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陆游与唐婉 圍觀南宋詩人陸遊「最浪漫的熬夜」:人生實苦,但靈魂不可庸俗

火烧 2022-01-10 15:50:09 1068
圍觀南宋詩人陸遊「最浪漫的熬夜」:人生實苦,但靈魂不可庸俗 誰是文學史上最會熬夜的詩人?非陸遊莫屬!這首《臨安春雨初霽》作於陸游62歲那年。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
陆游与唐婉 圍觀南宋詩人陸遊「最浪漫的熬夜」:人生實苦,但靈魂不可庸俗

圍觀南宋詩人陸遊「最浪漫的熬夜」:人生實苦,但靈魂不可庸俗  

誰是文學史上最會熬夜的詩人?非陸遊莫屬!
這首《臨安春雨初霽》作於陸游62歲那年。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再讀這首詩,我不禁感嘆:這是「失眠熬夜」的最高境界!人生實苦,但靈魂不可庸俗。熬最深的夜,燉最醇的雞湯,做人,就是需要一腔熱血!
「春雨貴如油」——「熬夜」背後的價值觀
寫下這首詩的時候,陸遊已歷經宦海沉浮、人生磨難。但是,縱使滿腔愛國情懷難以抒懷,但不妨礙他繼續堅定愛國思想,為民族憂、為天下憂。
要理解這首七言律詩的主旨和意境,首先要理解春天在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節氣文化中的重要含義。理解了春天對於古人的意義,才能明白詩人為何能夠「熬得了最深的夜」。
二十四節氣包含了豐富的傳統文文化。
「春」字,在甲骨文中,從草、從日、從屯(作聲符),整個字就是一副大地回春圖。因此,《說文解字》是這麼解釋「春」字的:春者,推也。意思就是,又一種陽氣蒸騰的強大力量,推動萬物生長。
因此,古人對」春天」是十分喜愛的。釀春酒、打春、咬春等等,凡是和新生、希望、排除濁氣的事情,基本上都和「春」有關。
蘇軾曾經寫過一闕詞《如夢令·有寄》,其中有一句: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這裡的「一犁春雨」可謂是寫出了古人對於春耕、春雨的喜愛之情。在春雨中犁地,意味著希望、收成。雨露降臨滋養萬物,所以古人也把「春雨」用到教育上,造了一個成語為「春風化雨」。
對「春雨」最強烈的愛,莫過於那句俗語「春雨貴如油,下得滿地油」。穀雨時節的雨,往往比較充沛,下得極為透徹,因而十分利於作物的生長。
因此,一夜春雨,象徵的是新生、希望。而此時,詩人卻一夜難眠。他被希望的春雨,激發起了無限遐想,生髮出了萬丈豪情,正所謂「沐春風而思飛揚」。
寫這首詩的時候,詩人奉詔入京。在客舍小樓中,在春天這個希望的時節,詩人對家國的希望,被春天再次激發出來了。
金人的鐵騎踏破河山,家國的希望還在嗎?充沛的春雨,是否也可以給河山帶來重生的希望?
是什麼促使詩人「熬最深的夜」?唯有那滿腔的愛國情懷。
「春在賣花聲里」——「杏花」背後的社會風俗
陸遊是史上最著名的愛國詩人,也是最鬱郁不得志的愛國詩人。「南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可謂是他一聲心血的寫照:到死都看不到山河收復。
事實上,他也是最寂寞的愛國詩人。「深巷明朝賣杏花」,就寫出了他的愛國情懷背後濃重的反諷意味。
一夜的春雨,深巷的杏花,這分明是春色最濃的時節。詩人為家國憂,「熬最深的夜」,那其他人在幹什麼呢?叫賣杏花,享受最詩意的愜意日子。這使得詩人的這種孤寂,在熱鬧的社會氛圍中,更顯孤寂。
宋代大概是中國歷史上,做「花的買賣」最熱鬧的一個朝代。雖然在唐代,賣花已經十分常見,「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白居易《賣花》)就寫出了暮春牡丹花買賣的情景,然而,宋代賣花卻極為繁榮,甚至還出現了專門的「花市」。
挑著花擔,走街串巷,吆喝叫賣。賣花的吆喝聲還形成了獨特的賣花聲,宋詞多有反映。其中,賣杏花,是宋代詞人寫的最多的。因為,杏花是春天的「花信」。
在「驚蟄」這個節氣,「三候」有「三信」,一候桃始華,這時的「花信」自然是桃花;二候倉庚鳴,這時的「花信」就是杏花了(三候鷹化為鳩,「花信」是薔薇)。
倉庚就是黃鸝鳥。你看,杏花微雨,倉庚鳴叫,陽春的蓬勃清新之氣便撲鼻而來。整個城市都沉浸在這種春天的歡愉中,即使是尋常日子裡,人跡罕至的「深巷」都飄揚起「杏花聲」了。
這種春天的熱鬧,卻不是詩人的。熱鬧中的孤獨,才是真的孤獨!
怨歸怨,牢騷之後依然初心不改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這句詩,看似寫出了春天的詩情畫意,實際上,詩人是一肚子的牢騷、滿腹的怨氣,無處發泄,只能以詩詞澆胸中塊壘。
他在後文,氣沖沖地說「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意思是說,隨便你們吧,我也不管啦,我也去品品茶、玩玩茶道、寫寫草書算了。
這樣還不夠,詩人還要破口大罵「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意思是說,這個京城,真是髒得不能再髒了,我還是趕在「清明」這個「清潔而明凈」的時節,快快回家吧!
借春色發牢騷,這才是這首詩的本義。因此,不要沉醉在詩人假借的濃濃春色之中。
然而,詩人終歸是詩人,詩言志,也治癒靈魂。
寫下這首《臨安春雨初霽》之後,赴任嚴州知州,在嚴州任上,「重賜蠲放,廣行賑恤」,深得百姓愛戴。
1189年二月,宋孝宗禪位於趙惇(宋光宗),陸遊上疏,提出「減輕賦稅、懲貪抑豪」;「繕修兵備、搜拔人才」,希望通過厲馬秣兵、完成北伐。
怨歸怨,牢騷之後,一顆愛國初心依然不改,這就是陸遊!
人生實苦,幹了這碗陸放翁的雞湯!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