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杜牧诗 《唐诗鉴赏辞典 七言绝句 杜牧》(杜牧)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火烧 2022-06-26 06:36:26 1063
《唐诗鉴赏辞典 七言绝句 杜牧》 杜牧 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唐诗鉴赏辞典 七言绝句 杜牧 杜牧 系列:唐诗鉴赏辞典 唐诗鉴赏辞典 七言绝句 杜牧赤壁1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2,自将磨洗认前朝3。 东风不

《唐诗鉴赏辞典 七言绝句 杜牧》(杜牧)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唐诗鉴赏辞典 七言绝句 杜牧 杜牧 系列:唐诗鉴赏辞典 唐诗鉴赏辞典 七言绝句 杜牧

赤壁1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2,自将磨洗认前朝3。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4。

【注释】 1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长江南岸。东汉末年,孙权和刘备联军,曾在此大败曹操的军队。2折戟:折断的戟。戟:古代的一种兵器。3自将:亲自拿起。认前朝:认出是前朝的遗物。4铜雀:铜雀台,故址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曹操的姬妾歌伎居住之处。二乔:大乔和小乔,东吴美女。大乔是孙权兄孙策之妻,小乔是周瑜之妻。

【译文】 有人发现了一把埋在沉沙中的断戟,它的铁刃还未被蚀消,我将它拿来磨洗一番,认得这遗物属于三国朝。假如不是东南风给了周郎战场上的方便,高高的铜雀台就会锁住二乔。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咏史诗。以假设东吴失败,二乔就会被锁在曹操的铜雀台来揭示严重的政治后果,意味着东吴的灭亡,这是以小见大。杜牧认为周瑜不过是侥幸取胜,大有阮籍凭吊广武楚汉战场而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的意味,也正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

泊 秦 淮1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2,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3,隔江犹唱《后庭花》4。

【注释】 1秦淮:秦淮河,源出江苏溧水县,流经南京市入长江。2笼:笼罩。3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伎。4后庭花:《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南朝陈后主在金陵荒淫腐化,曾作此曲,后终亡国。

【译文】 轻淡的烟雾、朦胧的月色笼罩着寒水寒沙,我在夜晚将小船停在秦淮河边靠近酒家。岸边酒楼上的歌女不懂得国破家亡的遗恨,隔江高唱着那一曲亡国之音《玉树后庭花》。

【赏析】 秦淮河两岸是六朝时的繁华之地,是权贵富豪、墨客骚人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场所。唐代商业繁荣,此地也如六朝一样繁华。诗人夜泊秦淮,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不禁触景生情,写下这首诗。诗的前二句写景也是抒情,两个「笼」字,写出凄迷的烟月,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哀愁。后两句表面上谴责商女,实际上是借南朝陈后主纵情声色,终至亡国的史实。影射当时身负天下兴亡之责而又全无「亡国」之忧的达官贵人,讽刺他们面对唐王朝已经衰败、藩镇割据、外敌侵扰、政治上已出现严重危机的局面,却仍在尽情地享乐,过著醉生梦死的生活。表达了诗人感时忧国的沉重心情。全诗用语含蓄,文字平近而寓意深远,情景交融。

寄扬州韩绰判官1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2,玉人何处教吹箫3?

杜牧诗 《唐诗鉴赏辞典 七言绝句 杜牧》(杜牧)全文翻译注释赏析

【注释】 1韩绰:生平不详。判官:观察使、节度使下面的僚属。2二十四桥:说法不一。沈括《梦溪笔谈·补笑谈》一说唐时,扬州城内有二十四座桥。一说在扬州旧城,为隋时所置。3玉人:比喻美貌的人,多指美女。

【译文】 远望青山隐在蓝天,绿水多么遥迢,江南的秋色即将退尽,花草木叶也将枯凋。二十四桥在这明月照耀的秋夜,美人啊,你在何处教人吹箫。

【赏析】 这是一首怀人之作。杜牧与韩绰曾在扬州节度使府共过事,来往当很密切,作者离开扬州后,对他很想念。想像友人在远方的秋景,表达思其地也思其人的心情。化用二十四桥美人吹箫的典故,探问友人近况如何。在怀人诗中,这种写法别开生面,故为后代词家不断引用。

遣怀1 杜牧 落魄江湖载酒行2,楚腰纤细掌中轻3。 十年一觉扬州梦4,赢得青楼薄幸名5。

【注释】 1遣怀:抒怀。2落魄:穷困失意。3楚腰纤细:春秋时楚灵王好细腰,故以「楚腰」称美人之腰。掌中轻:相传汉成帝皇后赵飞燕身轻,能为掌上舞。4扬州梦:杜牧在扬州时曾流连于声色歌舞。5青楼:华美精致的楼房,这里指妓院。薄幸:薄情。

【译文】 穷困潦倒在江湖间,总伴酒而行,平日所来往的都是腰细体轻的歌伎舞女。回首扬州十年,生活如同一场梦,只落得个青楼中薄情郎的名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追忆在扬州当幕僚时那段生活的抒情之作。诗中充满了感叹和悔恨,除了青楼女子责备薄情,真恍若一梦。其实,诗人的「扬州梦」生活,是与他仕途失意有关,因此,语虽轻淡而谐婉,有一股抑郁不平之气,可见诗人的兀傲性格。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1,轻罗小扇扑流萤2。 天街夜色凉如水3,坐看牵牛织女星。 【注释】 1银烛:白色的蜡烛。2轻罗小扇:用轻薄的丝织品制成的团扇。3天街:京城中的街道。

【译文】 秋夜里银烛照着清冷的画屏,她挥着轻巧的团扇扑捉流萤。天阶的夜色冰凉冷如水,久卧难寐遥看牛女双星。

【赏析】 这是一首宫中秋怨诗。《唐诗评注读本》云:「自初夜写至深夜,层层绘出,宛然为宫人作一幅幽怨图。」蘅塘退士评曰:「层层布景,是一幅人物画,只坐看二字,逗出情思,便通身灵动。」这两段评语都指出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人屏下扑萤图。前一评语指出图中含有宫人的幽怨,后一段评语指出「坐看」二字含有情思,这情思除含有幽怨之外,当然还含有宫人对爱情的向往。

赠别二首 杜牧 其一 娉娉袅袅十三余1,豆蔻梢头二月初2。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3。

【注释】 1娉(pīnɡ)娉:姿态美好。袅(niǎo)袅:柔弱轻盈的样子。2豆蔻:多年生草本植物,初夏开花,二月初尚含苞未放,故常用以比少女。梢头:枝头,枝头的花先含苞。3「卷上」句:意思是卷上珠帘后见到的女子,都不及赠别者美。

【译文】 容貌娇艳、体态轻盈只在十三年华,就如早春二月豆蔻枝头含苞的胎花。趁著春风走遍繁华的十里扬州,卷起所有的珠帘也见不到一个美人比得上她。

【赏析】 杜牧在私生活方面,是一个不拘小节的人。他在扬州淮南节度使府掌书记期间,经常流连青楼妓院,这两首诗都是赠扬州一位妓女的。这里的第一首赞美这位妓女年少貌美。诗的第一句写她的容貌、体态和年龄,第二句以豆蔻作比,赞她的娇美和才华初绽的魅力。后二句以繁华的扬州城所有的妓女与她相比,没有一个比得上她,极赞她是第一美人。这首诗虽够不上爱情诗的品位,但它不断被后人引用,其主要原因在于它在艺术上的特色:其一是用了很贴切而新颖的比喻。其二是将她的美艳与带有时令特征的景物紧密相连,渲染了美的气氛。其三是夸张中带有感情的色彩。

其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1。 蜡烛有心还惜别2,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释】 1樽前:指话别的酒宴上。樽:酒杯。2心:「芯」的谐音,既指烛芯,又用以喻人。

【译文】 欢聚时是那么多情,而今分别似乎无情,只觉得面对离别宴前的酒杯,欲笑不成。蜡烛有心珍惜离别,替人流泪直到天明。

【赏析】 这一首抒写别夜离筵的惆怅情怀。回想欢聚时,感觉非常多情,而今却要分别,不能长相厮守,感到又太薄情,含有对不起情人的歉意,因而面对酒杯,想如同以前那样纵情欢笑,已不可能,表现出一种难分难舍之情。诗的后二句以蜡烛垂泪象征别情,令人联想到这一对情侣,珍惜良宵,流着眼泪,绵绵话别,彻夜无眠,直到天明。这首诗的前半以无情衬托多情,表达出一腔深情。诗的后半以烛为喻,语意新鲜而又巧妙,所以一直为人传诵。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