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荷叶·薄露初零拼音 新荷葉·薄露初零
新荷葉·薄露初零 原文薄露初零,長宵共、永書分停。繞水樓臺,高聳萬丈蓬瀛。芝蘭為壽,相輝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凈,捧觴別有娉婷。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明。德行文章,素馳日下聲名。東山高蹈,雖卿相、不足
新荷葉·薄露初零

原文
薄露初零,長宵共、永書分停。繞水樓臺,高聳萬丈蓬瀛。芝蘭為壽,相輝映、簪笏盈庭。花柔玉凈,捧觴別有娉婷。鶴瘦松青,精神與、秋月爭明。德行文章,素馳日下聲名。東山高蹈,雖卿相、不足為榮。安石須起,要蘇天下蒼生。譯文
⑴新荷葉:詞牌名。⑵“薄露”三句:意謂時值薄露初降、晝夜一般平的秋分之際。分停:平分。⑶“繞水”二句:以傳說中海上“篷萊”、“瀛洲”等神山比喻壽星家的亭臺樓閣。⑷“芝蘭”三句:意謂前來祝壽的人中,既有子侄輩,亦有身居高官者,使壽誕為之生輝。芝蘭:香草,喻指佳子侄。《世說新語·言語》:“謝太傅(指謝安)問諸子侄:‘子弟亦何預人事,而正欲使其佳?’諸人莫有言者,車騎(指謝玄)答曰:‘譬如芝蘭玉樹,欲使其生于階庭耳。’”簪笏:官吏所用的冠簪和手板,這里指代眾高官。⑸娉婷:此指美女。⑹鶴瘦松青:鶴鳥壽長謂之仙鶴,松柏常年青翠,故合用為祝壽之辭。⑺日下:指京都。(詳見《晉書·陸云傳》)⑻東山高蹈:一則以隱居會稽東山的晉人謝安比喻壽主;二則壽主晁補之之原籍齊州,即今山東一帶。在宋朝,人們習慣地把齊州一帶叫做東山、東郡或東州。當年蘇軾稱自己知密州為“赴東郡”或“知東州”。南渡后,李清照曾有詩句“欲將血淚寄山河,去灑東山一抷土”,“東山”即指其原籍今之山東。⑼“安石須起”二句:謝安,字安石。隱居后屢詔不仕,時人因言:“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詳見《世說新語·排調》)蒼生:指百姓。這里借“時人”希望謝安“東山再起”,以喻作者自己企盼正在“東山”隱居的壽主復出做官。參考資料:
1、濟南圖書館網 李清照·詞集賞析
該詞是為友人祝壽而作。壽者未點明是誰,從詞義看,可知其人應是當時名儒,而且是直至此時尚隱而不仕者。有的評論人認為是工詩善詞的名士朱敦儒。據史傳稱他“志行高潔,雖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后屢經詔聘,方于紹興二年出山,賜進士出身在朝廷供職,是與李清照同時代人。這首詞是近年一位學者從一部明代手抄本《詩淵》中新發現的,其確切的寫作年代已不考。侯健《新發現的李清照詞》:(這首《新荷葉》)可能是寫給當時的詞人朱敦儒的……李清照與他有過交往,朱敦儒詞集《樵歌》中,有《鵲橋仙·和李易安金魚池蓮》一首便是佐證。而有人則認為壽者當時晁補之。陳祖美《李清照簡明年表》:二十五歲(1108 年,大觀二年)。明誠、清照夫婦于青州"歸來堂"讀書、斗茶。明誠撰《金石錄》,清照"筆削其間",心情舒暢,甘心終老是鄉。大致于是年所作、以"別是一家"著稱的《詞論》,是清照繼晁補之《評本朝樂章》之后的一篇詞史上最早產生重要影響的詞論。是年,明誠、清照或為隱居金鄉的晁補之賀壽,清照遂作《新荷葉》詞。參考資料:
1、侯健.新發現的李清照詞(N).北京晚報,1982年5月22日2、陳祖美 .李清照作品賞析集 .成都 :巴蜀書社 ,1992 :252-253 . 很赞哦! (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