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真实的长平之战和赵括 长平之战赵括为帅,早在十年前马服君赵奢阏与破秦时就埋下了伏笔
长平之战赵括为帅,早在十年前马服君赵奢阏与破秦时就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271年,秦国已将山东六国直接或间接的打了个遍,而赵国依然在想着捏软柿子,因为与之接壤的魏国、韩国都投靠了秦国,所以赵国只能向东扩张
长平之战赵括为帅,早在十年前马服君赵奢阏与破秦时就埋下了伏笔

公元前271年,秦国已将山东六国直接或间接的打了个遍,而赵国依然在想着捏软柿子,因为与之接壤的魏国、韩国都投靠了秦国,所以赵国只能向东扩张,赵惠文王赵何派蔺相如率军伐齐,一直打到平邑(今河南南乐)——很多人可能都没想到,蔺相如除了胆气与口才了得,还是一位可以领军打仗的将军。 同年,另一个胆大包天的主儿也走上了历史的舞台。这个人的名字叫赵奢,他还有叫赵括的儿子,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今天我们就先来聊聊与爹有关的故事吧,也许在你把爹的故事看完之后,对儿子的看法也会大有不同! 赵惠文王赵何剧照 第一个故事:税务专管员的逆袭 负责收田税的赵国税务专管员赵奢收税收到了赵何的弟弟平原君赵胜家,这赵胜家的门客很可能比整个税务局的人都多,他们整天酒足饭饱无所事事,时刻都在寻找机会表现一番以提升待遇,于是,抗税事件不出意料的发生了。 赵胜的管家和门客们将赵奢和随从的文吏及稽查执法队的甲士们团团围住,税务稽查工作完全无法展开。赵奢看着乌央乌央的「 ”群众”问了一句话:你们当真要抗税吗?然而并没有任何人回答他。沉默半响后,赵奢突然下令:根据赵国律法,抗税者斩。 执法队闻命,迅速将带头抗税者九人当场缉拿,就地处斩。 这突如其来的血腥场面,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谁都没想到,在赵国居然有官吏敢在平原君的封地上杀平原君的家臣,他们看赵奢的眼神就跟看血泊中刚死的人一样,似乎他马上就会成为下一位。当然,在此之前,他们还得避免自己成为赵奢刀下的另一个亡魂,毕竟没几个人愿意为了混口饭吃把命搭上,于是人群在不经意间慢慢散开——大家以后免不了还要在一起喝酒吹牛,此时跑的太快总归是不合适的。而那些机灵鬼们,早就快马加鞭,跑到邯郸去给赵胜报信去了。 于是,赵奢的队伍还没进城,就被赵胜的门客和私兵截住,怒不可遏的赵胜本想将其一杀了之,但在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下,他还是忍不住见了一面这个不要命的主儿。 赵奢见到他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远房亲戚后,毫无惧色,慷慨激昂的说:「 ”您是赵国贵胄,如果您放纵家人不奉公守法,则法律的权威将被削弱,法弱则国弱,国弱则诸侯来犯,赵国不存。到那时,你还有什么富贵可言!但如果您身为王弟,依然奉公守法,则赵国必然上下一心,上下一心则国强,国强则赵家江山永固,而您作为王族贵戚,岂会被天下人轻视!” 赵胜名列战国四公子之一,虽然王亲贵戚的臭毛病一样不少,但毕竟不是酒囊饭袋,他马上领悟到赵奢的话是有道理的,而且凭着他那双阅人无数的眼睛,他看出眼前这人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他不但不杀赵奢,还主动清缴税款,并向哥哥大力举荐他——什么叫觉悟?这就叫觉悟。 赵何因此任命赵奢为国税局局长,在赵奢的一视同仁和赵胜的表率作用下,赵国国税收入持续攀升,百姓富裕而国库充实。很显然,赵局长的征税对象都是那些以前无人敢征的达官贵人——真正的牛人,当税务局长都能造福百姓。 一年后,腾出手来的秦昭襄王赢稷终于还是将铁蹄伸向了他的老本家,以赵国不履行交换城池的协议为由,派胡阳率军包围了赵国要地阏与(音:烟雨;今山西和顺)。 赵何招来廉颇和乐毅的儿子乐乘问他们俩阏与是否有必要抢救一下。两位战争专家异口同声的回答:「 ”此去阏与路程遥远,沿途险峻,难以救援,大王您就当没这块地吧!”。 赵何心想,阏与不是你们的封地,你们当然说的轻巧,于是不甘心的派人去找国税局长赵奢,因为通过近一年的相处他发现,这位国税局长相当硬核,不畏强权,不惧生死,总能给人带来惊喜。 平原君赵胜剧照 第二个故事:狭路相逢勇者胜 而赵奢也果然没让他失望,他说:「 ”还有得救,路程遥远,沿途险峻,就像两只老鼠在狭小的洞中撕咬,勇敢的那一只将取得胜利。”赵何闻言大喜,马上安排他领军驰援阏与。 结果赵奢带着队伍走了三十里地就止步不前。并在军中下令:「 ”谁要是来劝我进军,杀无赦!”赵奢「 ”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豪言已在邯郸城中广为流传,只是对于他这种横在家门口的勇法,大家均表示看不懂。赵何在邯郸的城楼上遥望着大营的方向,眉毛皱成了一团。 此时,秦军已进驻武安(今河北武安)城西,整日擂鼓呐喊,武安城内的屋瓦为之震动。军中终于有将领忍不住,跑去劝赵奢立即出兵,急救武安,赵奢连急救的机会都没跟他留,当场就给剁了。 就这样坚壁驻守了二十八日,赵奢不仅不进军,还不断的增修营垒,摆出一副誓死保卫邯郸的架势。某日,一个秦国间谍潜入赵军大营,赵奢假装不知道,好酒好肉的让他饱餐一顿就给放走了。酒足饭饱的间谍兴高采烈的把刺探到的赵军情形报告给了胡阳,胡阳高兴的说:「 ”赵军在距离都城三十里处扎营,还增修营垒,看来是要放弃阏与了!” 阏与之战相关地名古今对照 胡阳不知道的是,他的间谍前脚离开赵军大营,赵奢后脚就下令全军卷起盔甲,静默疾行,一日一夜即抵达距阏与五十里处,迅速安营扎寨。胡阳得到这个消息后,浑身一冷,当即下令秦军全副武装,前往迎敌。 赵军中一个叫许历的小兵受到赵奢突然进军的鼓舞,请求提出军事建议,赵奢把他召入帐中。许历说:「 ”秦人万万想到我们会突然进军至此,但他们现在气势很盛,将军务必要集中兵力严阵以待,不然,必败!”赵奢答道:「 ”你说的对!” 许历随后说:「 ”我自知违反军令,请将军处置!”赵奢笑道:「 ”且慢,不可言兵事是在邯郸时的事,现在已经不同了!”于是许历接着说:「 ”如此,请将军迅速发兵,占领北山高地,先据北山者胜,后至者败。” 赵奢对许历的建议大加赞许,马上派一万人马抢先占领了北山。秦军赶到后同样看上了这块宝地,但数次对该阵地发动冲锋都无功而返;赵奢趁机下令全军出击,进攻秦军,秦军大败,解除阏与的包围后班师回国。 赵何大喜过望,重赏赵奢,封其为马服君,令其与廉颇、蔺相如同列;小兵许历也因建议有功被封为国尉。 阏与之战是自商鞅变法以后,山东六国第一次以数量相当的兵力在野战中打败秦军。赵奢因此和一战复齐的田单一样名扬天下,位列武庙。 考虑地理情形后阏与之战最可能的进军路线 第三个故事:愚蠢或聪明都白瞎 更可爱的是,赵胜很可能因此役的胜利而对自己看人的眼光产生了迷之自信,所以当得知燕人封宋人荣蚠(音:汾))为高阳君,准备让他帅军进攻赵国时,他放着赵奢、廉颇两大名将不用,居然想着要以三座城池和五十七个村庄为代价,把齐国唯一的大才田单给换到赵国来,而赵何应该是充分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居然还同意了。 这下,赵奢不干了,他找上门去对赵胜说: 「 ”咱们赵国人就这么不入你的眼吗?济东的三座城池和几十个村庄,都是赵国将士们浴血奋战得来的,如今您为了一个田单全给送了出去,咱们赵国有这么缺人吗?你怎么就把我给忘了呢?我曾因抵罪在燕国呆过,燕国让我做上谷(今河北张家口)太守,燕国通往上谷的要塞我全都知道。我跟你说啊,百日之内,不待天下诸侯反应过来,我就能把燕国给灭了。如此,你还要拿咱们的土地去换田单吗?” 赵奢这么直接的怼过来,让赵胜很尴尬,他总不能说我觉得田单比你更牛掰吧?于是笑着打了个马虎眼说:「 ”将军来晚了呀,这事我已经跟我哥聊过了,我哥也同意了,咱们这次就这么着吧,将军您就别再说了吧。” 谁知赵奢不依不饶,马上又怼了回来,他说:「 ”这回您真错了,我知道您之所以一定要得到田单,是因为知道齐国和燕国有茹肝涉血的仇恨,所以认为田单会尽全力帮我们讨伐燕国,但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如果田单是个蠢货,就挡不住荣蚠;如果他是个聪明人,则肯定不会为赵国的强大而进攻燕国,因为赵国一旦强大,齐国就再也没有机会称霸了。 田单如果以赵国强大的军队和燕军作战,必然使战事变的旷日持久,让赵军的战力消耗于战壕营垒之中,直至战具破损,府库空虚,拖垮了赵、燕两国,他就拍拍屁股回齐国了,这几乎明摆着的事。” 后来,田单在盛夏里依然与燕军僵持不下,赵军历尽艰辛,在潮湿的地面把锅挂起来做饭,才终于拿下了三座城池,最大的一座还不超过三百平方丈,一切尽如赵奢所言。 马服君赵奢剧照 第四个故事:田单,你什么都不懂 除此之外,就在阏与之战后不久,两个一战入武庙的大神还就用兵之事进行过一次面对面的讨论。 田单说:「 ”我也不是不喜欢将军您的兵法,我不太认同的是,您每次打仗都用兵太多了,用兵多,就会影响百姓的耕种,粮食就得从它国购买,路途遥远,很难保证供应及时,这是坐而自破之道,我是不会这么干的。我听说,帝王用兵不过三万人就可降服天下。如今将军您每次打仗都要动用十万、二十万之众,这一点,田单实不敢苟同!” 赵奢本来就反对以城池土地换田单入赵,结果,田单来了以后,寸功未立就封君拜相,赵奢就更不爽了,如今他居然还对自己的用兵之法提出质疑,赵奢自然没什么好话,他说道: 我看你啊,不仅是不知用兵之道,对天下大势也是两眼一抹黑。那吴国的干将宝剑,剁肉可以斩断牛马,削金可以割断盘匜(音:移)。但如果把它靠在柱子上砸,它就会折成三段,把它搁在石头上砸,则会碎成百片。如今用三万士卒与强国作战,就像把宝剑靠在柱子上或者搁在石头上砸一样。 而且,干将虽然锋利,但如果没有足够厚的剑背,剑尖就无法刺入;剑面不够轻薄,剑刃就无法断物。就算有了好的剑身,但若没有剑环、剑柄、剑珥、佩带等物的辅助,直接握着剑身去刺杀,恐怕没有伤到别人,自己的手就先断了。 用兵正如用剑,如果没有十万、二十万之众作为辅助,你能仅凭三万精兵就纵横天下吗? 何况,从前四海之内分为万国之多,大城亦不过三百丈,人多者不过三千家。以三万之众攻打这样的国家确实不是什么难事儿!但如今,万国并为七雄,各国拥兵至少十万以上,打起仗来旷日持久,数年难分胜负,就像你带领齐国抗燕所曾经历过的那样。 齐国以二十万之众攻楚,五年方罢。赵以二十万攻中山,也是五年才拿下。若现在齐、韩两国势均力敌,相互围攻,谁敢说自己能凭三万人救他们中的任何一个? 如今千丈之城,万户之邑到处都是,以三万之众,围千丈之城,恐怕连一个角都围不住,野战就更不用说了,你能用这点人干什么呢?” 听完赵奢的高论,田单长叹一口气,拱手说道:「 ”我田单确实是不如将军你啊!” 赵奢的这一番论述有理有据,切合实际,搁谁都不得不服。真正奇怪的是天纵之才的田单真的会认为在战国之世仅凭三万人便可纵横天下吗?事实恐怕并非如此。 他这么说,很可能是因为知道赵奢对他的到来心有不快,所以故意抛砖引玉,让赵奢占个上风,以缓和二人的关系,让自己在赵国的日子过得舒坦些,这也符合田单一贯的作风——当年在齐国受到齐襄王田法章的猜忌,他亦是主动放低姿态,连演了五天赤膊请罪的大戏才躲过一劫。田单并不是什么都不懂,而是懂的太多! 盘匜:古代盥洗器皿,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瓢和盆 当然,这并不是本文的重点,笔者想通过上面的四个故事说明的主要是赵奢的三大过人之处。 其一:军事才华 赵奢载入史册的作战记录虽然只有阏与一战,但这一战的意义却非同小可,对赵国来说,这是一场连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都不敢领导的战役;对秦国来说,这是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军首次在大规模野战单挑中受挫。这也是赵奢能和乐毅以及田单一样,一战入唐宋两朝武庙的重要原因。 阏与之战后,秦国数年不敢对赵国动兵,东出的策略也因之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具体的情形我们以后有机会再聊,此处不再赘述。 正因为赵奢的军事才华人尽皆知,所以这一点反而无需多言。真正需要诸位认真思考的,是他另外的两个特质。 其二:无畏的勇气 和赵国另外一位大神蔺相如一样,赵奢身上有一股无所畏惧的悍勇,无论是面对权倾赵国的赵胜还是威逼天下的秦军,赵奢之所以总是能让人刮目相看,其首要的原因便是这一身悍勇。 没有这一颗勇敢的心,他纵然有天大的才华,也没有机会从税务专管员直升税务局局长,更别说在阏与之战中击败战无不胜,令山东诸侯闻风丧胆的秦军,从而一战封神,名垂青史。 他在此战中前表现出来的勇气,不仅让「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句话流传千古,更是在十年后,深刻的影响了长平之战的走向。 勇于任事的赵括 这就不得不说到赵奢几乎被所有人误解的一点,也是赵奢的第三个特质。 其三:能言善辩 由于赵括「 ”纸上谈兵”被人诟病千年,又因为史记中有如下记载: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括母问奢其故,奢曰:「 ”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所以在许多人心中,赵奢都是一个长于行动,而短于言辞的人,但如果今天你认真的看到了此处,你一定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赵奢的那张嘴,无论是论理还是论兵都罕有匹敌,否则也造不出 其道远险狭,譬之犹两鼠斗于穴中,将勇者胜。 这样的金句,他之所以说不过他儿子,并不是像大家想当然的那样是因为他嘴拙,而是因为他儿子赵括实在是太能说。 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十年后,当长平之战将秦、赵两国拖向崩溃的边缘,急需破局之人时,赵国上下为何会认为年轻的赵括是合适的人选。 因为无所畏惧,满腹韬略,辩才无碍的赵括除了因为出生更好而在对待下属的态度和方式上和父亲有所不同之外,其它方面,简直就是赵奢的翻版,甚至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至少在长平之战前看起来是这样。 赵孝成王赵丹在当时那种廉颇的僵持战略已维持不下去,国中除了赵括又无其他人敢接替廉颇为赵军主帅的情形下,选择了相信赵括这个像极了他父亲的儿子,又有什么奇怪呢?毕竟,他的父亲在创造震惊四海的奇迹之前,也不过是个没什么战功的税务局长。 参考文献 《史记》 《资治通鉴》 《战国策》 《中国历史地图集》 渔樵故纸致力于以有趣的语言讲述有趣的历史故事,史实正而不闷,观点奇而不歪。愿大家一笑之后有所得! 欢迎关注。如需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很赞哦! (1051)
相关文章
- 真实的长平之战和赵括 第十八节 同根相煎――长平之战弱强赵
- 真实的长平之战和赵括 秦赵长平之战:赵括纸上谈兵 白起“封神”
- 真实的长平之战和赵括 秦昭襄王赢稷,长平之战大破赵军,灭东周,奠定秦国统一战争胜利
- 真实的长平之战和赵括 长平之战赵军死得有多惨?看看尸骨发掘现场就全明白了
- 白起和赵括之战在哪里 名将白起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军?最多二十万,很可能只有十四万
- 历史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的影响是什么长平之战的历史意义
- 真实的长平之战和赵括 中国古代史上“长平之战”是指哪两个国家交战
- 真实的长平之战和赵括 长平之战赵括为帅,早在十年前马服君赵奢阏与破秦时就埋下了伏笔
- 真实的长平之战和赵括 为什么长平之战30多年后,赵国才被秦国所灭?原因不简单!
- 长平之战介绍 長平之戰,一場改變了戰國走勢的戰役