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极简经济学 经济学这一学科的简明历史是怎样的

火烧 2023-03-17 17:26:52 1048
经济学这一学科的简明历史是怎样的 重商主义16~17世纪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这一时期商业资本的兴起和发展,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国内市场统一,并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对外贸易的扩张积累了大量资金,推

经济学这一学科的简明历史是怎样的  

重商主义

16~17世纪是西欧资本原始积累时期。

这一时期商业资本的兴起和发展,促使封建自然经济瓦解,国内市场统一,并通过对殖民地的掠夺和对外贸易的扩张积累了大量资金,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勃兴提供了条件,正是在这一时期产生了代表商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的重商主义思想。

重商主义原指国家为获取货币财富而采取的政策。

16世纪末以后,在英、法两国出现了不少宣扬重商主义思想的著作。

重商主义重视金银货币的积累,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对外贸易是财富的真正源泉,只有通过出超才能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

因此,主张在国家的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但是重商主义的研究只限于流通过程,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古典经济学

17世纪中叶以后,首先在英国,然后在法国,工场手工业逐渐发展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

极简经济学 经济学这一学科的简明历史是怎样的

重商主义已经不适应日益壮大的产业资本的利益和要求。

这时,封建制度还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面临的任务是对封建势力作斗争。

这种斗争要求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怎样使财富迅速增长,探讨财富生产和分配的规律,论证资本主义生产的优越性。

由此,产生了由流通过程进入生产过程研究的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的先驱是英国的W.配第和法国的P.布阿吉尔贝尔。

配第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劳动价值论的一些基本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考察了工资、地租、利息等范畴。

布阿吉尔贝尔认为流通过程不创造财富,只有农业和畜牧业才是财富的源泉。

古典经济学的庸俗化

古典经济学在19世纪初发展到顶峰的同时,也开始着它的庸俗化过程。

这反映了西欧产业革命初期阶级矛盾的特点。

法国的J.-B.萨伊和英国的T.R.马尔萨斯是把古典经济学庸俗化的创始者。

萨伊阉割劳动价值论,发展了斯密的三种收入决定交换价值的庸俗观点;他还从效用价值论出发,转到生产费用论,进而建立“三位一体公式”的分配论。

他还提出“供给创造自己的需求”的市场法则,根本否认资本主义存在供求脱节和普遍生产过剩的可能性。

马尔萨斯在将斯密学说庸俗化的同时,同李嘉图进行激烈论争,他抓住李嘉图在价值论上无法解决的难题进行抨击,并力图否定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和关于利润来源的学说。

J.密尔和J.R.麦克库洛赫则以斯密和李嘉图的信徒面目出现,采用注释和通俗化的形式将古典经济学庸俗化。

资产阶级经济学

19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矛盾加剧。

工人运动的高涨和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传播,给资产阶级的统治以极大的冲击。

在这种形势下,资产阶级经济学抛弃古典经济学的外衣或以古典经济学批判者的姿态,建立新的庸俗学派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