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来凤县卯洞 来凤县的历史

火烧 2022-06-24 18:14:25 1051
来凤县的历史 来凤县以翔凤山上飞来风凰的传说而得名。周为巴予国五溪地。春秋战国属楚巫郡地。秦隶黔中郡。汉属武陵郡。三国时属吴荆州武陵郡。西晋属荆州武陵郡。南北朝:宋建平郡,齐、粱宜都郡,周为乌飞县地。

来凤县的历史  

来凤县以翔凤山上飞来风凰的传说而得名。

周为巴予国五溪地。

春秋战国属楚巫郡地。

秦隶黔中郡。

汉属武陵郡。

三国时属吴荆州武陵郡。

西晋属荆州武陵郡。

南北朝:宋建平郡,齐、粱宜都郡,周为乌飞县地。

隋隶于清江郡。

唐隶于施州。

五代届羁麝感化州。

宋为富州,后为柔远州,仁宗时,置散毛司,以覃野毛为散毛宣抚使司。

元初为柔远州,后废州为散毛洞。

至元三十一年,升为散毛府,属四川行省。

至芷六年改为散毛誓崖等处军民宣抚司。

元末,明玉珍据蜀时,改为散毛沿边军民宣慰使司都元帅。

明初,复废司为师壁峒。

洪武七年五月,改散毛沿边宣慰司,割其半为大田所,属四川重庆卫。

洪武二十三年废为散毛宣抚司,属湖广都司施州卫。

永乐二年五月置散毛长官司,属大田军民千户所。

四年三月,升宣抚司。

清顺治初仍为散毛宣抚司,属施州卫。

雍正六年裁施州卫,属归州恩施县。

雍正十三年改土归流,废散毛等七土司。

乾隆元年 (1736年)建立来风县,属湖北布政使司施南府。

1911年(辛亥),九月初七日,施南反正,来风独立自治。

1914年,废府存县,来凤直隶于省。

1915年,属荆南道。

1926年改属施鹤道。

1927年废道复隶于省。

1928年,属鄂西行政区,来凤为特别小县。

1932年,改鄂西行政区为第十行政督察区,仍辖施鹤道旧属各县。

l934年,到来凤为三等县。

1936年,改第十行政督察区为第七行政督察区,仍辖原领各县。

1945年,推行地方自治,定来风为三等县,属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直至1949年,隶属未有变动。

来凤县卯洞 来凤县的历史

1949年11月9日,来凤解放,隶湖北省恩施专区。

l979年12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来凤县建制,设立来风土家族自治县,隶恩施地区。

1983年12月1日,撤销来凤土家族自治县,恢复来风县建制,隶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