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索菲亚教堂到中央大街 索菲亚教堂的发展历史

火烧 2023-01-13 03:01:10 1120
索菲亚教堂的发展历史 该教堂是由俄国建筑师克亚西科夫主持设计。主穹顶、钟楼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的造型。索菲亚教堂以它恢宏气势屹立于哈尔滨,曾经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如今它作为建筑艺术博
索菲亚教堂到中央大街 索菲亚教堂的发展历史

索菲亚教堂的发展历史  

该教堂是由俄国建筑师克亚西科夫主持设计。

主穹顶、钟楼有俄罗斯传统的“帐篷顶”、“洋葱头”的造型。

索菲亚教堂以它恢宏气势屹立于哈尔滨,曾经是哈尔滨的标志性建筑。

如今它作为建筑艺术博物馆,已成为哈尔滨一处独特的景观,成为市民和国内外游人欣赏建筑艺术和休闲娱乐的场所。

1911年,在木墙外砌了一层砖墙,成为砖木结构式教堂。

1923年9月27日,圣索非亚教堂举行了第二次重建奠基典礼。

1932年11月25日落成,成为远东地区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以其精美的建筑艺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享誉中外。

哈尔滨解放后,苏联政府将索菲亚教堂产权移交给哈尔滨市政府。

1960年教堂关闭后,曾作为哈一百的仓库、话剧院的练功房等。

文革期间,教堂遭到严重破坏,建筑主体破损,教堂内壁画、乐钟、十字架丢失。

1986年,教堂被哈尔滨市政府列为市级一类保护建筑。

1996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6月2日,哈尔滨市政府对教堂进行保护性修复,并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历时80余天,后命名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

艺术馆以对外宣传、弘扬哈尔滨独特的建筑文化为主,教堂巍峨壮美,具有浓郁的异国情调,成为哈尔滨市一道独具特色的风景线;她历尽风雨,饱经风霜,是沙俄入侵东北的历史见证和重要遗迹。

但修复后的建筑内部,教堂功能已不复存在。

索菲亚教堂内部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馆,主要展示哈尔滨市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建筑艺术,举办了《哈尔滨保护建筑展》等大型展览。

展厅内举办的是《哈尔滨老照片展》,共分“城市童年”、“旧时风貌”、“社会掠影”三个部分,以城市发展历程为主线索,系统地展示1946年哈尔滨解放以前城市发展沿革、街道建筑景观、风俗民情及相关的背景内容。

展览以图片为主,总计近400张老照片,是从搜集到的1500余幅历史珍贵照片中精选而出的,其中清朝及民国时期照片200余幅,介绍了哈尔滨城市早期从小渔村嬗变发展成城市雏形的过程。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