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气预拫也要使用电子计算机
解放以来,我国广大气象工作者经过反复实践,不断总结和提高对天气变化规律的认识,推动了气象科学的发展。在天气预报方面,除了广泛应用大范围天气图和群众经验来预测未来的天气以外,还利用电子计算机这一现代工具来进行天气预报。气象工作者称这种预报为“数值预报”,即数值天气预报和数理统计预报。数值天气预报是应用流体力学、热力学、高等数学等来研究大气变化的物理规律;根据大气运动的特点,可以得出一套反映这些物理规律的数学方程式(即天气预报方程组),然后依据一些已知条件(如:某日某时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力等等)来解这一方程组,得出天气的具体未来变化情况。这样就可以达到预报目的了。数理统计预报是应用数理统计学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并根据历史上大量的气象资料,找出一些描述天气、气候变化的统计规律的数理统计方程式,用它来估计长期天气趋势,也可预测几天后的气象要素。这两种方法都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和算术运算,如果仅仅依靠普通计算工具,如计算尺、台式计算机等来计算,那就赶不上天气的变化,等到算出来时,已经过时,失去了天气预报的意义。由于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既可靠又快速的计算工具——电子计算机,这样便可应用计算数学的一些方法,把数学方程式化为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再把这个方程式的过程用计算机能懂的“算法语言”或“机器语言”写出(即程序),连同各地气象要素的观测资料(即数据)一起输入电子计算机;在启动命令发出后,计算机就能既迅速又可靠地完成庞大而复杂的天气预报计算任务,作出天气预报。
![]() |
但是,由于天气预报方法往往在反映客观天气变化方面,还存在问题。因此,必须进一步改进大气探测,以得到具体的天气情况;并应设法作出能表达实际天气变化规律的方法,才能使利用电子计算机作出准确的天气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