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双双燕史达祖名句 《雙雙燕》:史達祖的這首詞好在哪裡,他是從哪些方面描寫燕子的
《雙雙燕》:史達祖的這首詞好在哪裡,他是從哪些方面描寫燕子的 燕子是人類的朋友,是我們最喜愛的鳥類之一。燕子是候鳥,秋天飛到溫暖的南方過冬,第二年當北方春暖花開之際,燕子又從南方北歸。自古以來,我國文

《雙雙燕》:史達祖的這首詞好在哪裡,他是從哪些方面描寫燕子的
燕子是人類的朋友,是我們最喜愛的鳥類之一。燕子是候鳥,秋天飛到溫暖的南方過冬,第二年當北方春暖花開之際,燕子又從南方北歸。自古以來,我國文學作品中就有不勝枚舉的描寫燕子的詩詞作品。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中就有一首描寫燕子的詩,是《邶風·燕燕》,裡面就有「燕燕于飛,差池其羽」的句子。
如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漫興九首·其三》中,就是一首描寫燕子的詩:「熟知茅齋絕低小,江上燕子故來頻。銜泥點污琴書內,更接飛蟲打著人。」
再比如北宋著名詞人晏殊的詞作《浣溪沙》中,更有描寫燕子的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在我國古典詩詞中,全篇詠燕的詞作,就要數南宋詞人史達祖的詞作《雙雙燕》了。從詞中小序「詠燕」二字就可以知道:這是一首詠物詞,而且是詠吟燕子的。
史達祖(1163~1220)年,字邦卿,號梅溪,汴梁(河南開封)人,史達祖多次參加科舉考試,但屢次落第,布衣一生,但這並沒有影響他的詩詞創作,以及在詞學上取得的成就。史達祖是南宋著名詞人,詞以詠物為長。今傳有史達祖的詞集《梅溪詞》,存詞112首。
史達祖這首《雙雙燕》的詞作,對燕子的描寫是非常精彩的。全篇沒有出現一個「燕」字,卻句句寫燕子,而且形神兼備、惟妙惟肖的描寫出了燕子的特點,由此也可見詞人詠物詞上的高超藝術表現力。原詞如下:
雙雙燕·詠燕過春社了,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併。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芳徑,芹泥雨潤。愛貼地爭飛,競誇輕俊。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瞑。應自棲香正穩,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欄獨憑。
開篇句「過春社了」就點明了美好的春天時節。「春社」在春風前後,正式春暖花開的季節,春社是我國古代的一個節日。自宋代起,以立春後第五個戊日為社日。然此後又有官社、民社之分。民社下為二月二日,俗稱「土地公公生日」。官社日期不變,其祭祀為國家祀典,在社稷壇舉行。古代春社日,官府及民間皆祭社神祈求豐年,里中有飲酒、分肉、賽會、婦女停針線之俗。
「過春社了」一句,詞人只是點明節令,展現的只是春季的美好、通過春社的節日氛圍營造了春意盎然的景象。
「度簾幕中間,去年塵冷」緊承第一句而來。意思是說在這美好的春日裡,(燕子們)就在樓閣的簾幕中間穿飛,而此時的屋樑上落滿了去年的灰塵。
這兩句雖然沒有出現燕子的身影,但是燕子的形象已然是呼之欲出了。因為這兩句已經暗示出是燕子的歸來。在大自然一派美好春光里,從遙遠的南方北歸的燕子,它們的身影已經出現在舊家庭院。
而此時的舊家庭院卻顯得冷冷清清,而且屋樑上布滿了塵土,顯然是很長時間沒有人打掃收拾了,這也使得燕子感到有些許的冷清。
接下來四句,寫飛入舊家庭院的一雙燕子打算在這裡築巢而又猶豫不定的情景,詞人對燕子的神態進行了細膩柔美的刻畫,堪稱精工。
由於燕子離開去年的舊巢有些時日了,去年燕子曾經居住的這個庭院彷彿有些變化,所以它們要先在簾幕之間飛來飛去,仔細看一看似曾相識的居住環境。燕子的生活習性,它們從南方飛到北方。還是會選擇在去年居住的地方重新安家築巢。
於是詞人寫道「差池欲住,試入舊巢相併」,這兩句描寫得非常成功。詞人似乎是說出了燕子心中的疑惑,也描繪出了它們的神態,雙燕因為要在舊家重新築巢,所以它們在這家庭院上空、簾幕中間飛來飛去,這是它們在不斷地觀察。
燕子在經過一番觀察後,還未打定主意,所以又把屋子裡的雕梁和藻井仔細勘察了一番。「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這是一句極其傳神地描繪,寫得細膩而曲折,充滿情趣。
這四句中的『欲』、『試』、『還』、『又』四個虛字, 一層又一層地把雙燕的心理感情變化,惟妙惟肖地傳達出來。
「軟語商量不定」,形容燕語呢喃,傳神微妙。「商量不定」又寫出了雙燕的交流,你一言我一語的情景。「軟語」這個詞語更是形容雙燕聲音的輕細柔和與它們的溫情脈脈。
詞人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雙燕描繪得就像一對充滿柔情密意的情侶。人們常用燕子雙棲,比喻情侶的相伴,這種描寫是很切合雙燕的特點的。 北宋詞人晏殊在《燕歸梁》中曾有「雙燕歸飛繞畫堂。似留戀虹梁」的描繪。
如果將晏殊和史達祖筆下的雙燕進行對比的話,就不難看出,史達祖的描寫明顯更細膩、更加溫婉,因為史達祖將燕子擬化,更加體現了詞人對燕子觀察的細緻入微。
經過雙燕一番呢喃細語的交流之後 ,它們決定在這裡定居下來。於是雙燕「飄然快拂花梢,翠尾分開紅影」,在美好的春光中開始了繁忙緊張的築巢工作,它們將為將共築愛巢,共同開啟在美好春光里的新生活。
詞作下片,首先是詞人對美好春天的描寫,這是環境的烘托。「芳徑,芹泥雨潤」,這兩句寫的是什麼呢?詞句的意思就是說,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里,田間小徑處處瀰漫著芬芳撲鼻的花香,一場滋潤萬物的春雨降臨,春雨將芹泥融融恰恰地浸潤著。「芹泥」就是水邊長芹草的泥土,其實就是指燕子用來築巢的泥。
正因為春暖花開、和風細雨,芹泥也特別潤濕,燕子築巢的必要物質(芹泥)也是輕而易舉能得到,它們共築愛巢也成了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燕子就地取材,快活極了。
接下來幾句是對燕子歡快形象的描繪。詞句的意思是:它們雙雙從天空中直衝下來,貼近地面飛著,你追我趕,好像比賽著誰飛得更輕盈漂亮。廣闊豐饒的北方又何止芹泥好呢,這裡花啊柳啊,樣樣都好,風景是看不盡的。燕子陶醉了,到處飛游觀光直玩到天黑了才飛回來。
「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春光是多麼美好啊,燕子的生活充滿了歡樂,它們自由自在的飛翔,傍晚歸來,雙棲雙息,其樂無窮。
「便忘了、天涯芳信」,可是,在燕子高興之餘,它們卻把一件重要的事情給忘記了。曾經有一位羈旅天涯的遊子給雙燕捎了一封書信回來,它們因為太高興,全然把這件事情忘得一乾二淨。
詞人在此處筆鋒斗轉,完全打破了詞作營造的燕子歡樂的意境,這一筆完全出人意料。隨著詞人的筆鋒一轉,這首詠物詞的主旨也露出了冰山一角。
此時詞作呈現的畫面不再是雙飛燕,而是一位倚欄眺望的女子形象,詞作的「愁損翠黛雙蛾,日日畫欄獨憑」兩句正是描寫女子形象的。
而這位女子形象也是由燕子引出的,詞意過渡地也很自然,由於雙燕將書信的事情遺忘,而引起閨閣之中的女子日日高樓眺望,她在眺望什麼呢?
詞作前文已有交代,就是那位羈旅天涯的遊子,女子此時望穿秋水,也沒有看見遊子歸來的身影。
詞人為什麼要轉而去寫這位登高遠眺的女子呢?其實這正是詞人匠心獨到之處。因為詞人在前面煞費苦心、煞費篇幅的描寫雙燕形象,詞人用大量的筆墨描寫燕子徘徊舊巢,欲住還休?對燕子來說,是有感於「去年塵冷」的新變化,實際上這是暗示人去境清,深閨寂寥的人事變化,只是一直沒有點明而已。
到了最後,詞人才通過女子因為雙燕「忘了天涯芳信」而「日日畫欄獨憑」,將通篇的主旨表達出來,也讓詞意含蓄雋永、回味無窮。
原來詞人描寫這雙雙燕,是有意識地放在庭院閨中女子傷春的環境中來寫的,詞人是用雙燕形影不離的美滿生活,與女子「畫欄獨憑」的寂寞生活相對照。
詞人用大量的筆墨去寫雙燕盡情在春光里飛翔、生活的場景,其實是為了襯托那女子「愁損翠黛雙峨」的形象。顯然詞人對燕子那種自由、愉快、美滿的生活的描寫,是隱含著某種人生的感慨與寄託的。
這種寫法,一反以寫人為主體的常規,而以寫燕為主,寫人為輔;寫女子的愁苦,只是為了反襯雙燕的美滿生活。這種寫法,因為多了一層曲折的用意,而讓詞作變得饒有趣味起來,因而能更加含蓄更加深沉地反映人生,是一首別出心裁的詞作。
總結
這首詞成功地刻畫了燕子的優美形象,把燕子擬人化的同時,描寫它們的動態與神情,又處處力求符合燕子的特徵,以至於到了形神兼備的地步,真的把燕子寫活了。例如同是寫燕子飛翔,就有幾種不同姿態。
當然,取形不如取神,為燕子傳神寫照更是高難度的描寫藝術,這也是其他詠物詞所沒有達到的境界。
如《雙雙燕》中最出彩的兩句「還相雕梁藻井,又軟語商量不定」,精彩而又傳神地描繪出雙燕向雕梁張望的神態和它們柔聲細語、呢喃淺唱、呢喃不休的情調,又把燕子寫得那麼富有感情,那麼富有人情味,真的可以說是一首蜚聲詞壇的詠物詞。
這首詠物詞《雙雙燕》,獲得了歷代詞學評論家的高度讚譽,如明代著名詞評家王士禎在《花草蒙拾》中說:「詠物至此,人巧極天工錯矣。」也算是對對史達祖這首《雙雙燕》中肯的評價。
很赞哦! (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