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最后的棒棒为什么看不了了 棒棒经简介

火烧 2021-07-04 02:00:18 1071
棒棒经简介 棒棒经,是道教经韵中吟诵式韵腔的俗称,这种唱腔多用以念唱斋醮科仪的各种咒语。道教咒语多为五言、四言句式,最典型的四言念咒腔为一韵配一字,用单句腔型的无限自由反复唱毕咒语为止。斋醮科仪中的这
最后的棒棒为什么看不了了 棒棒经简介

棒棒经简介  

棒棒经,是道教经韵中吟诵式韵腔的俗称,这种唱腔多用以念唱斋醮科仪的各种咒语。道教咒语多为五言、四言句式,最典型的四言念咒腔为一韵配一字,用单句腔型的无限自由反复唱毕咒语为止。斋醮科仪中的这种简单的歌腔形式,武当山道士称之为「棒棒经」。在道教韵腔唱法的咏唱式、念唱式、吟诵式、朗诵式四种韵腔中,吟诵式是棒棒经的韵腔特点,是专用于诵念咒语而形成的声乐形态。道教斋醮科仪中这种吟诵式唱法,韵腔旋律性较弱,以近语言性音调沿着五声音阶的框架,一字一音,在较狭窄的音域内展开,句末结尾落音趋规范化,可细分为有节拍的吟诵和无节拍的吟诵,上下两句无限反复,直至将咒语念诵完毕。道教经韵中所谓「韵子」,是指在道教斋醮科仪中讽经、念咒、诵诰、咏唱发展形成的韵腔。道教音乐韵腔由道士代代口传心授而保存。由于道教斋醮科仪的不同法事,韵腔的唱法亦有所不同。棒棒经的歌唱速度通常较为急促,充分表现了斋醮科仪中诵念咒语的声乐形态。

史新民:〈武当山道教音乐初探〉,《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 刘红:〈论道教音乐种类及其层次划分〉,《中国道教》,1992年第2期。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