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锰酸钾能溶于水吗 锰酸钾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1-05-31 15:37:10 1067
锰酸钾详细资料大全 锰酸钾(化学式:K2M O4)呈墨绿色或灰黑色正交晶体,640℃时分解,其水溶液呈墨绿色或深绿色。主要用于油脂、纤维、皮革的漂白,以及消毒、照相材料和氧化剂等。外观性状:墨绿色结晶

锰酸钾详细资料大全  

锰酸钾(化学式:K2MnO4)呈墨绿色或灰黑色正交晶体,640℃时分解,其水溶液呈墨绿色或深绿色。主要用于油脂、纤维、皮革的漂白,以及消毒、照相材料和氧化剂等。

外观性状:墨绿色结晶。其水溶液呈深绿色,这是锰酸根(MnO42-)的特征颜色。

锰酸钾能溶于水吗 锰酸钾详细资料大全

基本介绍

中文名:锰酸钾英文名:potassium manganate; potassium manganate(VI)化学式:K2MnO4分子量:197.12CAS登录号:10294-64-1EINECS登录号:233-665-2水溶性:溶于碱性水溶液,酸性和中性歧化密度:2.8(相对密度水=1)外观:墨绿色晶体 基本信息,安全信息,理化性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取,用途,注意事项,危险性,使用措施,急救措施,消防措施,应急处理,放置储存,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锰酸钾 英文名称:dipotassium,dioxido(dioxo)manganese 英文别名:EINECS 233-665-2;dipotassium dioxido(dioxo)manganese;Potassium manganate(VI); Potassium manganate; CAS号:10294-64-1 分子式:K 2MnO 4 分子量:197.13200 精确质量:196.84500 PSA:80.26000

安全信息

符号:GHS03GHS07 信号词:警告 危害声明:H272; H315; H319; H335 警示性声明:P220; P261; P305 + P351 + P338 包装等级:III 危险类别:5.1 危险品运输编码:UN 1479 5.1/PG 3 WGK Germany:2 危险类别码:R8; R36/37/38 安全说明:S17; S26 RTECS号:RT4750000 危险品标志:O; Xi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熔点:600℃(开始分解) 相对密度(水=1):2.8 溶解性:溶于水、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水溶液。

化学性质

歧化反应 在强碱性溶液(pH大于13.5)中稳定,锰酸根离子的绿色可长期保持。 在酸性、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下,MnO 42-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MnO 4-和MnO 2: (酸性条件) (中性、弱碱性条件) 氧化还原反应 虽然理论上在酸性环境下K 2MnO 4的氧化性应该是比KMnO 4强,但因K 2MnO 4在酸性环境中不能稳定存在,所以K 2MnO 4很少用在酸性环境中。而碱性环境环境中氧化性是K 2MnO 4弱于KMnO 4,因为碱性环境中KMnO 4的还原产物是K 2MnO 4。 锰酸钾有强氧化性。遇盐酸生成游离氯。外观虽与高锰酸钾相似,但其结构与硫酸钾和铬酸钾属同类型。加热至500℃以下,即放出氧而变成K 2MnO 3。在水或酸性溶液中发生歧化而变成MnO 2和KMnO 4。该品为强氧化剂。

制取

工业制法由熔融氢氧化钾或碳酸钾与二氧化锰作用而制得。实验室制法 由碱性条件下加热回流高锰酸钾溶液制得。操作示例如下: 在500mL的锥形烧瓶中注入65mL水,加热至65℃,在搅拌下小心地加入75g(1.35mol)氢氧化钾和10g(0.063mol)高锰酸钾。安装带有碱石灰的冷凝管,使烧瓶内的物料回流。约经15min,深紫色的高锰酸根离子的颜色突然消失。接着往该绿色溶液中加入2mol/L氢氧化钾的热水溶液(70℃),以恢复原有的体积。将烧瓶内的物料迅速冷却至-80℃(干冰-丙酮浴),并用2h加热至-5℃。此时将析出粗产品结晶,故应将烧瓶不断地振荡。经冷却,溶液的黏性增加,直至几乎成结冰状态。在干燥空气中滤出产物(避免冰附着于沉淀上),迅速洗净暗绿色的结晶。可依次用下列试剂洗涤。 (1)50mL40%氢氧化钾水溶液(冷却至-10℃); (2)50mL甲醇+0.5g氢氧化钾(冷却至-15℃); (3)100mL干燥乙醚(冷却至-20℃)。 产物在真空中用五氧化二磷干燥。收量10.5g(85%)。 如检出有少量的二氧化锰MnO 2,则用50%的氢氧化钾水溶液进行再结晶,并按前述方法加以分离。 注意:即使二氧化碳所具有的酸性,也能使六价锰完全歧化,故所用的所有水及溶剂均需煮沸,以除去溶解的二氧化碳。

用途

用于制备高锰酸钾,也可用作作皮革、纤维漂白剂,杀菌剂,羊毛的媒染剂,以及油、水净化的氧化剂等。

注意事项

危险性

健康危害:无资料。 燃爆危险:该品助燃,有毒。

使用措施

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胶布防毒衣,戴乳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菸。远离易燃、可燃物。避免产生粉尘。避免与还原剂、酸类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钾、氧化锰。 灭火方法:该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移至空旷处。

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转移至安全场所。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若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放置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易(可)燃物、还原剂、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