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君主华夷 这个君主因为一碗甲鱼汤丧命,反而为中国文化增加不少贡献

火烧 2022-10-23 12:34:08 1059
这个君主因为一碗甲鱼汤丧命,反而为中国文化增加不少贡献 古代造反无非也就这几个理由:饥荒之年百姓们卖儿卖女还活不下去铤而走险;昏君庸臣压迫太狠,百姓们不堪苛政揭竿而起,咱们中国的老百姓隐忍如老黄牛,不
君主华夷 这个君主因为一碗甲鱼汤丧命,反而为中国文化增加不少贡献

这个君主因为一碗甲鱼汤丧命,反而为中国文化增加不少贡献  

古代造反无非也就这几个理由:饥荒之年百姓们卖儿卖女还活不下去铤而走险;昏君庸臣压迫太狠,百姓们不堪苛政揭竿而起,咱们中国的老百姓隐忍如老黄牛,不被逼到了绝境是绝不肯干这吊脑袋的大事。对比起平民百姓们造反为了生存,为官作宰的造反则更多为了权力和地位,他们或者是有着更高的追求(对君主屁股底下的位置垂涎三尺),或者是想要保住现在的生活(君主视其为眼中钉要铲除)被迫动手,总之在这权利场就是这么残酷,失败代表死亡,就算你不想反有时候也得硬着头皮上。 不过人终究是感性动物,虽然造反这种高风险低回报的事儿没有谁会平白无故的想着去踩高压线,不过保不齐就有这种二愣子式的人物脑子一热就发神经,咱们之前介绍的南宫长万就是典型代表,就因为挨了几句骂便怀恨在心把自己老板给宰了,说句实话这点心理承受力比咱们都不如,职场上的各位老铁们谁还没被上司批评训斥过?要都像南宫长万这样受点委屈就想着杀人,那咱们这社会可就乱套了。 您以为挨了几句骂造反很奇葩?对比起下面这位老兄南宫长万都要甘拜下风,这哥们因为啥造反的?就因为一碗王八汤....... 您别奇怪,听我慢慢道来,事情的主人公是春秋时期郑灵公的叔叔公子宋,这位老兄是个大吃货,要说吃货不稀奇,但这个老哥有个很特殊的技能:只要他的食指动了,说明今天就有好口福(这点洪七公和他很像,七公老爷子也是个馋嘴货,只要闻到食物的香味右手食指都会不由自主的跳动,让他心神难安,最后干脆一刀把自己的手指给切了,不知道金庸老先生是不是参考了这个典故),这天公子宋上朝突然食指大动,作为资深吃货的他表示很开心,对他的兄弟(郑灵公的另一个叔叔)公子归生说:「 ”有好吃的送上门了!”顺便把自己的这项技能讲解一番。 两人上朝,看见厨师正在宰一只大王八(鼋,也就是甲鱼),看来有王八汤喝了!两人相视一笑,这样默契的行为被郑灵公看在眼里,郑灵公也是多事的问了一句你们两个笑什么呢?于是公子归生把公子宋食指神通给讲解了一番,故事到这里发展的还很正常,但郑灵公也不知道是出于妒忌还是无聊,等到甲鱼汤做好了端上来,郑灵公恶作剧的吩咐这汤人人都有份,就你公子宋没得喝,你不是有好吃的送上门食指就会动么,现在让你能看不能吃,我倒要看看你的食指还动不动!眼看着别人呲溜呲溜喝的正香,这可给公子宋一万点暴击,他既愤怒国君的戏弄更愤怒有好吃的不给自己吃......这位老哥干脆大摇大摆的走到大鼎面前(春秋时期以鼎烹饪食物),把手伸进大鼎的汤中,再塞进自己嘴巴里尝到了汤的鲜美,一句话不说就大摇大摆的走了,你不是不让我喝么?现在我喝到了! 戏弄不成反被戏弄的郑灵公勃然大怒,他叫嚷着「 ”这个公子宋好大的胆子,寡人要杀了他!”郑灵公这么说也不应该,哪有为了一口汤就想着杀宗室的道理,当然郑灵公也是嘴上爽一爽,算是对公子宋的口头警告。不过人公子宋可不这么想,因为害怕郑灵公要杀自己,公子宋派遣刺客杀死了郑灵公(郑灵公表示?我就说着玩玩的啊),于是这个在位才一年的倒霉蛋就这么嗝屁了....... 因为一口吃的就丢了性命,郑灵公死的何其冤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开吃货的玩笑,你以为这是诙谐幽默,人家只会当成是莫大的折磨(能看不能吃是多么的悲痛),仅仅因为一句话就想着弑君,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程度也可见一般。郑灵公虽然死了,但这位老兄也用他的生命为我们贡献了几个成语..... 首先就是成语「 ”食指大动”,这是形容看见好吃的贪婪地样子,其次就是染指于鼎(还有一个日常用语就是染指,代表的是沾取利益,不过一般当贬义词来用),形容沾取非分的利益。能够贡献这两个成语,郑灵公也算是死的不冤啦(其实并没有)! 作者:胡羽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