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贤子贵是什么意思 一位賢母的作用有多大?看看晉朝陶侃就知道了
一位賢母的作用有多大?看看晉朝陶侃就知道了
陶侃,字士行,鄱陽梟陽(今屬江西都昌)人,後遷徙至廬江尋陽(江西九江),生於東吳永安二年(公元259年),東晉著名將領,其曾孫就是“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東晉名士陶淵明。
陶侃出身寒門,沒有顯赫的家世,母親湛氏是父親陶丹的小妾,陶丹曾任職三國東吳的揚武將軍,是個很一般的武官。
父親去世後,陶家就更加貧寒了,年幼的陶侃和母親湛氏相依為命。
湛氏是個勤勞的女子,丈夫死後,她靠著紡織布帛,供養兒子陶侃,讓陶侃和有德行有才能的人結交。
陶侃的仕途最初不是很順利,曾任職尋陽縣的小吏,負責監管魚市的交易。
有一天,陶侃利用職務之便,派人把一包醃製的鹹魚送回家孝敬母親。
湛氏拒收鹹魚,還寫信批評兒子說:“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唯不能益我,乃以增吾憂矣。”
——你身為官吏,卻拿公家的東西送給我,這對我非但沒有益處,反倒讓我為此憂心忡忡。
鄱陽人范逵以孝行聞名,被舉為孝廉。
有一次,范逵到陶侃家住宿,當時連日冰雪氣象,陶家一貧如洗,家徒四壁,范逵還帶了好幾個仆人和馬匹,陶侃很為難。
母親湛氏對他說:“汝但出外留客,吾自為計。”
——你隻管去留住客人,我自有辦法。
湛氏把長垂至地的頭髮剪下來,做成了兩套假發,賣給別人,換回幾鬥米,拆毀倉房一半的柱子做煮飯的柴禾,把睡覺的草墊切碎,當成喂馬的草料,而後為客人做了豐盛的飯菜,熱情款待范逵主仆一行人。
范逵得知詳情,深受感動,讚歎道:“非此母不生此子。”
范逵到了洛陽,廣泛傳揚陶侃母子的好名聲,陶侃因此聲名遠揚,仕途出現轉機。
永嘉五年(311年),陶侃被朝廷任命為武昌太守,兩年後出任荊州刺史,任內勤政愛民,興利除弊,一度出現“路不拾遺”的繁榮局面。
後入朝歷任侍中、太尉、都督八州諸軍事等官職,受封長沙郡公。
陶侃先後平定了陳敏、杜弢、張昌等人率領的義軍,配合溫嶠平定蘇峻之亂,在庾亮配合下平定郭默之亂,立下赫赫戰功。
陶侃

陶侃心思縝密,遇事“纖密好問”,善於察訪。
有一次,陶侃出遊,看到一個人手裡拿著一把還沒成熟的水稻。
陶侃盤問他:“你拿著沒成熟的水稻想幹什麽?”
那個人說:“走路遇見水稻,隨便拔了一把而已。”
陶侃大怒:“你不種田,還糟蹋別人的莊稼,太不像話了!”
於是用鞭子懲罰了那個人。
此後,當地百姓“勤於農作”,多數人家都能夠自給自足。
陶侃晚年被朝廷拜為大將軍,賞賜“讚拜不名、劍履上殿”的殊榮,雖然位極人臣,但陶侃從未獨攬大權。
他的明智保全了“家僮千余,珍奇寶貨富於天府”的家業,使得子孫數代衣食無憂,鹹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享年七十六歲。
- 上一篇
戚继光抗倭滔天罪行 谭纶戚继光 戚继光和谭纶趣事
谭纶戚继光 戚继光和谭纶趣事 谭纶字子理、号二华,曾任台州知府、福建巡抚、蓟辽总督、兵部尚书、太子少保等职,著有《说物寓武》等作品;在戏曲方面,他促成海盐腔与弋阳腔的融合,形成了“宜黄腔”。谭纶戚继光
- 下一篇
公司要把我调到另外一个公司 请问,公司在另外一个地方开的连锁店要以我的名义去办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这样有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呀?!
请问,公司在另外一个地方开的连锁店要以我的名义去办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这样有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呀? 请问,公司在另外一个地方开的连锁店要以我的名义去办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这样有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