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一板一眼的人 一板一眼

火烧 2022-09-15 14:06:23 1071
一板一眼 【成语名字】一板一眼 gt 【汉语拼音】yī ǎ yī yǎ gt 【成语解释】 gt “一板一眼”之“一”,【成语典故】作“三”。“板”、“眼”则都指中国剧曲中的节拍,每一小节中以檀板敲击

一板一眼  

一板一眼的人 一板一眼
【成语名字】一板一眼>【汉语拼音】yī bǎn yī yǎn>【成语解释】> “一板一眼”之“一”,【成语典故】作“三”。“板”、“眼”则都指中国剧曲中的节拍,每一小节中以檀板敲击的强拍为“板”,以签敲鼓按拍的次强拍和弱拍为“眼”。“一板三眼”指一小节中有四拍的音乐节奏,“一板一眼”则指一小节有二拍。※语或本《胡涂世界.卷六》。后用“一板一眼”比喻人言行谨守法规,有条有理。>【成语典故】> 《胡涂世界.卷六》> 如今的时势,就是孔圣人活过来,一板三眼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成语注解】> 1、孔圣人:孔丘(公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鲁人。生有圣德,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初仕鲁,为司寇,摄行相事,鲁国大治。后周游列国十三年,不见用,年六十八,返鲁,晚年致力整理古代经典。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开平民教育先河,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亦称为“孔子”。> 2、一板三眼:指一小节中有四拍的音乐节奏,节拍清楚,比喻人言行谨守法规。板、眼,传统戏曲中表示音乐的节拍名称,每一小节中以檀板敲击的强拍为“板”,以签敲鼓按拍的次强拍和弱拍为“眼”。>【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人言行谨守法规,有条有理。> 使用类别    用在“仔细严谨”的表述上。>【一板一眼造句】    > 1、他就是这种一板一眼的个性,你别再逗他了!> 2、他的为人除了做事一板一眼外,绝对是位谦谦君子。> 3、这是公家的事,我当然要一板一眼,没什么弹性可说。> 4、他无论做什么事都按照规定一板一眼的,绝不马虎塞责。> 5、拜托你在这件事情上面不要如此一板一眼,能给点通融。> 6、他这个人向来一板一眼的,跟着他做事,你可千万马虎不得。>【参考词语】:一板三眼>【汉语拼音】:    yī bǎn sān yǎn>【成语解释】:犹“一板一眼”。见“一板一眼”条。> 1、《胡涂世界. 卷六》:“如今的时势,就是孔圣人活过来,一板三眼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一板一眼的】> “一板一眼”原或作“一板三眼”。“一板一眼”是从戏曲音乐演变出来的成语。板和眼是传统戏曲中表示音乐的节拍名称。在每一小节中以檀板敲击的强拍为“板”;以签敲鼓按拍的次强拍和弱拍为“眼”。简单来说,一板和一眼都是一小节的一拍。戏曲之板眼可分“一板三眼”和“一板一眼”。“一板三眼”以四拍为一小节,第一拍敲檀板一记,称为“板”,后面三拍各敲一记鼓,则称为“眼”。“一板一眼”以二拍为一小节,第一拍敲板,第二拍敲鼓。所以无论“一板三眼”或“一板一眼”都有节拍清楚的意思,可用来比喻人言行谨守法规,有条有理。如清代吴趼人的《胡涂世界.卷六》:“如今的时势,就是孔圣人活过来,一板三眼的去做,也不过是个书呆子罢了。”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晚清的环境,人人讲关系,走门路,如果孔子再世,还用他那一套仁义道德,一板一眼地只会读书,终究也只能当一个书呆子而已。在今天的用法上,“一板一眼”较为常用。如:“他这个人做事向来一板一眼的,你担任秘书,千万马虎不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