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到德清 莫干山多少高
莫干山多少高
你好:
莫干山 莫干山位于浙江德清县西北。
,属天目山余脉,主峰塔山海拔【758】米,为纪念春秋时期夫妻铸剑匠师莫邪和干将,以他俩的姓来命名此山,故称“莫干山”。
课外知识:
莫干山位于浙江省德清县境内,属天目山余脉,相传是干将莫邪铸剑之地。
主峰塔山海拔758米,风景秀丽。
素有“清凉世界”之美誉,被誉为“江南第一山”,与北戴河、庐山、鸡公山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
莫干山已有2000多年的开发历史,自然景观独特,景区植被覆盖率高达92%。
遍山竹海,日本冷杉和宋代银杏挺拔,流泉飞瀑随处可见。
莫干山多雨多雾,雨后大雾更是一绝,山腰以下全被云雾吞没,塔山之顶飘浮于云层之上,如大海中的小岛,又像空中楼阁,虚无飘渺,好似仙境一般。
莫干山中心景区包括塔山、中华山、金家山、屋脊山、莫干岭、炮台山等,既可看日出、云海,更可观瀑布、清泉。
莫干山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明清之际,曾有“水乡佛国”的说法。
清末民初兴建的数百幢别墅,掩映在竹林绿荫之中,非常清幽,被称为“世界建筑博物馆”。
莫干山周围景点丰富,包括下渚湖湿地,新市古镇,觉海寺等。
莫干山坐落在德清县西部,原属武康县,为天目山的分支,挺拔峻峭,秀丽多姿。
中心区位于北纬30°36’,东经119°52’,占地4400余亩。
若以荫山为中心,则中华山屏障于西北,炮台山拱卫于东南,武陵山(屋脊头)支撑于东北,而以海拔724米的塔山为最高峰。
整个莫干山地区,东至东南为三桥埠、武康,南至筏头,西至铜岑山,北至龙池山碧坞,东西横亘15公里,南北纵贯12.5公里,方圆百里有余。
莫干山山名,来自干将、莫邪二人铸剑于此的古代传说。
早在春秋末期,群雄争霸,吴王欲争盟主,得知吴越边疆有干将、莫邪夫妇,是铸剑神手,限令三月之内,铸成盖世宝剑来献。
干将、莫邪采山间之铜精,铸剑于山中。
时冶炉不沸,妻子莫邪剪指甲、断头发,发黄士拌揉,作为人状,投之炉中。
炉腾红焰煅锤成雌雄宝剑。
雌号莫邪,雄称干将,合则为一,分则为二,蘸山泉,磨山石,剑锋利倍常。
时莫邪有孕,夫妻俩知吴王奸凶,莫邪留雄剑于山中,干将往献雌剑。
吴王问此剑有何奇妙,干将说:“妙在刚能斩金削玉,柔可拂钟无声。
论锋利,吹毛断发,说诛戮,血不见痕。”试之果然。
吴王为使天下无此第二剑,杀干将。
十六年后,莫邪、干将之子莫干成人。
莫邪详告家史。
莫干问宝剑何在。
莫邪道:“日日空中悬,夜夜涧边眠。
竹青是我 鞘,黄金遮霜妍。”莫干机敏,在竹林中黄槿(金)树洞孔内得到干将雄剑。
于是别母亲,持剑赴吴国京城,欲刺杀吴王。
途遇干将好友之光老人。
老人说:吴王禁卫如林,谋刺难成。
若能借得莫干二宝,老人定能谋取吴王之头。
莫干问中哪二宝?老人说:“干将之剑,莫干之头。”莫干即以剑自割其头,一手献剑,一手献头。
之光老人至吴宫阶下,言献“稀世之宝”。
吴王召见,之光以油鼎煮莫干头,头歌唱,之光邀吴王近看。
吴王至,之光拔剑斩吴王之首,两头相搏于油鼎中。
王头奸凶,之光亦自杀其头,两头共斗王头,得胜。
时二剑化作两巨龙腾空而飞。
后人为纪念莫邪、干将,将其铸剑、磨剑处叫剑池,将剑池所在之山名为莫干山。
这个神话传说,说明莫干山历史悠久。
莫干山隶于武康,而武康“昔在夏为防风,在周为吴越,在七国为春申封属之菰城。”汉朝吴王濞,就在这里的铜官山炼铜铸钱。
至今铜山寺、铜官庙、铜官桥等名称还留在山南乡村里。
塔山发现的残砖证明,后晋天福二年(937年)塔山建塔;翌年又在铜山建寺。
可见其民富物阜之一斑。
地灵人杰,莫干山历史上出现过的名人,不胜枚举。
近几年来,为适应旅游和避暑,休养的需要,又兴建了公路和不少旅馆、餐厅、休养所,加强了园林建筑和修饰。
莫干山日新月异,变得更加清新美丽了。
泰岱雄,华山险,嵩山峻,黄山雅,峨嵋秀,雁荡奇,名山各有特色。
被誉为“清凉世界、翠绿仙境”的莫干山、与庐山、北戴河、鸡公山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 胜地;而在地理位置上又靠近宁、沪、杭经济文化昌盛之区域,交通便利,得天独厚。
在全国名山中,莫干山的绿化程度名列前茅。
荫山周围的毛竹不但茂密,而且特别粗大,高可三四丈,围沿10寸以上。
“毛竹王”的胸径竟有14.8寸,四季常绿的毛竹,每一株都是一柄翠绿清凉的巨伞。
毛竹之外,尚有淡竹、花竹、红壳竹、孵鸡竹、木竹、苦竹、箬竹、紫竹、凤尾竹、象牙竹、乌筋竹、早元竹、桃枝竹、孝顺竹等等,说莫干山是个百竹陈列馆,也可当之无愧。
除了竹,品种繁多的树木,如松、柏、杉、香樟、苦梓、银杏、冬青、石楠、木笔、枫、桐、檀、栎等处处可见。
其中尤其珍贵的树种是冷杉。
至于芸芸灌木丛,攀缘植物和千态万状的花花草草,也纷列杂陈。
这样,乔木、灌木、常绿、落叶、阔叶、针叶,高高低低,造成了名副其实的“翠绿仙境”。

莫干山有句地方谚语:“三胜竹云泉,三宝绿净静”。
“三胜”指竹胜、云胜、泉胜;“三宝”指绿宝、净宝、静宝。
莫干山上多云雾,多风雨。
年平均降水量达1640毫米,比宁、沪、杭都多。
有时雷鸣脚底,云起瓮中;有时日照明霞,虹跨峰峦;忽儿阵云带雨,倾盘泼瓢;忽儿云开天晴,处处朗丽,瞬息千变,都以风云为转移。
陈毅形容莫干山云雾有诗:“莫干好,大雾常弥天。
时晴时雨浑难定,迷失楼台咫尺间。
夜来喜睡酣。
莫干好,雨后看堆云。
片片层层铺白絮,有天无地剩空灵。
数峰长短亭。” “云胜”如此。
“泉胜”又如何?莫干山山高林密多清泉。
剑池、龙潭是大泉。
其余中泉、小泉、微泉,遍山皆是。
无须“山中一夜雨”,也堪“树梢百重泉”。
淙淙潺潺,丁丁冬冬,嘀嘀嗒嗒,到处是泉水的歌声。
至于莫干山的“绿宝”,则是菁密林茂,是个绿色的海洋。
“净宝”是讲水净和空气洁净。
“静宝”是指环境一片幽静。
1994年1月10日,莫干山以浙江省莫干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