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林则徐李鸿章左宗棠 左宗棠见林则徐时,为何说他人「 ”五体投地”而自己「 ”五体投水”?

火烧 2022-04-01 13:45:18 1055
左宗棠见林则徐时,为何说他人「 ”五体投地”而自己「 ”五体投水”? 左宗棠目高于顶,一生傲然睥睨,能够入他法眼的大人物少之又少。林则徐任江宁布政使和江苏巡抚时,政声卓著,与两江总督陶澍精诚合作,长达
林则徐李鸿章左宗棠 左宗棠见林则徐时,为何说他人「 ”五体投地”而自己「 ”五体投水”?

左宗棠见林则徐时,为何说他人「 ”五体投地”而自己「 ”五体投水”?  

左宗棠目高于顶,一生傲然睥睨,能够入他法眼的大人物少之又少。林则徐任江宁布政使和江苏巡抚时,政声卓著,与两江总督陶澍精诚合作,长达六年之久。后来他临危受命,出任钦差大臣,赴粤禁烟,更引得举世瞩目。左宗棠赞赏林则徐办理洋务的眼光和查禁洋烟的魄力。鸦片战争爆发后,朝廷惊慌失措,将林则徐革职充军,左宗棠感到异常悲愤。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林则徐结束了遣戍新疆的苦难岁月,恢复官职,就任云贵总督。当时,胡林翼任贵州安顺知府,向林则徐力荐左宗棠,称赞他「 ”有异才,品学为湘中士类第一”,话说得满满实实,林则徐或许有点将信将疑。不巧的是,那年左宗棠的孤侄要结婚,而且他听从恩师贺熙龄的安排,接受了陶澍家私塾的聘约,不可食言,因此未能与林则徐谋面。 翌年冬天,林则徐告病还乡,途经长沙,泊舟江畔,派人送信到湘阴柳庄,邀约左宗棠前来一晤。「 ”是晚乱流而西,维舟岳麓山下”,「 ”江风吹浪,柁楼竟夕有声”。左宗棠的心情非常激动,心里也有些紧张,登舟过板之际,他一脚踏空,顿时沦为落汤鸡,当众出糗,好不尴尬。林则徐打趣道:「 ”此为君之见面礼乎?”左宗棠不乏急智,很会解嘲,于是应声而答:「 ”他人敬公,五体投地;晚生敬公,五体投水!”两人相视而笑。左宗棠更衣后,被引至客座,刚烫好的黄酒正好暖身。 当时,林则徐六十四岁,左宗棠三十八岁;林则徐是封疆大吏,左宗棠是草野书生,年龄、地位均颇为悬殊,但这些差距丝毫也未妨碍两位忘年之交的竟夕畅谈。他们臧否人物,剖析时势,许多见解不谋而合。新疆的现状和前景显然是个重点话题。林则徐说:「 ”西域屯政不修,地利未尽,以致沃饶之区,不能富强。”他又说:「 ”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这番话字字句句如重锤实锤,敲打着左宗棠的心坎,那穿越时空的卓识和信赖尤其令人惊异,须知,最终能够百分之百兑现的预言无疑是伟大的预言。 这次见面,两人「 ”宴谈达曙,无所不及”,林则徐证实了胡林翼鉴人的眼光不虚,左宗棠确实是只可得一、不可求双的绝世奇才。于是他郑重其事,将自己在新疆收集的地图资料悉数赠给左宗棠。二十多年后,左宗棠挥师绝域,早已胸有成竹。 尽管左宗棠与林则徐仅获一面之缘,仅得一夕之晤,但他受到林公的影响既深且广。他在陕甘总督任上,采取的政策是「 ”不论汉回,只论良莠”,即脱胎于林则徐在云贵总督任上采取的「 ”良则虽回必保,莠则虽汉必诛”的政策。他治理西北,禁种罂粟(称之为「 ”妖卉”),禁运鸦片,也是秉承了林则徐在广东的禁烟宗旨。他在新疆指挥军队兴修水利、开凿坎儿井、种桑、种稻,都是听从了林则徐当年的建议。 道光三十年(1850年)冬,林则徐病逝于赴桂「 ”救火”的途中。左宗棠骤闻噩耗,失声痛哭,撰挽联一副,寄达哀思:「 ”附公者不皆君子,间公者必是小人,忧国如家,二百余年遗直在;庙堂倚之为长城,草野望之若时雨,出师未捷,八千里路大星颓。”国家有难,栋梁先折,左宗棠对此痛心疾首。 直至暮岁,左宗棠仍以早年拜晤林则徐,并且得到后者的赏识为平生「 ”第一荣幸事”。林则徐赠给他的那副亲笔对联,他一直视为瑰宝,上联为「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下联为「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此联原为大才子袁枚集句而成,闻者皆讥诮他吹嘘太过,作者只好急卷深藏。林则徐手录此联,赠给一位尚居草野的晚辈,可见其激赏之情排山倒海。左公一生行迹遍及江南塞北,总以此联随身,悬挂于斋壁、帐幕之上,怀人的同时,借以励志。须知,他同样具备林则徐那种「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怀。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王开林(作者为湖南省作家) 监制:刘立志 编辑:樊宣 流程编辑:王宏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