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气候学家要研究化石

火烧 2016-11-09 11:55:25 1058
化石,本来是考古工作者、古生物工作者的研究对象;可是气候学家近年来对此兴趣也很浓,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举两个例子。 1964年,我国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希夏邦马峰北坡约海拔6000米的高度,发现了高山栎和黄背栎的植物化石。据鉴定,这两种化石都是新生代第三纪末

化石,本来是考古工作者、古生物工作者的研究对象;可是气候学家近年来对此兴趣也很浓,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举两个例子。

1964年,我国登山队在喜马拉雅山希夏邦马峰北坡约海拔6000米的高度,发现了高山栎和黄背栎的植物化石。据鉴定,这两种化石都是新生代第三纪末到第四纪初的遗留物,距今已有二三百万年了。而高山栎和黄背栎都是亚热带的常绿树,性喜温暖和湿润,多生长在海拔2500〜2700米山地南坡。这两种化石的发现,说明了200〜300万年来,喜马拉雅山大约上升了3000米,也说明那时喜马拉雅山地区的气候要比现在温暖、湿润,类似于今日热带气候。


今河南安阳地区,是距今2500年前的殷代故都。在当地发掘出来的古迹中发现了大批当地现在已经灭绝了的哺乳动物残骨,如象、貘、熊、貉、水牛、獐、竹鼠等。现代的象在我国目前只能自然生活在西双版纳密林中;现在的貘,在亚洲只能自然生活在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等地。就是说,象和貘都是热带森林动物,在现代河南省这样的温带地区,象和貘已不能自然生存了。所以象、貘残骨的发现,标志着2500年前河南一带是一个气候很温暖的地方,具有热带、亚热带气候特色。

可见,化石能告诉气候学家古代的气候状况。气候学家根据大量的各时斯的化石,可以研究全球地质时期气候变迁的情况。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