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生查子李清照 纳兰性德《生查子·短焰剔残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火烧 2023-01-06 22:20:01 1057
纳兰性德《生查子·短焰剔残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生查子·短焰剔残花原文: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生查子·短焰剔残花翻译及注释翻译夜

纳兰性德《生查子·短焰剔残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生查子·短焰剔残花原文:

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

生查子·短焰剔残花翻译及注释

翻译夜深了,还未入睡,我剔去灯花,周围明亮了些许。然而,这孤凄的氛围却没有变得暖热稍许。这离乡千里的边地深夜何其漫长,,无声无息。不愿如祖逖那般闻鸡起舞,鸡鸣却依旧声声催人。默默已觉青绫上尽是泪痕。天的尽头,似乎天水相接,晨雾朦胧。西南天边的一角渐渐露出鱼肚白色。想要回到千里之外的家中,再次泛舟在浣花溪上。然而乡梦幽远,只任东风吹去远。

注释1、生查子(shēngzhāzǐ):原唐教坊曲,后用为词调。2、短焰:指蜡烛的火焰已短。3、剔(tī)残花:把残存的灯花剪去,使烛光明亮。4、边声:边地特有的声音,如马嘶、风吼、戍角声、战鼓声等等。5、「倦舞」句:意谓在倦于起舞的时候却偏偏听到鸡鸣声。此处反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6、青绫:青色的丝织品,此指青绫被。7、冥蒙:幽暗不明。江淹《杂体诗·效颜延之侍宴》:「青林结冥蒙,丹嵘被葱蒨。」8、浣花溪:在成都市西郊,为锦江支流,杜甫曾于溪旁筑草堂而居。此借指自己的家。

生查子·短焰剔残花创作背景

  该篇作于词人旅居塞外之时,描写了塞外的清冷景象以及词人在半梦半醒之际的倦怠感受,其时恰逢三藩之乱,词人想要去为国效力,但无踊跃之心。

生查子·短焰剔残花鉴赏

  词人纯从个人角度出发,通篇吟咏其个人情感,并不多加掩饰的将情感真实地凸显出来,体现了纳兰性德词作的完整风格。正是这样由于厌倦官场,无心于仕途,感情的细腻处又受到太大伤害,身处边塞,不能安心入睡。纳兰填词就是如此地

生查子李清照 纳兰性德《生查子·短焰剔残花》原文及翻译赏析

  上阙以夜为背景。夜深无寐,边声静寂时,挑灯孤守。「倦舞却闻鸡」反用了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这个典故出自《晋书·祖逖传》,纳兰性德反用「闻鸡起舞」的典故,说「倦舞却闻鸡」,表达出了词人真实而又矛盾的情感。好不容易有些许睡意,却又天亮,在夜与非夜的短暂缝隙里,征人偷空梦里回家,醒时泪湿青帕,乡思可谓缠绵凄切。

  下阙的景色描写衬托出了睡意朦胧中在梦的边缘游荡的情形,其写景状物直至抒情,都显得丰富饱满。笔划到处,包揽无遗,沉郁而不见凝涩,全词「梦远轻无力」比喻精当,将无形的梦化作有形的时空距离来衡量,足见征人独守边地的凄苦恋家。作者胸中的离愁与款曲在迷离恍惚的氛围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这一首词写作者在边地夜深独处,面对残灯短焰,欲睡还醒的朦胧情态。「倦舞」句用典出新出奇,深藏了诗人的隐怨。上阕不言愁而愁苦自见,下阕以浪漫之笔法出之,从梦中思念家乡来下笔不免落于常套,但却是以梦中去浣花溪寻觅诗圣的遗迹,真是诗人之想,诗人之语。

诗词作品:生查子·短焰剔残花诗词作者:【清代纳兰性德诗词归类:【边塞】、【思乡】、【惆怅】、【离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