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予的古文 古文 中 予 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1-05-05 19:52:32 1153
古文 中 予 是什么意思? 古文 中 予 是什么意思?予 yú部首笔画部首:乙 部外笔画:3 总笔画:4五笔86:CBJ 五笔98:CNHJ 仓颉:NINN笔顺编号:5452 四角号码:17202 U

古文 中 予 是什么意思?  

古文 中 予 是什么意思?

予 yú
部首笔画
部首:乙 部外笔画:3 总笔画:4
五笔86:CBJ 五笔98:CNHJ 仓颉:NINN
笔顺编号:5452 四角号码:1720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4E88
基本字义
1. 同“余”,我:~智自雄(自夸聪明,妄自夸大)。~取~求(原指从我这里取,从我这里求;后指任意索取)。
详细字义
1. “予”假借为“余”,我 [I, me]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宋· 周敦颐《爱莲说》
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 2. 又如:予知(自认为聪明);予美(自己所爱的人);予圣(自以为圣人);予一人(古代帝王的自称);予小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末小子(予冲人,予冲子。古代帝王对先王或长辈的自称;常人对先辈、长者的自称);予取予携(予取予夺。从我处掠取);予违汝弼(古代天子勖勉大臣进谏之词。言我有过失,你应匡正);予智予雄(自以为聪明和英雄;形容妄自尊大) 3. 另见 yǔ
常用片语
1. 予取予求 yúqǔ-yúqiú
[ask for freely] 原指从我处取(见于《左传》僖公七年:“予取予求,不女疵瑕也。”),后代用来指任意索取,犹言随心所欲予 yǔ
基本字义
1. 给与:~以。赐~。赋~。给~。生杀~夺(亦作“生杀与夺”)。
详细字义
〈动〉
1. (指事。象两手相与之形。本义:授予;给予) 2. 同本义 [bestow;give grant]
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谓手拔。——《说文》
予,与也。——《广雅》
予之与夺也。——《淮南子·本经》
君子来朝,何锡予之?——《诗·小雅·干旄》
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 3. 又如:予宁(给丧假);予齿去角(天生动物赋予齿就不赋予角。比喻事物无十全十美);予赐(予告和赐告);予归(准予辞官回家);予夺生杀(泛指帝王掌握的生死大权);予决(给予决定或裁决) 4. 赞许,称誉 [praise]
主盛处贤,而自予雄也。——《管子·宙合》
众必予之。——《管子·小匡》
天下之人唯各特意哉,然而有所共予也。言味者予易牙,言音者予 师旷。——《荀子·大略》 5. 出售,卖 [sell]
岁适美,则市粜无予。——《管子》
岁孰取谷,予之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史记》 6. 另见 yú
常用片语
1. 予夺 yǔduó
(1) [give or deprive]∶给予和剥夺
生杀予夺 (2) [praise or belitt-le]∶指赞许和贬低
褒贬予夺 2. 予人口实 yǔrén-kǒushí
[give sb. a handle for] 给人留下指责的话柄 3. 予以 yǔyǐ
[give;grant] 给以

揠苗助长古文中予是什么意思

予助苗长矣——予,是“我”的意思

古文中曰是什么意思


表示说的意思
“孔子对子路曰”就是“孔子向子路说”

古文中“赤”是什么意思

古文中的赤
音:赤 chì
义:
(1) (会意。甲骨文,从大(人)从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一说“大火”为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2) 同本义 [red]
赤,南方色也。——《说文》
赤者,火色也。——《书·洪范·五行传》
其色赤。——《素问·风论》。注:“赤者,心色也。”
赤刀。——《书·顾命》。郑注:“ 武王诛 纣时刀赤为饰。”
色赤椒好。——《齐民要术·种椒》
困于赤绂。——《易·困卦》。郑注:“朱深曰赤。”
日上,正赤如丹。——姚鼐《登泰山记》。又如:赤刀(刀口赤色的宝刀);赤衣(红色衣服);赤丸(红色弹丸);赤日(红日;烈日);赤石(红色的石头);赤泥(呈红色的泥土)
(3) 忠诚;真纯 [loyal;pure]
推赤心于天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4) 又如:赤心(忠心);赤衷(赤诚的心意);赤情(真诚的心意)
(5) 裸露 [bare]
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唐· 韩愈《山石诗》
(6) 又如:赤剥(光身子);赤巴巴(赤裸裸;毫无掩饰);赤脚大罗仙(传说中得道的李君);赤条精光(全身赤裸)
(7) 空;尽;一无所有 [empty;extreme]
晋国大旱,赤地三年。——《韩非子·十过》
当年老使君赤手降於菟。——苏轼《送范纯粹守庆州》
(8) 又如:赤淋淋(赤条条,一丝不挂);赤白白(一无所有);赤洒洒(形容无牵无挂)
词性变化
赤 chì
〈名〉
(1) 古以赤为南方之色,后因以赤指南方 [south]。如:赤帝(神话中的南方之神。代指汉高祖刘邦);赤方(指南方);赤位(指南方);赤天(南方的天)
(2) 谶纬家谓汉以火德王,火色赤,后因以借指汉朝 [Han Dynasty]。如:赤德(指汉朝的气运)
(3) “赤子”的简称。指婴儿 [baby]。如:赤襁(指婴孩);赤子苍头(泛指老人小孩。苍头:原指老仆,此指老人)
(4) 指鲜血 [blood]。如:赤津津(鲜血渗流的样子);赤臭(血污腐臭之气)
(5) 共产党 [munist party]
这里现亦大讨其赤,中大学生被捕者有四十余人。——鲁迅《书信·致李霁野》
◎ 赤 chì
〈动〉
(1) 除掉,诛灭 [remove]
此祸水也!指日赤吾族矣!——《聊斋志异·小翠》
(2) 又如:赤族(诛灭全族);赤诛(诛杀)

古文中枕是什么意思

在古文中,“枕”的基本义与用法,大致与今天相同,如,名词“枕头”;动词“枕着”。古文有一个义项在现代汉语中不再使用了,那就是:靠近,临。
“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这里的“枕”,就是靠近的意思。
其实,它仍然是从“头枕着”引申而来的。枕山麓一寺:一座寺庙“头枕着”山麓。拟人的表示方法。

古文中夷是什么意思

平安,化险为夷~。
弄平:夷为平地
消灭:夷灭,同辈: ~等
名姓: 伯~
通“怡”: ~然自若

古文中尝是什么意思

尝 cháng
亦作“尝”。
1.辨别滋味,吃一点儿试试。
《诗‧小雅‧甫田》:“田畯至喜,攘其左右,尝其旨否。”
唐王建《新嫁娘词》之三:“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祖父爱孙女,闺女家有时送来几个黏饼子、醃鸡蛋,他总要留给孙女儿吃,自己只尝一点点。”
2.食;吃。
《诗‧唐风‧鸨羽》:“王事靡盬,不能蓺稻粱,父母何尝?”朱熹集传:“尝,食也。”
《捻军歌谣》:“送来银两穷人用,送来粮食穷人尝。”
3.试探;试验。
《左传‧襄公十八年》:“诸侯方睦于晋,臣请尝之。若可,君而继之;不可,收师而退,可以无害,君亦无辱。”
《新唐书‧杨慎矜传》:“至闻国忠语,乃喜,且欲尝帝以取验。”
清黄宗羲《再辞张郡侯修志书》:“何苦而尝身于市虎乎!”
4.经历,身受,尝受。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而果得晋国,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曹禺《雷雨》第四幕:“罪孽是我造的,苦,也应当我一个人尝。”
5.通“常”。
《史记‧刺客列传》:“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适嗣,当立。’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
唐卿云《送人游塞》诗:“雪每先秋降,花尝近夏生。”
清孙枝蔚《六客诗‧棋客》:“人间胜败寻尝有,一局何劳重叹嗟。”
6.古代秋祭名。
《诗‧小雅‧天保》:“禴祠烝尝,于公先王。”
《尔雅‧释天》:“秋祭曰尝。”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孰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
7.泛指祭祀。参见“尝驹”、“尝醪”。
8.副词。曾经。
《论语‧卫灵公》:“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
晋潘岳《闲居赋》序:“岳尝读《汲黯传》。”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我也尝见想做小说的青年,我买小说法程和文学史来看。”
----汉语大辞典

古文中“疏”是什么意思

①<动>疏导;疏通。《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疏之欲其通。”
②<动>分;分散。《史记·黥布列传》:“上裂地而王之,疏爵而贵之。”
③<动>疏远。《屈原列传》:“王怒而疏屈平。”
【又】〈名〉疏远的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疏不间亲,还是莫说罢。”
④<形>稀疏。《与朱元思书》:“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⑤<形>少;稀少。《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妾久疏谈笑。”
⑥<形>粗疏。《史记·范雎列传》:“其于计疏矣。”
⑦<名>粗糙的米。韩愈《山石》:“铺床拂席置羹饭,疏粝亦足饱我饥。”
⑧<动>分条陈述。《滕王阁序》:“敢竭鄙怀,恭疏短引。”
⑨<名>给皇帝的奏议。如《论积贮疏》、《谏太宗十思疏》
⑩<名>古书注释的一种。不仅注释古书原文,对前人的注释也加以申发说明。
⑾〈名〉僧道拜忏时焚化的祝告文。《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今日是员外生辰,小道送疏在此。”
【疏狂】狂放不羁的样子。
【疏俗】远方风俗。

予的古文 古文 中 予 是什么意思?

古文中,焉是什么意思

焉,在这里是兼词,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此”的功能,相当于“于此”、或“于是”。
出焉:直译“出于此”,即“从……(这里)出”。例如:“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漳水从这个地方流出,一直向东流入黄河。再如:“琢磨璞玉,美玉出焉;琢磨君子,圣贤出焉”——美玉从“琢磨璞玉”中出;圣贤从“琢磨君子”中出。

古文中“尔”是什么意思?

1.人称代词。你:非尔之过。2.指示代词。如果;这样:果尔。3.指示代词。4.形容词字尾。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