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异宾学生 张异宾的人物成就
张异宾的人物成就
1、《折断的理性翅膀——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170000字, 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 获南京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991年。
)
2、《西方人学第五代:科学人本主义》(145000字, 学林出版社 1991年版。
)
3、《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386000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5年第1版;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版;江苏省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
4、《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510000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版第2版;江苏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2001年;国家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2002年。
)
5、《无调性的辩证幻想——阿多诺<否定的辩证法>的文本学解读》(260000字,三联书店2001年版;江苏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2003年;教育部第四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
)
6、《张一兵自选集》(430000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
7、《走进马克思》(500000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主编之一; 中国图书奖,2002年。
)
8、《西方最新哲学流派20讲》(170000字, 南京工学院出版社 1987年 年版,主编;1988年5月评为武汉十大畅销书;南京市委党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1988年。
)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与现状》(420000字,第三卷,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年版,主编;南京大学优秀教材二等奖,1993年;江苏省第三次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1994年。
)
10、《马克思主义哲学学习教程》(240000字,南京出版社1990年版,主编。

)
11、《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专题教程》(280000字,南京出版社1993年版,主编。
)
12、《科学的实践唯物主义与社会主义实践》(250000字,南京出版社 1993年年版,合著 ;南京市第三次社会科学成果评奖三等奖, 1994年 )
13、《科学巨星》(200000字,第三卷,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合著。
)
14、《科学巨星》(200000字,第四卷, 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合著。
)
15、《实践论和dp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300000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执行主编。
)
16、《走向思想解放之路》(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编著。
)
17、《dp理论与历史辩证法》(300000字,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主编;第十四届华东地区优秀社科图书一等奖;第四届安徽省图书二等奖。
书评:袁久红:《东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吴静:《南京日报》2000年4月8日;胡福明:《光明日报》2000年12月8日;藏佩洪:《福建论坛》2000年第3期;秦闯:《理论探讨》2001年第2期。
)
18、《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400000字,合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
19、《问题式、症候阅读与意识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287000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江苏省第九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2005年;广东省优秀博士论文奖,2005年。
)
20、《文本的深度耕犁——西方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480000字,第一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21、《神会马克思——马克思哲学原生态的当代阐释》(200000字,合著,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22、《文本学解读语境的历史在场——当代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种立场》( 400000字,文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
23、《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260000字,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书评:刘舒曼:《学海》2006年第6期;刘舒曼:《中华读书报》2006年11月29日;马元龙:《博览群书》2007年第6期;李鑫华:《中华读书报》2007年7月8日。
)
24、《文本的深度耕犁》(400000字,第二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
25、《启蒙的自反与幽灵式的在场》(39000字,文集,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二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2009年。
)
26、《回到列宁——对“哲学笔记”的一种后文本学解读》(410000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书评:付清松:《学海》2009年第2期;林密:《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
27、《反鲍德里亚——一个后现代学术神话的解构》(300000字,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
28、《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500000字,主编,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
29、《资本主义理解史》(六卷,主编,2500000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
30、《回到海德格尔:本有与构境》(600000字,第1卷:走向存在之途,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
) 1、《“回到马克思”的原初理论语境》(《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2、《中国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逻辑转换》(《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3、《意蕴:遭遇世界中的上手与在手》(《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4、《析马克思社会历史似自然性的特设规定》(《哲学研究》1991年第2期)
5、《列宁深化唯物辩证法的逻辑思路》(《哲学研究》1992年第5期)
6、《当代生态学视界与科学历史观的深层逻辑》(《哲学研究》1993年第8期)
7、《马克思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深层内涵》(《哲学研究》1994年第8期)
8、《马克思走向哲学革命的三次非常性思想探索》(《哲学研究》1996年第2期)
9、《青年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中的哲学转变》(《哲学研究》1997年第11期)
10、《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历史概念》(《哲学研究》1998年第9期)
11、《历史认识论与历史批判理论》(《哲学研究》1999年第10期)
12、《市场交换中的关系物化与工具理性的伪物性化》(《哲学研究》2000年第8期)
13、《物化、异化及其反抗》(《哲学研究》2001年第5期)
14、《问题式:阿尔都塞的核心理论范式》(《哲学研究》2002年第7期)
15、《生成的辩证法与现成的辩证法》(《哲学研究》2003年第5期)
16、《马克思发明了拉康的症候概念》(《哲学研究》2004年第8期)
17、《拉康的哲学问题式》(《哲学研究》2005年第4期)
18、《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僭越?》(《哲学研究》2006年第11期)
19、《从他性镜像到自主性思想空间的转换》(《哲学研究》2007年第10期)
20、《广松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像〉》(《哲学研究》2008年第4期)
21、《劳动塑形、关系构式、生产创序与结构筑模》(《哲学研究》2009年11期)
22、《科学实践场与社会历史构境》(《哲学研究》2010年第6期)
23、《海德格尔学术思想文本中的“怎样”(Wie)》(《哲学研究》2011年第7期)
24、《身体化隐性构序的治安逻辑》(《哲学研究》2012年第12期)
25、《奥斯维辛背后不可见的存在论剩余》(《哲学研究》2013年第11期)
26、《再论马克思的历史现象学批判》(《哲学研究》2014年第7期)
27、《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构境》(《历史研究》2008年第1期)
28、《关联与境:狄尔泰的历史哲学》(《历史研究》2011年第4期)
29、《马克思的历史概念》(《马克思主义研究》1998年第1期)
30、《从抽象到具体与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年第2期)
31、《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与哲学唯物主义的异质性》(《马克思主义研究》2000年第3期)
32、《无形的本体牢狱》(《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年第1期)
33、《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第6期)
34、《只有一个马克思》(《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5期)
35、《孙伯揆哲学思想的方法论缘起和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研究》2004年第2期)
36、《分延马克思:被解构了的精神遗产》(《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期)
37、《生产本体论:我生产故历史在》(《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1期)
38、《黑格尔:唯物辩证法不可或缺的思想环节》(《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5期)
39、《广松涉:日本新马克思主义的奠基者》(《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1期)
40、《交道与实践:青年海德格尔与马克思的相遇》(《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10期)
41、《海德格尔的实际性解释学与马克思的实践意识论》(《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第10期)
42、《学术文本词频统计: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一个新视角》(《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9期)等。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014,共计一百余种)
国外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解读丛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2009,共计六种)
马克思主义研究丛书(江苏凤凰出版集团,学术文库,2007-2013,共计30余种)
当代激进思想家丛书(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2014,共计五种)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中央编译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2013,共计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