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EAU),简称为“东北农大“”,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是一所以农科为优势,以生命科学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农、工、理、经、管等多学科发展的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共建高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项目试点,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省重点建设的省属特色高水平大学,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画”40所重点高校之一,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先后隶属于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部、国家高等教育部、国家农业部、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黑龙江省教育厅。1981年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1994年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郭翔宇 东北农业大学详细资料大全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49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3.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8亿元;设有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72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1386人,全日制在校生27519人,其中研究生4176人、本科生23152人、外国留学生191人。

基本介绍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2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主管部门:黑龙江省学校官网::neau.edu中文名:东北农业大学外文名: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EAU简称:东北农大创办时间:1948年类别:公立大学类型:农林类属性:省属重点大学 
省部共建高校
211工程(1996年入选)
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3年入选)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2014年入选)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现任领导:现任书记:孙登林
现任校长:包军专职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本科专业:7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0个
科研工作站3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3个院系设定: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校训:博学笃行,明德亲民校歌:《东农之歌》校庆日:9月15日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木材街59号院校代码:10224主要奖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4年)
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8年)知名校友:刘达、蒋亦元、向文胜、周琪、张和平等知名教师:蒋亦元、胡宝忠、王洪斌等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历史沿革,办学实力,院系设定,师资力量,教学建设,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科研平台,研究成果,学术资源,合作交流,文化传统,学校标识,精神文化,现任领导,知名校友,

历史沿革

东北农学院 学校1948年创建于哈尔滨,始称东北农学院,是gcdzg在解放区创办的第一所普通高等农业院校,哈尔滨市第一任市长刘达为学校第一任院长。 1948年8月,东北农学院筹委会成立,刘达任主任。11月,合并原长春大学农学院。 1949年1月,原东北大学农学院、原东北科学院农林系、原哈尔滨市第一技术专科学校农学科并入东北农学院。9月,东北农学院正式开学。 1950年1月,东北农学院改名为哈尔滨农学院。10月,沈阳农学院与哈尔滨农学院合并,恢复东北农学院原称;黑龙江省农业专科学校兽医科并入东北农学院。 1952年,东北农学院(原沈阳农学院植物病虫害系、土壤肥料系、农艺系的园艺组)参与合并组建沈阳农学院(沈阳农业大学),森林系改建为东北林学院(东北林业大学),暂与东北农学院合署。10月,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兽医科并入东北农学院。 1953年3月,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农学系部分教师调入东北农学院。黑龙江省工农速成中学并入东北农学院,改建为东北农学院附设工农速成中学。 1958年7月,佳木斯农业经济学校、佳木斯农业学校、齐齐哈尔畜牧兽医学校、北安农业学校分别升格挂牌东北农学院合江分院、嫩江分院、牡丹江分院和松花江分院。 1962年8月,东北农学院四个地区分院除嫩江分院外,其余一律撤销,恢复中等农业学校建置:东北农学院松花江分院更名为黑龙江省双城农业学校;东北农学院合江分院更名为黑龙江省佳木斯农业学校;东北农学院牡丹江分院更名为黑龙江省牡丹江农业学校。 1978年6月,省委决定撤销绥化农学院和嫩江农学院,全体教职员工调回东北农学院。 1981年,学校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省属重点院校;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东北农业大学 1994年2月,东北农学院与黑龙江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组建为东北农业大学。 1996年,学校通过“211工程”预审并跻身于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2004年12月,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划归东北农业大学。 2006年10月,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整体划转东北农业大学。 2009年11月,由学校牵头发起的国家乳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成立。 2012年9月,由学校与俄罗斯太平洋国立大学牵头发起的“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大学联盟”正式成立。 2013年4月,黑龙江省大豆技术开发研究中心、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黑龙江省纺织工业研究所合并组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科学研究院,隶属东北农业大学。5月,学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100所重点建设大学。 2014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9月,学校入选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项目试点高校。 2015年2月,学校牵头建设的哈尔滨市食品产业研究院正式揭牌。 2017年3月,学校正式加入中美大学农业推广联盟。7月,学校获批成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9月,东北农业大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8年,学校入选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 2019年2月,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东北农业大学

办学实力

院系设定

截至2019年3月,学校设有设有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72个本科专业。 专业设定 学院专业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农学(本硕博班)、农学、植物保护、种子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本硕博班)、农林经济管理、金融学类(经济学)、工商管理类(管理学Ⅱ)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本硕博班)、机械类(工学Ⅰ)、能源动力类(工学Ⅱ)、工业工程类(管理学Ⅰ)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动物科学(本硕博班)、动物科学、草业科学、水产养殖学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动物医学(本硕博班)、动物医学、动物药学 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 (本硕博班)、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东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科学(理科实验班)、生物科学类、生物工程类(工学Ⅳ) 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园艺(本硕博班)、园艺、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园林、风景园林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农业资源与环境(本硕博班)、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农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生态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土地整治工程、套用气象学、行政管理 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水利类(工学Ⅴ)、土木工程、工程管理 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法学类(法学)、英语、俄语 东北农业大学理学院 统计学类(理学)、套用化学、化学生物学 东北农业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中俄合作办学项目、中美121双学位项目 东北农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计算机类 东北农业大学艺术学院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音乐表演、广播电视编导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专任教师1386人,其中教授311人、副教授475人;具有博士学位者837人,具有硕士学位者465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万人计画”入选者14人(含青年拔尖人才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9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入选者10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12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17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8人、讲座教授3人,青年“龙江学者”2人,博士生导师228人,省部级教学团队5个。中国工程院院士:蒋亦元(专职)国家级教学团队:植物学课程教学团队(2009年,胡宝忠)、兽医临床教学团队(2008年,王洪斌)国家级教学名师:王洪斌等“万人计画”教学名师:王洪斌“万人计画”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向文胜、付强、刘忠华、姜毓君、张颖“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向文胜、张颖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向文胜、张颖、付强、刘忠华、姜毓君、王相晶、韩英鹏农业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杨德光、向文胜、张颖、张淑珍黑龙江省级教学团队:套用化学教学团队(2009,,叶非)、农科数学课程群教学团队(2010,孟军)、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教学团队(2009,赵奎军)、土地资源管理教学团队(2010,雷国平)、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团队(2008)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重点专业1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黑龙江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培养项目2项(涵盖8个专业),黑龙江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精品线上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 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4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基地1个,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6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学、生物技术、农业水利工程、园艺、动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改革试点项目(拔尖创新型):食品科学与工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农林经济管理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改革试点项目(复合套用型):农学、园艺、农业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乳品工程“3+1”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动物科学专业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农学套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食品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植物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乳品工程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东北农业大学-润盈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兰西县种猪场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绥化大豆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大宗蔬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兰西生猪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西甜瓜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精品课程:兽医外科学、动物生物化学国家级精品线上开放课程:保险与生活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乳与健康、生命教育(1~7讲)、大豆与人类健康(1~5讲)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动物生物化学、兽医外科学教学成果 2017年,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 国家级教学成果获奖 项目名称时间获奖类别 五年制动物医学专业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 2005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黑龙江省“村村大学生计画”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2009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构建‘四元一体’教学平台,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的创新与实践 2014年 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学校之一,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3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农业部重点学科(二级学科),2个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群(二级学科),10个黑龙江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畜牧学、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园艺学、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草学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乳品工业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市食品产业研究院重点学科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畜牧学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农业机械化工程、基础兽医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二级学科)蔬菜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临床兽医学农业部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黑龙江省级重点学科群:新型农业装备制造产业、绿色食品生产与加工黑龙江省级一级重点学科: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农业工程、园艺学、生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学位授予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畜牧学、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草学、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博士点:兽医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畜牧学、作物学、兽医学、农业工程、农林经济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草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风景园林学、软体工程、套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植物保护、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学位硕士点:工程(生物工程)、兽医、工商管理(MBA)、会计(MPACC)、农业(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推广、农业资源利用)、金融等学科评估 2017年,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学校学科评估结果为: 学科名称评选结果学科名称评选结果 农业工程 B+ 植物保护 C 食品科学与工程 B+ 畜牧学 B 风景园林学 C+ 兽医学 B+ 作物学 B- 草学 C+ 园艺学 C+ 农林经济管理 B 农业资源与环境 C+ 公共管理 C- 截至2019年3月,学校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2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3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区域试验站,3个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2个农业部科研基地,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是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首批建设院校之一。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寒地小浆果开发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创新团队:乳酸菌代谢调控与发酵剂制造技术、大豆遗传育种与分子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豆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寒地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生理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东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鸡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区域试验站:农业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农业部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东北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生物学东北科学观测实验站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农业资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省级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重点实验室、北方寒地现代农业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动物疾病防控技术与制剂创制、北方寒地园艺作物遗传育种与设施栽培重点实验室、牧草种质资源与育种重点实验室、小浆果种质创新与利用重点实验室、高寒地区设施园艺重点实验室、实验动物比较医学重点实验室、动物源性人兽共患病监控重点实验室、北方寒地农作物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寒地农业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寒地风景园林植物与套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重点实验室、饲料营养重点实验室、生物乳业重点实验室、动物群发性疾病监测和防治重点实验室、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寒地作物品种改良与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节水农业重点实验室、寒地黑土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寒地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功能基因重点实验室、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其他省部级研究中心: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全国乳品标准化中心、全国乳品信息中心、农业部农业生物基因检测中心、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地、黑龙江省农业生物基因检测中心、黑龙江省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研究中心、黑龙江省乳品工业技术开发中心、黑龙江省优势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研发平台

研究成果

截至2019年3月,学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32项。 国家级科研获奖 项目名称时间获奖种类及等级备注 奶牛饲料高效利用及精准饲养技术创建与套用 2014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四完成单位 大豆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套用 2011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玉米高产高效生产理论及技术体系研究与套用 2011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五完成单位 大豆磷脂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 2010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三完成单位 功能性益生乳酸菌高效筛选及套用关键技术 2009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三完成单位 番茄优质多抗丰产新品种选育及高效育种技术研究 2005 国家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松嫩-三江平原中低产田治理和区域农业综合发展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4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三完成单位

学术资源

学术期刊 截至2019年3月,学校主办的期刊有:《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国马铃薯》《饲料博览》《中国乳品工业》《乳品与人类》《农业经济与管理》《大豆科技》。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版)》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并被CABI、CA、CSCD等中国国内外资料库收录,曾获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优秀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线上优秀期刊等奖项。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入选中国核心学术期刊(RCCSE),曾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优秀学报。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英文版)》入选CA、CABI、CSA、IC等资料库,2011年起进入爱思唯尔(Elsevier)公司Science Direct线上出版传播平台。 《农业经济与管理》原为1982年创刊的《渔业经济研究》,由东北农业大学主管、主办。 《中国马铃薯》由东北农业大学主管,东北农业大学和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是中国唯一的马铃薯专业学术期刊,曾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期刊。 《饲料博览》由东北农业大学主管、主办,黑龙江省饲料工业协会协办。入选中国农业核心期刊,曾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大豆科技》由东北农业大学主管,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大豆食品分会协办,曾被评为中国北方优秀期刊。 馆藏资源据2019年4月学校图书馆官网数据显示,东北农业大学图书馆有各类文献资源200余万册,其中印刷版文献140余万册,电子图书66万余册。印刷本文献中含中外文图书近120万册,中外文学术期刊及报纸20余万册,中外文资料库20个。订阅中外文学术期刊刊及报纸2000余种。馆藏中有文渊阁版《四库全书》一套,《续修四库全书》一套。馆藏文献已经形成以学校重点学科和研究型文献为主,电子文献资源覆蓋相关学科的馆藏体系。先后购买清华同方、北京万方和重庆维普等中文资料库,Agricola、FSTA、EBSC0、Springer、CA等外文资料库,购买书生、超星电子图书66万册,自建了“大豆”、“奶牛乳业”、“学位论文”等特色资料库。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3月,学校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设有教育部赴俄留学培训基地,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大学校长论坛中方秘书处单位,先后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国家的60多所高校及科研单位建立了联系,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名校名标准字选用“书圣”王羲之的字型。来源于《王羲之行书字典》(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8年9月,第一版)。校名校徽 学校标识图案为印章型。核心图案是英文字母“A”、阿拉伯数字“1948”和环绕开放圆弧;辅助校牌标准字型“东北农业大学”和英文全称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外环绕圆弧构成完整的印章型标识完整图案。 东北农业大学校徽 英文字母“A”:是英文字母“N”、“E”、“U”的变形构成英文字母“A”,总体是学校英文全称缩写“NEAU”的变形表达。 1948:是学校的建校时间。 整体寓意:表达学校是一所以农科为主,追求一流的办学理想和开放式的办学理念。 校旗学校的校旗主色调为绿色,以橄榄枝托起学校标志核心图案。

精神文化

校训博学笃行,明德亲民 “博学笃行”出自《礼记·中庸》。是指以渊博和诚笃为指标的学行态度,可视为对人“才”的要求。 明德亲民是指要注重思想品德的完善、人文素养的汲取,注重国家发展、民族兴衰、个人责任,注重修身正己。关注民生,具有强烈的服务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 东农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校庆日学校的校庆日为9月15日。校歌 《东农之歌》东农东农,你诞生在共和国的黎明之前
东农东农,辉煌与磨难造就你凤凰涅盘
如今满园的绿色,蕴藏着师生绿色的梦幻
放眼校园的繁花,绽放著服务三农的心愿
一千次播种就有一千次丰收
一万次采撷就有一万次灿烂
东农东农我们的成长摇篮
东农东农我们的精神家园
东农东农,你为祖国农业书写精彩华章
东农东农,改革和发展推动你在创新篇
遥望希望的田野,鼓荡著新一代希望的云帆
身在火红的时代,散发著东农人火红的诺言
一千次机遇就有一千次挑战
一万次超越就有一万次凯旋
东农东农我们的成长摇篮
东农东农我们的精神家园
东农东农我们的精神家园 校歌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党委书记 孙登林 党委副书记、校长 包军 党委副书记 胡国良 党委常委、副校长 张长利 党委常委、纪委书记 王江 副校长 郑秋鹛 党委常委、副校长 郭翔宇 党委常委、 副校长 王泽方 党委常委、副校长 苑芳江

知名校友

许振英,国家级重点学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的创建人、中国畜牧学家。 王金陵,中国大豆杂交育种开拓者、大豆遗传育种学家和农业教育家教授。 余友泰,中国农业机械化学科和事业有杰出贡献带头人。 骆承庠,中国乳品工业的创始人之一、乳品专家教授。 周琪,中国科学院院士、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孙秀芝,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终身杰出教授、美国国家发明家科学院院士。 叶强,哈尔滨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殷学中,谷实牧业集团总裁。 何椿霖,中共第十四、十五届中央委员、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 王连铮,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农业部副部长。 刘成果,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农业部副部长。 宋树友,农业部原副部长。 屈冬玉,农业农村部副部长。 戴谟安,原黑龙江省副省长、政协副主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