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诗经小雅鹿鸣视频 佚名《小雅·鹿鸣》原文及翻译赏析

火烧 2021-06-16 05:17:48 1062
佚名《小雅·鹿鸣》原文及翻译赏析 小雅·鹿鸣原文: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

佚名《小雅·鹿鸣》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经小雅鹿鸣视频 佚名《小雅·鹿鸣》原文及翻译赏析

小雅·鹿鸣原文: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小雅·鹿鸣翻译及注释

翻译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艾蒿。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琴吹笙奏乐调。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献礼礼周到。人们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乐遵照。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蒿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品德高尚又显耀。示人榜样不轻浮,君子贤人纷纷来倣傚。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嬉娱任逍遥。

一群鹿儿呦呦叫,在那原野吃芩草。我有一批好宾客,弹瑟弹琴奏乐调。弹瑟弹琴奏乐调,快活尽兴同欢笑。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请嘉宾心中乐陶陶。

注释1呦(yōu)呦:鹿的叫声。朱熹《诗集传》:「呦呦,声之和也。」2苹:藾蒿。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藾蒿,叶青色,茎似箸而轻脆,始生香,可生食。」3簧:笙上的簧片。笙是用几根有簧片的竹管、一根吹气管装在斗子上做成的。4承筐:指奉上礼品。毛传:「筐,篚属,所以行币帛也。」将:送,献。5周行(hang):大道,引申为大道理。6蒿:又叫青蒿、香蒿,菊科植物。7德音:美好的品德声誉。孔:很。8视:同「示」。恌:同「佻」。9则:法则,楷模,此作动词。十旨:甘美。⑾式:语助词。燕:同「宴」。敖:同「遨」,嬉游。⑿芩(qin):草名,蒿类植物。⒀湛(dān):深厚。《毛传》:「湛,乐之久。」

小雅·鹿鸣赏析

  《小雅·鹿鸣》是《诗经》的「四始」诗之一,是古人在宴会上所唱的歌。据朱熹《诗集传》的说法,此诗原是君王宴请群臣时所唱,后来逐渐推广到民间,在乡人的宴会上也可唱。朱熹这一推测该是符合事实的,直到东汉末年曹操作《短歌行》,还引用了此诗首章前四句,表示了渴求贤才的愿望,说明千余年后此诗还有一定的影响。

  诗共三章,每章八句,开头皆以鹿鸣起兴。在空旷的原野上,一群糜鹿悠闲地吃著野草,不时发出呦呦的鸣声,此起彼应,十分和谐悦耳。诗以此起兴,便营造了一个热烈而又和谐的氛围,如果是君臣之间的宴会,那种本已存在的拘谨和紧张的关系,马上就会宽松下来。故《诗集传》云:「盖君臣之分,以严为主;朝廷之礼,以敬为主。然一于严敬,则情或不通,而无以尽其忠告之益,故先王因其饮食聚会,而制为燕飨之礼,以通上下之情;而其乐歌,又以鹿鸣起兴。」也就是说君臣之间限于一定的礼数,等级森严,形成思想上的隔阂。通过宴会,可以沟通感情,使君王能够听到群臣的心里话。而以鹿鸣起兴,则一开始便奠定了和谐愉悦的基调,给与会嘉宾以强烈的感染。

  此诗自始至终洋溢着欢快的气氛,它把读者从「呦呦鹿鸣」的意境带进「鼓瑟吹笙」的音乐伴奏声中。《诗集传》云:「瑟笙,燕礼所用之乐也。」按照当时的礼仪,整个宴会上必须奏乐。《礼记·乡饮酒义》云:「工入升歌三终,主人献之。笙入三终,主人献之。间歌三终,合乐三终,工告乐备,遂出。……知其能和乐而不流也。」据陈澔注,乐工升堂,「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每一篇而一终。三篇终,则主人酌以献工焉。」由此可知,整个宴会上是歌唱以上三首诗,而歌唱《鹿鸣》时又以笙乐相配,故诗云「鼓瑟吹笙」。乐谱虽早已失传,但从诗的语言看,此诗三章全是欢快的节奏,和悦的旋律,同曹操《短歌行》相比,曹诗开头有「人生苦短」之叹,后段有「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之悲,唯有中间所引「鹿鸣」四句显得欢乐舒畅,可见《诗经》的作者对人生的领悟还没有曹操那么深刻。也许因为这是一首宴飨之乐,不容许杂以一点哀音吧。

  诗之首章写热烈欢快的音乐声中有人「承筐是将」,献上竹筐所盛的礼物。献礼的人,在乡间宴会上是主人自己,说见上文所引《礼记》;在朝廷宴会上则为宰夫,《礼记·燕义》云:「设宾主饮酒之礼也,使宰夫为献。」足可为证。酒宴上献礼馈赠的古风,即使到了今天,在大宾馆的宴会上仍可见到。然后主人又向嘉宾致辞:「人之好我,示我周行。」也就是「承蒙诸位光临,示我以大道」一类的客气话。主人若是君王的话,那这两句的意思则是表示愿意听取群臣的忠告。诗之二章,则由主人(主要是君王)进一步表示祝辞,其大意则如《诗集传》所云:「言嘉宾之德音甚明,足以示民使不偷薄,而君子所当则效。」祝酒之际要说出这样的话的原因,分明是君主要求臣下做一个清正廉明的好官,以矫正偷薄的民风。如此看来,这样的宴会不徒为乐而已,它也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三章大部与首章重复,唯最后几句将欢乐气氛推向高潮。末句「燕乐嘉宾之心」,则是卒章见志,将诗之主题深化。也就是说这次宴会,「非止养其体、娱其外而已」,它不是一般的吃吃喝喝,满足口腹的需要,而是为了「安乐其心」,使得参与宴会的群臣心悦诚服,自觉地为君王的统治服务。

小雅·鹿鸣创作背景

  针对历史上不同的看法,邓庆红从主题和成诗时间进行考证,认为《小雅·鹿鸣》的成诗时间当在西周中后期的宣王时代,故而应为强调「等级观念及宗族团结」的美诗。此诗是对君王「燕群臣嘉宾」之和乐盛况的描绘。

诗词作品:小雅·鹿鸣诗词作者:【先秦佚名诗词归类:【诗经】、【宴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