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明史・张孟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明史・张孟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明史・张孟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明史・张孟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孟男,字元嗣,中牟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广平推官。稍迁汉中同知。入为顺天治中,累进尚宝丞。高拱以内阁兼
明史・张孟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明史・张孟男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孟男,字元嗣,中牟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广平推官。稍迁汉中同知。入为顺天治中,累进尚宝丞。高拱以内阁兼吏部,其妻,孟男姑也,自公事 外无私语。拱憾之,四岁不迁。及拱被逐,亲知皆引匿,孟男独留拱邸,为治装送之郊。张居正用事,擢孟男太仆少卿。孟男复不附,失居正意,不调。久之,居正 败,始累迁南京工部右侍郎。寻召入,以本官掌通政司事。 万历十七年,帝不视朝者八月,孟男疏谏,且言:“岭南人讼故都御史李材功,蔡人讼故令曹世卿枉,章并留中,其人系兵马司,橐不继,莫必其生,亏损圣德。”帝心动,乃间一御门。其冬,改户部,进左侍郎。寻拜南京工部尚书,就改户部。 时留都储峙耗竭,孟男受事,粟仅支二年,不再岁遂有七年之蓄。水衡修仓,发公羡二千金助之。或谓奈何耘人田,孟男曰:“公家事,乃画区畔耶?”南京御史陈所闻劾孟男贪鄙,吏部尚书孙x言孟男忠诚谨恪,台臣所论,事由郎官,帝乃留之。孟男求去,不允。再疏请,乃听归。久之,召拜故官。 三十年春,有诏罢矿税。已,弗果行。孟男率同列谏,不报。加太子少保。五上章乞归,不许。时矿税患日剧,孟男草遗疏数千言,极陈其害,言:“ 臣备员地官,所征天下租税,皆鬻男市女、K骨割肉之余也。臣以催科为职,臣得其职,而民病矣。聚财以病民,虐民以摇国,有臣如此,安所用之?臣不胜哀鸣,为陛下杞人忧耳。”属其子上之,明日遂卒。南京尚书赵参鲁等奏其清忠,赠太子太保。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 4.下列各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拱憾之,四岁不迁 憾:怨恨 B.寻召入,以本官掌通政司事 寻:不久 C.发公羡二千金助之 羡:资费 D.孟男率同列谏,不报 报:回复 5.下列各项都能表明张孟男“敢于直谏”的一项是(3分) ①亲知皆引匿,孟男独留拱邸 ②帝不视朝者八月,孟男疏谏 ③莫必其生,亏损圣德 ④公家事,乃画区畔耶 ⑤聚财以病民,虐民以摇国 ⑥臣不胜哀鸣,为陛下杞人忧耳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①③④ D.④⑤⑥ 6.下列各项对原文所做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孟男为人正派。他的姑父是内阁大学士兼领吏部事务,他却从不和姑父谈论公事以外的事,引起了姑父的怨恨。 B.张孟男为官保守。张居正曾经提拔了张孟男,但张孟男却不支持张居正的改革,因而失去了张居正的信任。 C.张孟男能得到皇帝的信任。他遭弹劾,皇帝留用;他请求辞官,皇帝不允许;辞职过了一段时间,皇帝又让他官复原位。 D.张孟男对朝廷竭忠尽智,先后几次进谏皇上。对矿税,他率同僚进谏停止征收;皇上没有回应,他又写了一份遗书性质的奏疏,临死前嘱咐儿子上奏。 7.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时留都储峙耗竭,孟男受事,粟仅支二年,不再岁遂有七年之蓄。(5分) (2)臣备员地官,所征天下租税,皆鬻男市女、K骨割肉之余也。(5分)

答案:
4.C【羡:盈余、剩余】 5.B【①表现他为人忠厚;④表现他对国事负责,但不能表现他直谏;⑥是张孟男表明自己直言进谏的心情和目的】 6.B【因果关系分析不当。张孟男失去张居正的信任,不是张孟男不支持张居正改革,而是因为他一心奉公,不趋附张居正的权势】 7.(1)当时的留都(南京)国库储备殆尽,张孟男接任时,库存粮食仅能够支付两年之需,(张孟男大力整顿),不到两年,使官仓存粮积累到足够七年之用。【“储峙”“受事”“再岁”各1分,句意2分】 (2)我任职地方官员,官府向百姓征收的租税,都是百姓卖儿卖女、削骨割肉省余下来的。【“备员”“鬻”“K”各1分,句意2分】 很赞哦!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