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地方夏季也会下雪
如果夏日天空飘起了雪花,你一定会感到奇怪。然而,自然界里,飞雪迎夏的奇景确确实实是有的,只不过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出现罢了。
1816年初夏,美国东北部山区在强寒潮的影响下,6月6〜8日竟连续三天风雪交加,冰厚3厘米,积雪最深达40〜45厘米,农作物都遭到冻害,造成灾荒。1981年7月18日法国南部比利牛斯山脉和瑞士南部山区,1986年8月4日日本富士山上,也都曾大雪纷飞,夏季里展现冬季风光。1987年6月5日夜,我国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高寒山区普降一场大雪,地面积雪有9厘米深,46万亩农作物受冻,13310只羊遭殃。至于那些特别高的高山如喜马拉雅山、天山、昆仑山,夏季下雪更是不足为奇。
雪来自天空中的雨层云和积雨云。这些云的上部,不论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温度都在0℃以下,雪花就在那里生长发育,当雪的体重增长到一定程度,便降落人间。冬天里,气温低,雪花能以轻盈的舞姿纷纷扬扬地飘落下来,把大地装点成银色世界。夏日里,气温高,从天而降的成千上万雪花,落到地面时,都融成了雨滴。只有在一些高寒山区,如前面所说的美国东北部山区、法国比利牛斯山脉和瑞士南部山区、我国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高寒山区等,夏季在冷空气侵袭下,气温仍有可能降至0℃左右,如果这时天空存在雨层云或积雨云,雪花还是能以洁白多姿的面貌与人们相见的,但这种情况,也只能多年才遇到一次,是极为罕见的。
至于在平原地区是否会出现夏雪奇景,这要看它所处的纬度高低。纬度愈高,气温愈低。只有在纬度很高的平原,才有夏季降雪的可能性。例如1958年7月初,位于北极圈内原苏联鄂毕、叶尼塞两河的河口广大平原区域,虽然那时正值白夜期间,每天太阳都在地平线上,但在冷空气侵袭下,气温仍降至0℃左右,断断续续下了几天雪。
在纬度较低的平原地区,夏季气温不可能接近当然不具备降雪的条件。但《上海县志》记载着清道光28年(公元1832年)旧历6月23日和咸丰9年(公元1859年)旧历6月4日上海地区都曾下雪。《新民晚报》也报道过1987年8月18日上海人民广场降雪的奇景:那天下午正下着雨,窗外白茫茫一片,不少人亲眼目睹雨中夹带着白色絮状,长约2厘米、宽约1厘米的雪花,飘舞了约1分钟。其实,这都是误解。上海地处北纬31°附近的副热带,盛夏气温不可能接近0℃,不具备下雪条件。据气象专家分析,这些记载和报道中的雪,可能不是真正的雪花,而是尚未融化尽的冰雹残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