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霜的结晶体是下细上粗的

火烧 2016-11-09 07:51:51 1054
在冷空气南下的日子里,大风过后,要是遇上无云的夜间,那么,无论在屋面上,还是公园枯黄的小草上,或者是郊外的菜畦上,就会出现自花花的霜。 你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霜,可发现霜的结晶体的图案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像漏斗,大的口向着天空;有的像民族乐队里的笙,几个竹管并列

在冷空气南下的日子里,大风过后,要是遇上无云的夜间,那么,无论在屋面上,还是公园枯黄的小草上,或者是郊外的菜畦上,就会出现自花花的霜。

你用放大镜仔细观察霜,可发现霜的结晶体的图案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像漏斗,大的口向着天空;有的像民族乐队里的笙,几个竹管并列着束缚在一起;还有的像鸡脚印,像螺旋体,像风帆……

尽管霜的结晶体图案形形色色,种类繁多,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上粗下细。


霜为什么会出现上粗下细的现象呢?原来霜是一种水的结晶体,这种结晶体在从下向上成长的同时,霜的下部在不断升华,即固体物质不经过液态阶段而直接转化为气态的现象。这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樟脑丸逐渐变小一样。霜在向上不断生长的过程中,下部不断升华,逐渐变细,因此它就变得上粗下细了。

霜升华速度的快慢,是和大气的湿度和风速密切相关的。大气湿度愈低,风速愈大,升华愈快,霜的下部变细的速度就愈快。大气湿度愈高,风速愈小,升华愈慢,霜的下部变细的速度就愈慢。

一般来说,霜的结晶体,在一个夜间可增长1〜1.5毫米,它的平均速度每小时为1/10〜3/10毫米。在温带地区,霜晶体的高度很低,但在寒冷的极地漫漫长夜里,它可以长得很高,一般人还不太容易认出它是霜呢。

由于霜是一种灾害,人们经常用“熏烟”和“灌水”来防御霜害。熏烟可直接提高土壤温度,灌水能改变土壤的含水量,使温度不致降得很低,从而减轻霜害的程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