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浚县山的来历 浚县历史

火烧 2022-07-29 21:07:20 1105
浚县历史 浚县历史夏朝,鹤壁地域分属冀、兖、豫三州。商朝,属畿内地。春秋时,属卫、晋。战国时,先后属赵、魏。公元前510年,齐桓公在鹤壁西牟山侧设中牟邑,公元前425年,赵国迁都中牟,历时39年。西汉

浚县历史  

浚县历史

夏朝,鹤壁地域分属冀、兖、豫三州。

商朝,属畿内地。

春秋时,属卫、晋。

战国时,先后属赵、魏。

公元前510年,齐桓公在鹤壁西牟山侧设中牟邑,公元前425年,赵国迁都中牟,历时39年。

西汉初年,置黎阳县(今浚县)、朝歌县(今淇县)、荡阴县(鹤壁属之)。

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公元543年),废荡阴县入邺。

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复置荡阴县。

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改荡阴县为荡源县,治所在故县 (今鹤壁市郊)。

唐、宋、元时期,鹤壁地域建置多有变化。

黎阳曾为郡、军、府、州治所,朝歌曾为州、郡治所。

明初,置浚县、淇县、汤阴县(鹤壁属之),分属大名府、卫辉府、彰德府。

浚县山的来历 浚县历史

民国时期,浚县、淇县、汤阴县属河南省河北道,后改属第三督察专员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浚县、淇县、汤阴县属平原省安阳专署。

1953年改属河南省安阳专署。

1954年,淇县并入汤阴县(1962年恢复淇县建置)。

1957年3月,汤阴县地置鹤壁市,为省辖市,委托安阳专署领导,后改为省直接领导。

1958年12月,安阳专署撤销,鹤壁市曾一度归新乡专署领导。

1961年12月恢复安阳专署,又改归安阳专区。

1960年10月--1961年11月,汤阴县划归鹤壁市。

1986年1月,浚县、淇县划归鹤壁市管辖。

市区经历了三次搬迁。

1957年,市区选在鹤壁集,随着二矿、三矿的建设,1957年12月市区南移到中山;后又随着五矿、六矿的建设,1959年,市区又从中山迁到现在的老区大胡。

随着矿区的发展,市区的周围基本上都是塌陷区,城市的发展受到制约。

1992年,鹤壁决定建立淇滨经济开发区,随着规模的扩大,1999年5月市政治中心又迁到淇滨开发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