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抄写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对修行有什么好处

火烧 2022-03-19 20:00:07 1068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对修行有什么好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对修行有什么好处《心经》可以说是三藏十二部经典之心肝,总摄一切法门。可度众生离苦海,成菩提,得涅槃。《心经》就是成佛法要!一切有情依《心经》而成佛!一
抄写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对修行有什么好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对修行有什么好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对修行有什么好处

《心经》可以说是三藏十二部经典之心肝,总摄一切法门。
可度众生离苦海,成菩提,得涅槃。《心经》就是成佛法要!
一切有情依《心经》而成佛!
一切阿罗汉依《心经》而成佛!
一切菩萨依《心经》而成佛!
一切佛依《心经》而度众生!
《心经》宣说的是有情到声闻到缘觉到菩提的过程和方法。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常咏读能有什么好处?

持诵佛经,都是可以消业障、增长智慧的,心经也是如此,而且,心经对心力、心念的强化是有特别效果的,也对智慧增长有极大帮助的。

念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回向给病人,病人有什么好处?

一般都可以使病更快地好转,甚至痊愈。
历代感应非常多的。
当然,也要看你是怎么回向的了。
正常情况下,都会回向病人身体健康之类的。
但如果是回向病人工作顺利什么的,恐怕去病的效果就不那么明显啦。
回向,就拿大白话说就可以啦。
比如“愿以我诵经的功德、福报,回向给XXX,愿他早日康复,并不受疾病所扰。”
如果回向一切众生,希望所有人都不受疾病所扰之类的,效果更明显。
欢迎追问,希望对您有帮助,南无普明佛!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什么时间念为宜

唸诵《心经》,无时间限制,只要是除了有失恭敬的地方,如厕所、澡堂等处,及赤身露体时,其它任何时候都可以念。

怎样修持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经修行法门:依照心经为理论指导而修行。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般若一词古今大德们解释为智慧,波罗蜜多解释为到彼岸。我们理解为乘上智慧大船,由凡夫岸边横渡苦海—业海,飞渡到成就佛陀果位圣地的大堤岸。
它是一部什么样的经呢?是通往涅槃乡,成就无上正等正觉佛陀果位最重要经典。怎么知道呢?经曰: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部经是帮助我们得大神通,大智慧,大彻大悟,大光明的一部经典。怎么知道呢?经曰: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大明一词有两种理解:一是大明白,即大彻大悟;二是得到大光明。这部经会帮助你达到至高无上不可说的成就。怎么知道呢?经曰:是无上咒,无等等咒。我们理解为无上咒是至高无上成就,无等等是说古佛大圣对认证般若波罗蜜多,帮助你达到至高无上的成就后,依然未到终点,依然可以进步,可是没有可供适用的认证与称赞语言。
这部经是否是只说大话不可操作呀?这部经不仅可评可论,也可以真实操作。如何知道的?经曰: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我们理解为是用观照的方法,把由凡夫地到达大圣地身心障碍(五蕴)扫除,扫除后的境界是空。实际操作是观身、观心。如何知道的?经曰:色不易空,空不易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即观身。经曰: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此即观心。色是身体障碍,受想行识是心理障碍,都是由心灵之光用观照的办法解决。
具体行持:走观世音菩萨观身、观心、观自在路子,实际也是金刚经论身空、心空、性空路子。观照下身,以腹部肚脐为中心。肚脐在鍼灸学上称金阙穴,意即皇宫,是生命之神居住的地方。身后相对应的地方有大穴,名字叫命门,即生命之门的意思。腹部在生理学上属于生殖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集中的地方。最最重要的是,是全身脂肪最多,最集中的地方。观照腹部用心灵之光打击,消化大量脂肪,把脂肪变成优质能量多多。结果是以肚脐为中心逐渐化空,正是“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优质生命之水大盛接生续命[因为能量是生理活动,心理活动,肢体活动的动力即生命力]。
下身空明以后,观照上身,以两乳间坛中穴为中心。坛中是祈拜卢舍那佛的圣坛。从生理上讲心肝肺等脏器都在胸部和腹部,在心灵之光打击锻炼下得到新生,身体会健康无病,优质能量更多。上身也渐渐空明。这时候圣体在身体中形成,在行功观照的时候容易显像,一旦显现你应该收功。如果继续观照,振荡全身能量场,身体内部压力大,与身外环境造成比较大的压力差,圣体会逸出身外。你应该赶快收回、渗入身体,不可让它消失。它是法身根基,得大身,证卢舍那如来的基础。
释迦佛说:以心观心禅定正,禅定正来智慧生。观心以两眉间方寸之地为中心观照,此处被称印堂,即掌印的光明殿堂的意思。当初苦海摆渡人观照时,一个声音入耳:“观世音是这样修持,大势至是这样修持,阿弥陀佛是这样修持,三世诸佛都是这样修持的。”这时候又有一个声音入耳,是地藏王菩萨声音:“观世音菩萨向你传法,还不跪谢!”苦海摆渡人大惊,急忙跪倒叩谢。观照这里被看作启印行符,印堂中骨缝开,光明射出,称开天目。继续观照随着受想行识,这些障碍的逐渐消除得慧眼、得法眼、得佛眼,此时祥瑞之光透彻天庭。有一天,在观照中显现大地转动,桥流水不流的境界,如果是修定即是禅宗六祖慧能所说的境界: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行持至此应该修如来四智:妙观察智,观眼根得证普眼光如来,所用时间一二星期就可以成功;观照耳根得证妙观音如来,所用时间一二星期就可以成功;观照鼻根、舌根,亦证香光如来、香上如来,香积如来,慧辩才如来,也是一二星期即可成功。大园宝镜智在观身观心中早已证得,观照下身时,腹部优质能量成片时,照见天空、大地、树木、花草、人物即是得大园宝镜智之初,金刚经论语中六根门头常放光明照天、照地即是。平等性智的证得:我们知道,众生平等,都是未来佛即是平等性智,如果想亲证一下,对遥远陌生的生命某,念“除邪心走正道”认真清楚念下去,他会发现与你有过亲缘关系,这样事多了即是亲证。在修定中在修观中或者在睡眠醒来后突然发现天低了大地小了,三山五岳很小,排列在自己身边,那是你得了大身,证了卢舍那如来。修证所有能智:如果有妖孽魔王来骚扰你最好,用他们当陪练来练手,法由心生,移山倒海,卷天卷地卷大海,打天打地打虚空,虚空大挪移等等同他们玩,尽量不要影响宇宙中诸多大社会。如此一路证来,即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古大德们多是福慧双修,证园满佛果,成两足尊,我们要效仿。
心经修行法门是一世成就的修行法门,今生就可以修行成就佛陀果位,如果顺利数年就可以成功。
持诵心经的功德:
破五逆十恶、九十五种外道,回遮消除一切鬼、魔、病、逆、违缘!于未成佛前具有前述之功德;究竟而长远的利益,则可令持诵者由五道十地而成佛。功德不可思议!若欲供养十方诸佛、报十方佛恩,当诵此观音(圣号)与般若(心经),日夜常诵此经,无愿不果。
下边详细列了心经祈愿法,心经除障法,心经回遮法,三个心经的小法门。
有缘朋友可以按需适用。
一、心经祈愿法
其实用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解决大部份灵界包括神、鬼或是不明原因而突然产生的问题,并且帮你达成心中好的愿望。根据一些同修的经验,心经可以帮你相当大的忙,只要你诚心的重复又重复的用3次心经、21次心咒,(心咒: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反复的求观世音菩萨帮你达成你心中的祈愿或问题。一般而言,观世音菩萨绝对会闻声救苦,尽可能地帮你达成你的善愿,或帮你解决或减轻问题。
首先念全部经文从头到尾三遍(含经名),再单独唸诵般若心咒21遍(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再念祈求文:「弟子***诚心祈求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和诸护法金刚帮弟子***达成(或解决)……(你的良好愿望或是问题)!」再念感谢文:「弟子***诚心感谢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和诸护法金刚!」
像这样的三遍心经加21遍心咒,是完整的一次祈愿程式。当然越多次完整的越好,多多益善,平时有麻烦也可以靠心经来帮你度过难关的,简单又功效巨集大!到时候你就会知道心经的殊胜之处。
此外透过以上方法用于息灾(平息灾祸)、增益(增加世间利益)、怀爱(令人缘、亲情、爱情融洽)、诛降(降服鬼魅引起之种种问题)均有不可思议之功德!
二、心经结界法(结界时效为12小时)
先念全部经文从头到尾三遍(含经名),再单独唸诵般若心咒21遍(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再念祈求文:「弟子***诚心祈求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和诸护法金刚帮弟子***帮弟子的家宅及合家人的身体清净及结界﹐把界内及弟子合家人身体内外以各种形式寄存,而不应存在之神明、鬼灵、精灵、怨亲债主、缠身灵、胎灵,全部清除。并使界外的灵体不能对我们造成干扰和侵扰。
再念感谢文:「弟子***诚心感谢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和诸护法金刚! 」
三、心经除障法
大藏寺祈竹仁波切:大家若果要发心唸诵〈般若心经〉的话,可以在早上唸诵九遍,若诵少一些或多几遍也是可以的,但作为除障的话,我们一般都是诵九遍的,在念诵复后,可以再另外加诵明咒(即经中之「爹雅他(即说咒曰)(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一咒)若干遍,然后唸诵除障偈:
除障偈:
以神圣之三宝言教真谛之力故
愿令遮止 愿令化无 愿令平息
愿一切魔障碍违缘恶类中断 山丁古路伊疏哈
息灭八万病魔障难类 远离所有相违灾害缘
成办顺缘一切悉圆满 愿此吉祥当下成乐善
在念至‘愿令遮止’、‘愿令化无’、‘愿令平息’
这三句的道音节时(注:即三次的‘愿’字),应大力拍掌除障。
‘障碍’分为内在的与外在的障碍两大类。外在的障碍是指如火灾、台风等天灾及中毒、被盗贼侵害或猛兽攻击等等的祸患;内在的障碍是指由自身或心识中生起的问题,例如:身体生病及贪、嗔、痴等烦恼心病。此外,还有阻延我们修持的‘四魔’,这些都可以依〈般若心经〉而息除障患。
现在所教的这个配合修诵〈般若心经〉的除障法是很殊胜而且对降伏内、外障碍与‘四魔’等是很有效的。藏传佛教中还有其他的各种仪轨也是以修诵此经配合除障的。
修诵〈般若心经〉来除障及忏罪的原理就是"空性"。对一般人来说,想要去真正去体悟‘空性’不是容易的一件事,但单单藉著唸诵此经来作除障也仍是有很大的效果的,大家可以有恒心地持久唸诵。我们虽不是甚么大行者之辈,但修持佛法的持久恒赏性是有其神效的,即使是凡夫,只要有这心而恒常地去持诵同一经文或真言,自然会得到不可思议的加持力。
【玄奘大师心经回遮除障仪轨法】
在密法中有三大回遮法除障法「狮面空行母除障法、大白伞盖佛母除障法、心经回遮仪法」,而此三大除障法都有用到三击掌除障(三击碎),当年玄奘大师往印求学取经,途中遭遇甚多魔障,即依持颂心经来除魔障。现于西藏及日本尚保留与修持此心经除魔障法,一般在法会或修行前先念诵心经一次,再观修此法,击掌三次以退妨碍法会与修行之魔障。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回遮仪轨:
无可言思般若度 不生不灭虚空体
各别自证智行境 三世佛母我敬礼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香声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磐。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终)
南无敬礼师,敬礼佛,敬礼法,敬礼僧,敬礼大佛母般若波罗蜜多。我之一切真实语,当愿成就。如昔时天王帝释思维大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义,依止唸诵而遣除魔王波旬等一切违缘。如是我亦思维大佛母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义,依止唸诵,魔王波旬等一切违缘,愿皆遣除,愿成无有,愿成寂灭,愿极寂灭。
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来亦不去
不一亦不异能说是因缘善灭诸戏论
我稽首礼佛
唸诵方法为:
1 将心经唸诵三遍。其中第一遍需要念诵开始的偈子“无可言思般若度……”,后面两遍直接从经文“观自在菩萨”开始即可。
每一遍唸诵经文到最后唸诵般若波罗蜜多咒的时候,咒语可以唸诵多遍。这个没有一定数目。
2 接着唸诵“南无敬礼师……”,直到“愿皆遣除”,拍一下手。再从“南无敬礼师……”开始唸诵。如此三遍,最后一遍才唸完后面的“愿成无有,愿成寂灭,愿极寂灭”直到“我稽首礼佛”。其中唸诵“愿成无有,愿成寂灭,愿极寂灭”这三句每念一句也要拍一下手。
3 上面两步完成算一次。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里的“受、想、行、识”是指什么?

“五蕴皆空”中“五蕴”中除了“色蕴”之后的四蕴。出自《般若波若蜜多心经》。
五蕴中之后四蕴,此四蕴属于心法,故又名非色的四蕴。
在色蕴之后,加一句亦复如是,意思就是都一样是空。
即可说:
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故云“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此四蕴皆为心法,非色,即非物质。受想行识,用大师的话来说,“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增一阿含经二十七曰)都脆弱虚空的东西。
(一)、色蕴:即物质的积聚。色蕴包含内色与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我们所依靠生活的根身(身躯);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所知的外境,这些都包含在五蕴之中。
(二)、受蕴既是领取纳受之意。对于顺境与逆境的领纳感受,它可分为身受和心受。身受由五根和五境所引起,它有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心受由意根所引起,有忧、喜。故受有苦、乐、舍、忧、喜五种性质。
(三)、想蕴:心于所知境执取形象。既是看、听、接触东西时,会认定所对的境有一定的相貌,然后为它安立名称,生起认识的心理。
(四)、行蕴:“行”是造作之义,行蕴是驱使心造作诸业,所造作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心理,称为心所生法,又称为心所。
(五)、识蕴:佛教对识蕴的解说有大、小乘的区别,在此依据大乘的分类来解说:识蕴分为八识,它又可分为三种类:一者为心,它集起诸法,并能生起种种的法,此既是指第八识--阿赖耶识。二者为意,它恒思量我--末那识。既是我们有一种心念,它一直执著有一个“我”,称为意。三者为识,既是了别外境;能够知觉外面境界的心,称为识。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什么意思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称为《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日常背诵的佛经。
整段话的概略意思是“透过心量广大的通达智慧,而超脱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径”。
“摩诃”:无边无际的大、心量广大[1] 。比喻宇宙万物大自然之间的规律与特质,约略相当于中国传统文化指称的道与广义的命。
“般若”为梵语音译,指通达妙智慧;
“波罗”为梵语音译,指到彼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有解脱挂碍的意思;
“蜜多”为梵语音译,意为无极。可联想比如蜜蜂采花酿蜜,能融合众多不同来源成分而归纳为一。
“心”:根本、核心、精髓。一方面表示内容所探讨的主体重心,另一方面也表示全篇内容的重要性。
“经”:字义是线、路、径,引申为经典。代表前人走过的路途、独特而深入的经历或见解,借口述语言或文字记载来传承后世,以供人们做为参考指引。

放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放一晚上,长久了会有什么好处

『 网 友 提 问 』
“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放《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放一晚上,长久了会有什么好处?”
——————————————
【 智 行 讲 堂 】
有个小和尚问:师父啊师父,为什么那么多人修行都不成就啊。
老和尚:他们都修错了!
小和尚:那到底什么才是修行呢?!
老和尚:修行就是该吃饭时候吃饭,该睡觉时候睡觉。
---------------------
佛经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心法,口诀。
武功心法,到底是干嘛用的?
——为了指导功夫,为了丰满招式。
而单单只会背口诀叫不叫会武功?
——只可能出门就被打半死。
我们诵经读经,是为了亲近佛陀的智慧,听闻佛陀的知见,转过来再用佛的开示和智慧来指导自己平日的行持。
《心经》殊胜,又是“度一切苦厄”,又是“究竟涅槃”。即便就是把《心经》刻骨头上能不能如此?!
抱歉!《心经》第一句话才是全文的关键——“行深般若波罗蜜”。
诵读《心经》的目的,是让我们学会怎么来证得般若,以及有了般若之后怎么行持来圆满而达到般若波罗蜜。
而真的不是在我们心外有个殊胜的经,有个至尊的佛,还有一群黄金镶钻的护法神来和他们套词拉关系……
---------------------
只有这样,才读对了经。才用对了法。
否则就是——会背全真所有心法的杨过,一天被赵志敬揍一顿;
或者是那个通晓江湖各派武功祕籍的王语嫣,说好听了是神仙姐姐,其实就一绣花枕头。
---------------------
法不在外,而在内。
佛不在他,而在己。
经是帮我们向内寻求的说明书,而不是对外攀缘着相的游戏攻略!
只要目的对,方法自然对。
如果目标错了,只能越走越远。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意思是?多冥想对人有什么好处?

多冥想,会让自己的心清明,那样子有利于心性。其实,冥想的作用,就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烦恼,同时也修心养性。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译文) 观世音菩萨,以甚深的智慧之光,照见受,想,行,识,意这五蕴都是一些虚渺的幻象,到达了那不生不灭的彼岸,脱离了一切苦难。舍利子啊,(你可知道,)精神和物质并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所谓精神,所谓物质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我们的感觉,思想,行为,认识,也不能分成精神,物质什么的。舍利子啊,(你可知道,)什么精神啊,物质啊,受,想,行,识啊,这所有的一切,其本质都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这是什么意思呢?你可知道,我们世界的本质,乃至生命的本质,是永恒的,是无限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没有形,也没有相,更不存在什么空间。所以你也不能让其多点什么,少点什么,不能让其变大,也不能让其缩小。)所以这世界的本质,乃至生命的本质,是精神的,既不存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个体,更没有什么感觉啊,思想啊,行为啊,看法认识啊等等。我们眼睛看到的形象,鼻子嗅到的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接触到的触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什么东西是好的,什么是坏的等等等的概念,都是一些虚假的幻像,必须坚决加以屏弃。到那时。你就不会在我和非我之间感觉到一个界限,你也不会意识到我和非我之间有一个界限。到那时,你那一切愚昧的都没有了,你那一切不愚昧的也没有了。你将跳出生死轮回,不存在生与死的概念。什么苦、集、灭、道啊,智慧啊,佛法啊,只是过去的一个过程。你不会认为自己已得到了至高无上的佛法。(因为这世界上并不存在着什么至高无上的佛法,你只不过是遵循佛的教诲,通过修炼,回到了自己本来的面目而已)。菩萨就是这样通过到达不生不灭彼岸的智慧,排除了心中的一切疑虑,(对于肉体生命的消亡),不会再有恐怖,离开这个本末倒置的梦幻世界,最后达到寂灭的境界。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诸佛,不就是依靠这到达彼岸的智慧,最后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吗?所以这个关于到达彼岸的智慧的咒语,是具有无上神力的咒语,是扫除黑暗和愚昧的咒语,是世界上最高等的咒语,能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这咒语)能除去一切苦难,不存在任何虚妄。所以,我们这个到达彼岸的智慧的咒语是这么说: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