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要保护历史遗迹 秦皇岛境内的历史遗迹

火烧 2022-09-29 03:42:10 1065
秦皇岛境内的历史遗迹 一、河北省内的历史遗迹很多,比如秦始皇境内的( ) 河北省境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年入选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

秦皇岛境内的历史遗迹  

一、河北省内的历史遗迹很多,比如秦始皇境内的( )

河北省境内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一)“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1994年入选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古代帝王宫苑,清代皇帝避暑和处理政务的场所。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市区北部。

始建于1703年,历经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89年建成。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

(二)“明、清皇家陵寝” 的子项目 清东陵 位于 河北遵化市 明清皇家陵寝(英文:Mausoleum of the ming and Qing Emperor),指建于中国明清时期,现分布于北京市、河北省、湖北省、江苏省、安徽省、辽宁省的皇家陵寝建筑群,国务院现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清西陵 位于 河北易县 2000年入选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始建于1730年(雍正八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什么要保护历史遗迹 秦皇岛境内的历史遗迹

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此外还有3座后陵,以及若干座公主、妃子园寝。

(三)“长城” ---河北段 1987年 入选 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长城( The Great Wall),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

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 。

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二、介绍一下 河北 秦皇岛市 的历史

秦皇岛是因秦始皇东巡驻于此,并派人从这里渡海求仙而得名。原为一个孤岛,到清乾隆年间成为陆连岛。

秦皇岛最早发现有人类居住的记录是在50--100万年前,在滦河东岸秦皇岛市卢龙县武山北侧有喀斯特溶洞遗址,素称狼洞,宽四丈,方两丈,因石矿采石,洞内遗物已袒露出来。1976年曾整理出人头颅骨化石、马鹿头骨和无名兽骨化石、六颗牙齿化石等。1982年,经北京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鉴定,为50--100万年的动物化石,此外,还有灰烬遗迹。因此,认为是远古人类繁衍生息之地,被称为"武山猿人遗址"。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孟姜乡小毛山村西南金丝河畔的500米高地的小毛山新石器遗址,面积约12000平方米,有石斧、石锄、石镰、石磨盘、石磨棒、石球等多件及大量的纹理粗糙的黑陶片。经初步认定,此为5000年前兰古人类定居的地方,有比较齐全的生产、生活用具,是红山文化的遗存。还有位于秦皇岛市山海关区高建庄乡黑汀村北、石河两岸的高地处的将军台新石器遗址,与小毛山为同一时期的古人类定居的地方,这里紧傍石河,便于鱼耕。

在秦皇岛地区最早出现的国家是三千年前商代的一个方国----孤竹国,位于今卢龙县青龙河畔。《史记索引》载:“高汤三月丙寅(前1027)封孤竹”史志多有记载,“孤竹”本名“觚竹”,“觚”即商周时期用青铜制的酒器,“竹”即当年刻字记事用的竹简或木简。1973年,在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出土的铜器上,有铭文“觚竹”的字样。这就表明孤竹文化的发达和孤竹地域的广阔。 孤竹国国王的二子,就是古代的大贤人---伯夷、叔齐,忠于商而耻为周臣,不食周栗,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兮?吁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伯夷、叔齐更有“夷齐让贤”之佳话,后人皆仰之。孔子说:“古之贤人也。”孟子说:“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韩非说:“圣人清若尧舜,行若伯夷。”屈原也歌曰:“行比伯夷,置以为像也。”历代帝王更是对伯夷、叔齐倍加歌颂。孤竹国还为后人留下了“老马识途”的典故。至今,秦皇岛还有孤竹国、孤竹城、阚各庄殷商遗址、书院山(夷齐读书处)、首阳山等古迹名胜。

明、清时期,秦皇岛地区行政区划较为稳定。明代属永平府,境内建制卢县、抚宁县、昌黎县、永平卫、山海卫。县下实行里甲制,里亦称社、屯,当地民编为社,迁来者编为屯。清代,沿用明制,属直隶省永平府,辖卢龙、抚宁、昌黎县。清乾隆二年(1737年)在山海关增设临榆县。

民国时期,随着政权更迭,区划变动比较频繁。抗日战争时期,适应政治、军事斗争需要,秦皇岛地区曾建立“迁卢抚昌联合县办事处”、“临抚凌青绥联合办事处”等。1945年以后形成国民党统治区和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两个区域。

1948年11月27日秦皇岛解放。是月,在秦皇岛建立秦榆市,秦榆市辖山海关办事处、一区(现海港区铁道南)、二区、三区(现海港区铁道北东区、西区)、海滨区、上庄坨区。1949年3月山海关改为市,划归辽西省;同时,秦榆市改称秦皇岛市,为河北省省辖市。1984年4月,国务院确定秦皇岛市为全国14个沿海对外开放的港口城市之一,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

三、秦皇岛的遗址现状、相关历史、如何保护的资料

秦皇岛是一座风景优美、气候宜人、避暑疗养的圣城,它不仅是闻名遐迩的“世界最大能源输出港”,拥有“中国避暑圣地”的美誉,而且,它所具有的历史文化也堪称中国之最。

不管是古代的大贤人伯夷、叔齐,还是坚守爱情的孟姜女,在这里都能够找到他们在神话传说中的足迹;不管是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还是md的“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在这里都能够找到伟人的诗篇;不管是秦始皇到这里求仙入海,还是国家领导人每年都要来这里度假开会,这里从中国的开国皇帝到现代的主席总理都会留下他们的身影;不管是中国的第一瓶葡萄酒,还是为神五载人飞船升天火箭电梯提供防爆称重系统的厂家,这里都是它们的故里;不管是亚洲最大的野生动物园,还是中国最大的足球学校、北京奥林匹克足球馆,这里都是它们的摇篮……秦皇岛,一个风光优美的城市,一个气候宜人的城市,一个拥有无数中国之最、世界之最的城市,一个富有无数文化底蕴、文化内涵的城市……下面是我对秦皇岛历史文化的调查情况: 一、秦皇岛历史文化资源调查资料: (一)调查目的: 了解秦皇岛的悠久历史文化,调查当地人对秦皇岛历史文化的认知程度、熟悉程度以及继承弘扬情况。

(二)调查地点: 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山海关区、卢龙县、昌黎县 (三)调查方式: 1、实地采访 2、网络问卷调查 (四)根据调查结果,生成调查报告。 二、根据秦皇岛历史文化调查问卷及访谈记录得出以下数据: 1、秦皇岛历史文化资源有哪些? (1)神话故事传说类: A. 秦皇岛---天上经典爱情故事 B. 孟姜女哭长城 C. 难过的冷口关---秦皇岛故事传说 D. 雄伟关城---山海关 E. 黄金海岸昌黎的传说故事:(A)葡萄树王的传说 (B)娘娘顶 (C)七里海 (D)沙坨峪 (E)龙山和九龙山 (F)皇后寨 F. 秦皇求仙入海处的传说 G. 北戴河别墅的故事:(A)老别墅之瑞士小姐楼 (B)老别墅之北戴河章家楼 (C)马海德别墅与傅作义别墅 H. 老虎石传说 I. 揭秘“中国夏都”--北戴河的历史变迁 (2)历代帝王将相的事迹: A.古孤竹国遗址(位于今卢龙县) B.东汉曹操率军征伐辽西郡。

C.北魏4伐北燕。所掠辽东民,晋属新昌县者置之朝鲜县境,析朝鲜侨置新昌。

县治朝鲜县城,北齐初徙新昌城(今卢龙县城) D.唐代大将军罗成罗义镇守永平府 E.辽太祖(契丹)二年,后晋王李存勖(沙陀人)攻下平营二州。 太祖神册二年(公元917年)二月,后晋副将卢文进,率部投奔契丹,被命为卢龙军节度使。

同月,以平州治所为卢龙军节度使驻地。 F.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于旧城(古平州城)平山巅建永平府衙。

G.清世祖顺治十七年,(1660),刊刻马备等纂修《卢龙县志》六卷首一卷。 (3)古诗词类: A.曹操---《观沧海》 B.md---《浪淘沙》 C.秦皇岛诗词学会【碣石诗社】---《碣石诗词》 D.《秦皇岛赋》 E.古今圣贤第一篇---《史记-伯夷叔齐列传》 (4)非物质文化遗产类: A.民间音乐:(A)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抚宁吹歌(抚宁县:中国吹歌之乡) (B)昌黎民歌 (C)昌黎吹歌 B.民间舞蹈:(A)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昌黎地秧歌(昌黎县:中国地秧歌之乡) (B)青龙猴打棒、青龙满族寸子秧歌 (C)抚宁太平鼓 C.民间文学:(A)孟姜女哭长城(山海关区) (B)萧显写匾的故事(山海关区) (C)碣石山传说与故事(昌黎县) (D)老马识途的传说(卢龙县) (E)玄鸟生商的历史传说(卢龙县) (F)李广射虎的历史传说(卢龙县) (G)伯夷、叔齐历史传说(卢龙县) D.传统手工艺:昌黎赵家馆饺子制作技艺(昌黎县) (5)旅游文化资源类: A.世界文化遗产---长城 B.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山海关 C.现存万里长城东部起点---老龙头 D.海天一色海洋风光 E.秦皇岛海滨国家森林公园 F.秦皇岛长寿山国家森林公园 G.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 H.奥林匹克公园 I.亚洲最大的野生动物园 J.中国最美丽的八大海岸之一---昌黎黄金海岸 K.中国最佳观日出八大胜境之一---北戴河鸽子窝鹰角亭 L.中国奥林匹克足球馆 M.中国四大别墅区:北戴河 N.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A)秦皇行宫遗址 (B)山海关明长城遗址卢龙金代经幢 (C)北戴河别墅群 (D)昌黎源影寺塔 (E)六国营盘遗址 (F)九门口子母台 (6)知名高校类: A.燕山大学 B.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C.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D.燕大里仁 E.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欧美学院 F.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 G.河北农大水产学院 H.大庆石油学院秦皇岛分院 I.秦皇岛教育学院 J.秦皇岛外语学院 K.天津商学院秦皇岛分院 L.河北建材学院 M.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 2、秦皇岛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现状: (1)从以下调查可以看出,秦皇岛作为一个旅游城市,非常注重对环境、资源的保护: 根据问卷调查整理出以下数据: A.据外地游客反映,认为秦皇岛的整体环境优美,城市市容整洁的占89%,认为环境质量一般的占9%,只有2%的人认为环保意识淡薄环境质量较差。

B.据外地游客反映,83%的人认为秦皇岛的绿化非常优美,绿地面积广阔,非常适合人了居住、生活,是适合休闲疗养的胜地。5%的人认。

四、秦皇岛的有来及历史

秦皇岛,是渤海湾西北岸一片普通而又神奇的土地,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

在这片土地上,浓缩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史,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活剧。 从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7世纪,这里属孤竹国辖领,延续千年之久。

著名的“古之贤人”伯夷、叔齐,就是孤竹国君墨胎氏的两个儿子。司马迁的《史记》中,人物传记的开宗明义第一篇,就是《伯夷叔齐列传》。

今天,在秦皇岛市卢龙县层岩叠嶂、绿树环抱的六音山中,还存有“夷齐读书处”的遗迹。一些史学家也认为孤竹城就在今天的卢龙。

公元前7世纪,孤竹联合异族山戎攻打周王的同姓诸侯国——燕国。应燕庄公之邀,取得诸侯国霸主地位的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一举灭掉了孤竹国。

“老马识途”的成语故事,就发生在卢龙县境内。 战国时期,秦皇岛一带属燕国辽西郡。

燕昭王筑黄金台,招贤纳士,很快使拥有“碣石之饶”的燕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当时,燕国已经建立舟师,与齐国“合纵”抗秦,并“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史记》)。

可见,那时就已经开始了求仙活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吞并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秦王朝。

之后,秦始皇曾五次出巡。公元前215年,第三次出巡“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史记》)。

羡门、高誓是居住在海中仙山上的神仙,手中有长生不老之药。过去,人们常说,秦始皇来到碣石,目的就是寻找长生不老之药。

徐福率3000童男童女东渡扶桑的故事也因此而世代相传。其实,他在碣石还做了一件更为重要的大事业,即是他借入海方士带回的“亡秦者胡也”五个大字,调动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下决心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对北部边境的骚扰。

他派大将蒙恬首先打退了匈奴的进犯,然后征调民夫50万,在战国时期燕、赵、秦长城的基础上,经过5年的艰苦施工,终于完成了西起甘肃临洮,东至辽东长达一万余里的宏伟的长城工程。正因为如此,千古一帝秦始皇的碣石之行,就不再是简单地为了求仙寻药,而是一次重要的政治、军事活动。

也许,碣石因秦始皇驻跸而得名秦皇岛。在以秦皇岛为中心的广大地域里,发现的多处秦皇行宫遗址,正是始皇东巡至碣石的历史明证。

秦始皇和其后的汉武帝、曹操、唐太宗等许多历史名人都曾经到过碣石。可是,碣石究竟在哪里?这个问题被历史学家、地理学家争论了一两千年,至今还争得不亦乐乎。

其实,他们只是对碣石所在的具体地点各持己见,对大致的区域却没什么分歧。这大致的区域就是在今天的秦皇岛市昌黎县碣石山,北戴河区金山嘴、鸽子窝,海港区东山“求仙入海处”和辽宁省绥中县姜女坟一带。

近年来,这些地区也陆续发现了秦汉行宫遗址。看来,碣石有可能指的是一个地区,一个以今天秦皇岛市为主体的地区,可以称之为“碣石地域”。

只要你到了这里的任何一个地方,就可以说你已经有了“东临碣石”的经历了。 公元前110年(元封元年),汉武帝刘彻封禅泰山之后,从烟台芝罘“并海北上”,来到了碣石。

如今,在北戴河莲蓬山的冈峦之上,还存有汉武台的遗迹。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凯旋而归,来到秦皇岛,观沧海,看日出,心情舒畅,踌躇满志,写下了大气磅礴、流传千古的四言诗《观沧海》。

1954年7月下旬,md来到北戴河。在此之前,他从北京曾给先期到达的两个女儿李敏和李纳写信说:“北戴河、秦皇岛、山海关一带是曹孟德到过的地方。

他不仅是政治家、也是诗人。他的碣石诗是有名的。”

md还挥毫书写了曹操的《观沧海》和《龟虽寿》两首诗。md说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md曾经对人说:曹操统一北方,创立魏国,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这个案要翻。

(孙志升《大雨落幽燕》)。应该说,md的这一段评价是实事求是的。

今天,曹操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形象,已经不再是一个白脸奸臣,而是一个颇有成就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一个才华横溢的大诗人。 魏武帝曹操是在秋天来到了秦皇岛。

金秋时光,天高气爽,鱼肥蟹满,瓜果飘香。秋天的秦皇岛,秋光秋色,五彩缤纷,到处充满诗情画意。

曹操选择了一个好季节,好季节让诗人触景生情,才思迸发,写出了千古名句。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唐太宗李世民东征高丽,来到秦皇岛,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他“芝罘思汉帝,碣石想秦皇”,写了一首著名的诗篇《春日观海》。唐太宗是在春天来到秦皇岛的。

秦皇岛的春天,清新温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嫩柳吐绿,芳草萋萋,桃花绽放像火一样红,天空晴朗像海一样蓝,那才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如果有人想来秦皇岛旅游,真该学一学唐太宗,当春天的脚步刚刚响起的时候,就背起背包,吟咏着唐太宗的诗句,向着大海,缓步走来。

北魏、北齐时期,也都先后修过长城,今天,在秦皇岛市的北部山区和孟。

五、秦皇岛有几年的历史

秦皇岛市地处渤海北岸,原为一个孤岛,到清朝乾隆年间成为陆连岛,因秦始皇东游寻药而得名秦皇岛。

在秦皇岛辖区内现已发现了50-100万年前人类的居住遗迹,即“武山猿人遗址”;还有在山海关区孟姜乡小毛山村西南金丝河畔的小毛山新石器遗址、山海关区高建庄乡黑汀村北、石河两岸的高地处的将军台新石器遗址都是5000年前人类的生活生产的遗址,生活和生产用具都比较齐全。这些遗址的发现,证明了秦皇岛地区在很早以前就已经有了人类的活动。

随着历史的变迁,到了明清时期,秦皇岛的行政区划则相对稳定,明代属永平府,境内建制卢县、抚宁县、昌黎县、永平卫、山海卫。清代,沿用明制,属直隶省永平府,辖卢龙、抚宁、昌黎县。

到了清乾隆二年(1737年)在山海关增设临榆县。 民国时期,由于政权的更替频繁和混乱,秦皇岛的行政区划的变更也相对的混乱。

到1948年11月27日,秦皇岛解放,设立秦榆市,辖山海关办事处、一区(现海港区铁道南)、二区、三区(现海港区铁道北东区、西区)、海滨区、上庄坨区。1949年3月改名为秦皇岛市,划归河北省辖制。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