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你有多大的能耐我就有多大的心 历史真实的诸葛亮能耐有多大

火烧 2022-07-23 19:48:19 1061
历史真实的诸葛亮能耐有多大 赤壁之战、草船借箭都是东吴人干的,历史神人诸葛亮的真实能耐有多大?诸葛亮在《三国》里就是个神人。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五行八作、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他无一不通、无一不晓。而且

历史真实的诸葛亮能耐有多大  

赤壁之战、草船借箭都是东吴人干的,历史神人诸葛亮的真实能耐有多大?

诸葛亮在《三国》里就是个神人。

天文地理、医卜星相、五行八作、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他无一不通、无一不晓。

而且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未出茅庐就知三分天下。

民间文学从各个角度有意无意地在神话诸葛亮。

民间给诸葛亮盖了个庙,这庙两旁贴了一副对子。

这副对子的上联是“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下联是“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土木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诸葛亮一生的事基本都在这里面,每件事都是惊天地兮泣鬼神。

那么,史实上的诸葛亮有没有这么神呢?

诸葛亮有能耐主要是指他在军事上的战绩。

诸葛亮确实未出茅庐就知三分天下,这在《三国志》《隆中对》里边说得很清楚的。

诸葛亮没出茅庐的时候,“躬耕陇亩,好为《梁甫吟》”。

刘备把他挖出来,主要是看上诸葛亮是个战略家。

《三国演义》里说他一出山就是军师,拿着令箭调动各路大将——关羽你这儿,张飞你那儿,赵云你那儿。

其实,真实历史不是这样。

诸葛亮是个战略家,一出山,刘备封他为军师中郎将。

军师中郎将是主管后勤供给的官吏,等于咱们现在的地税局局长,通过收税、抽粮饷供应部队。

他业务能力还没展现,资历也没有,所以不可能参加赤壁之战。

因为刘备知道诸葛亮口才好,所以把诸葛亮派到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刘抗曹。

这个赤壁之战是周瑜一手抓、一手干的。

你看看历史留下的诗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都是说周瑜的,没几个说诸葛亮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说孙权的,也没有歌颂诸葛亮。

非常可能是诸葛亮并没有参加赤壁之战的指挥行动,因为赤壁之战基本都是周瑜指挥的。

有网友说那不对,诸葛亮未出茅庐知三分天下,到这儿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

你看从一开始诸葛亮舌战群儒之后,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然后是下诈降书;下完诈降书,诸葛亮登场,设七星坛借东风;最后是直接火烧赤壁了。

这个过程当中,还夹杂有庞统巧献连环计。

从整个过程看,诸葛亮并未参与指挥作战。

有人认为赤壁之战的核心就是诸葛亮借东风,但事实上诸葛亮根本就没借过东风,借东风之类的事情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只能说是神话。

真实情况是,周瑜长期在这儿生活,了解这会儿的气候,知道每年到冬季的时候必有一段时间刮东南风。

所以用火攻曹营是周瑜干的,跟诸葛亮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有人说,那草船借箭总是诸葛亮干的吧。

可事实这更是无稽之谈。

历史上有草船借箭这个事,但草船借箭的主角并不是诸葛亮,是孙权。

而且草船借箭的时间也不对,不是赤壁之战时发生的,而是在赤壁之战之后五年发生的。

濡须之战中,孙权与曹操隔江对峙。

这边是曹操大将张瑶,那边是孙权亲自带兵督战。

当时,第一仗,孙权就把曹操给打灭火了。

之后,曹兵坚守不出。

孙权为了查看曹营水寨的虚实,有一天趁着大雾垂江,驾船前去。

他怕曹孟德突然袭击自己,所以鼓乐齐鸣,把自己的船弄得好像是送亲的船队似的。

曹操看不清,不知道虚实,不知道来了多少船,情急之下,他让士兵万箭齐发,这些箭统统射到这些船的这边,不一会儿船就倾斜了。

孙权说,赶紧把船调一面。

于是,第二面也被射满了。

孙权载着这些箭回去了。

这是发生在孙权身上的事,跟诸葛亮又一点关系没有。

看到这里,估计有的网友会骂,你这不是糟蹋诸葛亮吗?我们了解的诸葛亮大名垂宇宙,是了不起的人物,你怎么说什么都不是他干的?有他干的。

咱们下边就说真实的诸葛亮到底干了哪些事,我们怎么去评价他。

诸葛亮是个口才极佳、但是尖酸刻薄的人。

他不仅有舌战群儒这样的光辉业绩,还曾经在两军阵前直接骂死老王朗。

王朗想凭三寸不烂之舌,两行伶俐之齿,说服诸葛亮降曹魏。

这老头以为自己有能耐,他没想到诸葛亮嘴皮子比他利落多了。

他上来还没说话,诸葛亮先把话递过来了——“你这苍髯老贼,皓首匹夫”。

王朗一口痰上来,给憋住了。

诸葛亮又骂他,他一口气上不来了。

当时老头一着急从马上掉下来,死了。

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口才和他的尖酸刻薄。

诸葛亮不光是个最佳辩手,同时还是一个好演员。

大家还记得诸葛亮三气周瑜吧。

当然三气周瑜也不是诸葛亮干的,但是柴桑吊孝确实是诸葛亮所为。

周瑜死了之后,刘备派诸葛亮去柴桑吊孝。

柴桑是现在的九江,汉代时候叫柴桑。

诸葛亮一进来就开始哭,“失哉公瑾,痛哉公瑾”。

诸葛亮掉眼泪,都没用辣椒水,这就说明诸葛亮是个演技派的好演员。

诸葛亮有着很强的权力欲,有些好大喜功,不够审时度势,略微显得贪图虚荣。

他在《出表》里说:“自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庶竭驽钝,攘除奸雄,恢复汉室。”当时蜀在三国里国力是最弱的。

你看《出师表》一开头就写道:“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按道理说,既然国力不行,到了生死关头,你赶紧关起门来,好好发展自己经济,诸葛亮反而大动刀兵,六出祁山,九伐中原,要跟曹魏争天下正统。

最后蜀中国力越来越弱,等诸葛亮一死,姜维一个人根本撑不住。

这和诸葛亮竭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有直接关系。

你看成都武侯祠,上面有副对联写得非常好。

上联叫“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下联叫“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就是说你得审时度势。

有人说诸葛亮对待下边人太严厉了,一点也不宽容,但是这副对联的作者告诉大家,无论是宽还是严,前提是得审时度势。

面对当时天下的情况,蜀国宜自保,宜发展经济,励精图治,而不是主动去攻打别人。

国力耗到这程度,诸葛亮为什么还要打呢?因为他知道自己身体快不行了,他想在活着的时候建功立业。

这不是为了蜀国,而是为了个人的千秋功业。

你有多大的能耐我就有多大的心 历史真实的诸葛亮能耐有多大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有点自私,图自己虚名。

说到这儿,网友真不服气了,说,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各地还建武侯祠建供奉诸葛亮,把他奉成圣人一样的人物?大伙儿注意,这是罗贯中在美化诸葛亮,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有意识地美化诸葛亮。

为什么这么做呢?这是告诉老百姓,你看诸葛亮那么大能耐都不造反,都一心辅佐皇上,你们能耐能有多大,老老实实辅佐我吧。

吹捧诸葛亮就是给大家政治洗脑,让大家不要造反,历朝历代的皇上以及皇上身边的知识分子都明白是怎么回事,都明白捧诸葛亮其实是保护自己。

这种思维方式,不光是影响了很多文臣武将,连有些大文豪都深受迷惑。

咱们学过杜甫的不少诗,杜甫在诗里也按照这个思路吹捧诸葛亮:“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